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说话,真的不想和你再有以后了……

清风暖阳💕

<h3>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绪,但有些人的表达方式是比较简单粗暴,不要让自己,栽在自己的脾气中。</h3> <h3>  张飞之死,其实很憋屈:他不是在战场上慷慨赴死,而是被自己的情绪杀死了。</h3><h3> 听到好兄弟关羽被害,他抑制不住哀伤,血泪粘襟。随后借醉鞭打士兵,要他们日夜赶造兵器,想要马上为兄弟报仇。最后部下范疆与张达忍无可忍,只好趁张飞又再醉酒时,将他刺杀在军营里。</h3><h3> 没人否认张飞能力很大。但能力这么大的人,最后却得不到一个理想的结局。</h3><h3> </h3><h3><b><i><font color="#ed2308"> 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人,其实能力再大也无济于事,</font></i></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最该掌握的能力是控制自己的情绪。</i></b></h3><h3> 现代跟古代当然不一样。古代的人优秀如张飞,不懂管理情绪至少还可以上沙场杀敌,只不过结局不一定好。</h3><h3> 现代不讲暴力讲脑力,如果让感性情绪控制了理性思维,有可能连混下去都难。</h3><h3> <font color="#010101"> 真正优秀的人,以做事为主,伤害大局的情绪摆在一边。控制好情绪,才能成就最大的能力。</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b><i>  有情绪时,发泄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i></b></font></h3><h3> </h3><h3> 曾有家电影杂志,做了一份问卷去问16 位好莱坞的顶峰导演,受访者包括斯皮尔伯格与李安。</h3><h3> </h3><h3> 其中有一题是:是否曾经在拍片时气到乱摔东西,愤而离开现场?</h3><h3> </h3><h3> 16 位导演中,只有一位说他曾经气到摔东西离场,而其他15位导演,回答大都是:</h3><h3>生气免不了的,但摔东西走人,这样解决不掉问题。</h3><h3> 那位摔东西离场的导演后来也反思自己的行为,说生气归生气,但不要太夸张,收拾残局的,终归是自己。</h3><h3> <font color="#ed2308"><b><i>被激怒时,首先要想到的,应该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胡乱发泄情绪,这样不但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往往还会让局面雪上加霜。</i></b></font></h3> <h3>  我们<font color="#010101">不追求无情绪,而是恰如其分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愤怒。</font>纵然很生气,但不会乱发脾气,能用智慧和观点反驳看不惯的事物,并让对方心服口服,这是我欣赏的。</h3> <h3>  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写过:</h3><h3> <b><i><font color="#ed2308">大多数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font></i></b></h3><h3> </h3><h3> 前段时间,一向好脾气的何炅老师因为“发飙”上了热搜。</h3><h3> 因为在一档节目的录制现场,由于对比赛结果不满,选手之间开始互怼,一位小鲜肉甚至一脚踢飞衣物。</h3><h3> 何炅多次叫停无果后,撂下一句“我对你们很失望”,便离开了。</h3><h3> 事后他解释:</h3><h3> 我觉得他们在那里吵吵闹闹的样子很不体面,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以解决问题为前提,而不是以发泄作为自己唯一的选择。</h3><h3> <b><i><font color="#ed2308">生气时发泄怒火,是很容易就能做出的本能反应。</font></i></b><i><b><font color="#ed2308">但在有怒气时依然保持冷静,且在语言上克制地表达自己,在行动上积极去解决问题、平息局面,则是对一个人修养、智慧的终极考验。