<h3></h3><h3></h3><h3></h3><h3><b> 东莞桥头的传奇故事</b>
<b>吴正章</b></h3><h3>
在龙游县城南面距城约6公里的地方,有个自然村叫桥头,古时也称东莞桥头。该自然村隶属寺后行政村,寺后本是人民公社、乡政府所在地,第一次“撤扩并”后归属龙游镇所辖,第二次“撤扩并”后归属龙洲街道所辖。
<br></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 传说寺后、桥头一带,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形成村落。由于气候、土地、水利等自然条件较好,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所以古时这一带向来被称为鱼米之乡,人们的生活比较富足。唐朝时佛教逐渐传播到各城乡,天佑年间,通过朝廷拨款和民间捐资,建法安寺,寺址即今寺后初中教学楼。因村庄坐落在法安寺的后面,人们便将村名定为“寺后”,一直沿用至今。而桥头村在法安寺的南面,人们便将村名称作“寺南”。
古代灵山江从后田铺直通寺南村东面,再经过今天的李家、董家村直到狮子桥,与今天狮子桥以北的河道相衔接。寺南在唐宋时期曾经是个码头,古时经商运输靠水运为主,在灵山江上往来的船只都在寺南码头停靠,商贾云集,百货齐全。唐宋时期的寺南,已发展成为一个相当规模的农村集镇。当时的寺南,与今天的桥头形状完全不同。今天的桥头形似一只大渡船,东西狭而南北长,一条从寺后通往官村祝的主道穿村而过,把桥头划为东、西两部分。从人口与房屋的分布上看,是东重而西轻。桥头村中间有一棵千年古樟,那便是整艘“渡船”的船桩。对于千年古樟这根“船桩”,上辈的人们有不同说法。有人说就因为这根“船桩”,钉死了渡船的位置,所以桥头出不了大官;也有人说正因为这根“船桩”稳定了渡船,才使桥头的人们过着安定的生活。唐宋时期的寺南村却是正方形状的,一条主街贯穿南北,东西方向有三条平行的街道,这一纵三横四条街组成了一个丰收的“丰”字,这是一个很吉利的字。每条街旁都设有店铺,有肉铺、豆腐店、酒坊、杂货店、瓷器店、铁器店、裁缝店、理发店、木器店、医药铺、酒店、茶馆等等,街上人来车往,热闹非凡,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北宋后期,有一位东莞县的青年公子认杭州刺史为义父,人称“东莞太子”。这东莞太子长住寺南,经营丝绸、茶叶生意,生意做得十分红火。在寺南集镇的北面有一条从西往东流的水渠,渠水注入灵山江中。渠上有一座木桥,称凤詠桥,因年久失修,桥身斑剥陆离,出现脚掌宽的裂缝。一日,东莞太子从凤詠桥上经过,一不小心,右脚陷入桥缝内,在仆人帮助下,好不容易把脚拔出来,却已受了皮肉之苦。于是,这东莞太子便独自出资雇请能工巧匠修筑了一座石桥,命名为东莞桥。这东莞太子有财有势,为显耀自己,便张榜告示,将寺南这个地方名改为东莞桥头。
一日,有一赖姓少年牵着一头水牛从东莞太子的丝绸店前经过。谁知那水牛委实不争气,不早不迟,刚好走到丝绸店前,拉出一堆屎来。东莞太子见了,怒气冲天,命牵牛郎当即脱下衣服,摊在街上,然后令其用双手捧牛屎放在衣服上。捧完后,责令牵牛郎把包着牛屎的衣服拎到灵山江扔掉。东莞太子心头怒气尚未消尽,又命奴仆到豆腐店找来一双洗豆用的篾丝箩,令牵牛郎用篾丝箩到灵山江挑水洗清街面余屎。俗话说竹篮打水一场空,这篾丝箩焉能装得住水?赖姓少年挑着箩筐来到江边,嚎啕大哭,引来很多村民,大家都十分同情。但心里都知道东莞太子依仗义父势力,财大气粗,仗势欺人,谁能惹得起?人们只能敢怒而不敢言。恰在这时,一只船撑了过来,船上有位屠夫,正准备把一堆牛皮运往龙游城里卖掉。当问清情况后,便从船上提来两张牛皮,摊在篾丝箩里,让牵牛郎挑上水去冲洗街道。
后来,这牵牛郎便离家出走,跋山涉水,到河南少林寺削发为僧,法号善圆,发誓要回东莞桥头找东莞太子报仇。数年后,善圆和尚已长成顶天立地的青年,当他回到家乡时,杭州剌史因经商受贿案被朝廷革职查办。东莞太子也因义父案受牵连被捕入狱。于是,善圆和尚便在法安寺安身,后来就成了法安寺的方丈。这善圆和尚有只布袋,整年不离身。每遇乞丐或特别穷困人家,善圆便把手伸进布袋里,摸出几锭银子或舀出一碗米来,布施给穷人。日子久了,人们便称善圆为“布袋和尚”。<br></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 一日,有一只木船在码头停靠,从船上走下来一位衣裳褴褛的驼背,那驼背踉踉跄跄地走上岸来,向东莞桥头走去。只见他来到集镇以北的东莞桥边,久久地注视着那座石桥,又走到桥南头那块石碑边,石碑上刻着地方名“东莞桥头”四个字。驼背从不远处的稻田里,捧起一捧烂污泥,步履蹒跚地回到石碑前,小心翼翼地把“东莞”两个字抹掉,只留下“桥头”两字。然后,到渠里洗净手。驼背的每个行动细节,都被布袋和尚看得一清二楚。原来布袋和尚正要乘船到县城灵耀寺办事,不想在码头遇上了驼背。他一看这驼背好生面熟,仔细一瞧,却原来是当年威风赫赫的东莞太子。布袋和尚怒从心头起,正当握紧拳头欲行报复时,师父的告诫声突然在耳旁响起:“佛门弟子,多行善,戒杀生。”心想:既然人家已沦落到如此地步,上天已经惩罚了他,我何不宽容待之。于是,布袋和尚悄悄跟在驼背后面,看看他到底是来干什么的。当他看到驼背用污泥抹掉石碑上的“东莞”两字时,便知晓这东莞太子是来赎罪的。布袋和尚走上前去,问了声:“东莞太子,你还认得我吗?”那驼背闻言先是大吃一惊,然后两眼直盯盯地看着面前这位身材高大的和尚,忽然他双腿跪了下去:“我该死,我有罪,请大师处罚我吧……”。“阿弥陀佛,世间万物,慈善为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出家之人,不言处罚,你起来吧。”说完,善圆从布袋里摸出两锭银子塞到驼背的手里,然后匆匆赶到码头乘船去了。第二天,人们在江边发现了一个驼背的尸体,手里还紧紧地捏着两锭银子。打那以后,人们便把地名改为“桥头”,一直沿用至今。
因桥头大多是从外地迁来居住的人口,加上大量从四面八方赶来此地做生意的人,所以各种方言混杂在一起,渐渐地形成了一种比较统一、为大家所认同的地方语言——桥头官话。古有“桥头官话通天下,天下货物集桥头”的说法。
再说桥头那东西方向的三条街,北面一条称北街,中间一条称中街,南面一条称南街。传说北宋时期南、中、北三条街各出一位身手不凡的奇人,各自身怀绝技,兴致来时,偶尔展示一番,博得过往行人喝采。南街有一后生,生得眉清目秀,以卖柴薪和木料为生。此后生腰间缚着一只刀鞘壳,刀鞘壳中插着一把砍柴刀。每当一碗老酒下肚后,后生便步入街中,从刀鞘壳中拔出柴刀,使劲往空中一掷,然后镇定自若地向前走去。街上行人见状,纷纷往街道两旁躲闪,生怕柴刀落下来砸到自己头上。那后生不慌不忙地前行几步,便立在那里,上身稍作向前倾斜。说来奇怪,只见空中那把柴刀刀头朝下、刀柄朝上直落下来,不偏不倚刚好插入后生腰间的刀鞘壳内。旁人见了先是面面相觑,然后爆发出掌声和赞叹声,继而竖起大拇指啧啧称奇。
中街有一家姓胡的油店老板,年纪四十开外。他店里的油无论是菜油麻油茶油花生油,都是上乘的好货,深受顾客青睐。就连龙游城里的一些富户也专程到胡老板店采购各类食用油,外地客商也慕名而来采购。久而久之,胡家油店的名气便越来越大。传说这胡老板从小练就一手绝活,只是“平时看不见,偶尔露峥嵘”罢了。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胡老板正在打点生意,忽闻街上人声喧哗,只听有人在喊:“县令大人到了。”胡老板正在心里嘀咕:这县令大人到地方上来,难道出什么大事了?只见县令的轿子已到店门前,轿子停在店前街中,从轿中走出面带笑容的县令宗泽大人。这宗泽是义乌人,任龙游县令,后来成为抗金名将,载入中国史册。胡老板连忙奔出店来迎接。寒喧后,宗泽开门见山地说:“传言胡老板身怀绝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特来探个究竟,请胡老板亮出绝活来,让我等一饱眼福。”胡老板不敢怠慢,叫伙计提来一只空酒坛,置于街中。然后称了五斤黑芝麻,倒在一块直径三尺左右的团把上。宗泽吩咐人们向后稍退,让出一块场地来,然后示意胡老板可以开始了。只见胡老板不慌不忙,从容自若地端起团把,象筛米一样让团把在手中运转起来,不一会功夫,那五斤芝麻便在团把上排成一条黑龙。胡老板屏住呼吸,两眼盯住酒坛口,突然双臂一抬,嘴里喊声:“去吧!”只见那条黑色芝麻龙像一截粗麻绳一样缓缓地钻进酒坛中。人们惊讶了,喝采声、鼓掌声顿时响起。大家仔细在街面上寻找,结果连一颗漏在外面的芝麻也没找到。宗泽拉着胡老板的手深有感触地吟出一首诗来:“剑锋磨砺出,梅香苦寒来。山中有异树,民间出奇才。”胡老板受宠若惊,连声说道:“好诗,好诗!”众人叹服县令大人才思敏捷,报以热烈掌声。宗泽叫胡老板取出文房四宝,当场挥毫题写了“人怀绝技,货称极品”八个字。临别时,胡老板提出要赠送十罐油给县令,宗泽答应只收一罐,命手下人带回县衙,大家共同分享。几天后,胡老板便把宗泽的题辞送城里装裱起来,挂在油店的正墙上。从此之后,胡老板油店门庭若市,油货供不应求。
再说北街有一家面店,店主姓林,也练就一手绝活。他把面团捏好后,置于一块正方形的小铁板上,这铁板下面有个铁帽,刚好套在头上。林老板左右两手各持一把削刀,人站在离锅六七尺远的地方,左右两手交替把头顶的面团削成一条条面条,只见那一条条面条,像鲤鱼跃龙门一样准确地“飞”进锅中,令旁观者眼花缭乱、赞不绝口。林家面店的刀削面,味道鲜美,妙不可言,令人大开胃口。外地不少顾客专程赶来,饱食一顿,以饱口福。正因为桥头的地理位置优越、经济繁荣,再加上奇人绝活,所以地方名气很大。
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到明朝中期,从后田铺至狮子桥这一段灵山江改道东移。随着码头的消失,桥头作为农村集镇的地位已不复存在,唐宋时期的那种繁荣景象荡然无存。那座东莞桥也在1958年被拆除了。但是,桥头这个村名还将继续延用下去。<br></h3><h3></h3><h3></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