</font></b></i></h3> <h3>  <b><i><font color="#ed2308">不加克制地释放情绪,只会使沟通变成灾难</font></i></b></h3><h3> </h3><h3> 在一部名为《恶语》的短片中,那些曾被粗暴对待过的人,回忆起曾伤害自己的话语:</h3><h3> </h3><h3> “我造了什么孽,才生出你这样的儿子;</h3><h3> 你就是个废物;</h3><h3> 说到底,你做什么都远不如你哥哥。”</h3> <h3>  有的人已经年至耄耋,还能清晰记得,曾经遭受过的恶意评价。</h3><h3> </h3><h3> 口无遮拦地发泄情绪,会换得自己的一时爽快,但对于那些接受这些信息的人,却可能需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去消解。</h3><h3> 有人说,一个人有修养的标志,是在盛怒时,也没有说出那句最伤人的话。</h3><h3> </h3><h3> 赤裸裸地释放自己的情绪,只会使沟通变成一场灾难,更有甚者,会带来无法逆转的悲剧结局。</h3> <h3>  <font color="#ed2308"><b><i>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应该”怎么样,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也就封闭了自我。</i></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i> ——《非暴力沟通》</i></b></font></h3><h3><br></h3><h3> 前段时间,震惊全国的重庆公交车坠江案,15人无一生还。这场灾难的起因,是乘客与司机之间一场情绪失控的争吵。</h3><h3> 女乘客坐过了站,在公交行驶时,她强行要在中途下车,司机不能同意,暴怒的乘客对司机辱骂,甚至用手机击打,不依不饶。</h3><h3> 司机用手隔挡,随即车辆失控,拐入逆行车道,在躲避一辆小轿车后,坠入江中……</h3><h3>如果乘客尽快停止了责骂,没有去击打司机,这个悲剧就不会发生。</h3><h3> </h3><h3> 如果司机稳定好情绪,在理智中停车,将争端交给警察,也不会有15人命丧江底的惨剧。</h3><h3> </h3><h3> 很多时候,人们就像这位乘客一样,一陷入生气状态,就无法再驾驭自己的情绪,沦为情绪的奴隶。</h3><h3> 愤怒驱使我们去惩罚他人。不加控制地发泄情绪,会杀人。</h3> <h3>  因为不能控制情绪,大吵一架之后,一位妻子开车,活活将自己的丈夫撞死。</h3><h3> 因为不能控制情绪,一位妻子在野生动物园强行下车跑到丈夫主驾驶外争执,自己被老虎咬得体无完肤,还连累自己的老母亲命丧虎口。</h3><h3> 因为不能控制情绪,一位司机在与挡了他道的年轻妈妈发生争执后,举起了婴儿车里的婴儿,将其活活摔死。</h3><h3> 本来只是平心静气地沟通,就能解决的小问题,却演化成一场场悲剧。</h3> <h3>  他们盛怒之下的所作所为,早已偏离了他们原本的意图。</h3><h3> 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把这种远离目的、并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的沟通,称为“异化的沟通方式”。</h3><h3> </h3><h3> 当“异化的沟通方式”被逐渐放大,失控的情绪,就沦为杀人的工具。</h3> <h3><b><i><font color="#ed2308">  生气时的反应,最见修养</font></i></b></h3><h3> </h3><h3> 人在日常的状态下,常常会带着面具生活,但在生气时,却很容易暴露自己的本性。</h3><h3> </h3><h3> 美国很多《财富》500强企业的CEO,在进行招募甄选、寻找合作伙伴时,常会使用“服务员法则”,来进行审查。</h3><h3> </h3><h3> 这个法则是说,如果一个人与陌生的服务员、清洁工等弱势群体打交道时,一生气就大打出手谩骂不绝,那么,此人品质不佳,绝不可用。</h3><h3> <font color="#ed2308"><b><i>人最大的教养,就是和颜悦色</i></b></font></h3><h3> 俗话讲,“脾气人人有,拿出来是本能,压下去才是本事。”胡适先生也曾说过:“世间最可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h3><h3> 待人和颜悦色,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最大的教养。</h3><h3> 一个人对陌生弱者的态度,反映了他人品的尺度,也反映了他个人修养的高度。</h3><h3></h3> <h3>  在李敖和余光中这对宿敌的争斗中,余光中的表现则更胜一筹。</h3><h3> </h3><h3> 李敖常常在各种场合痛骂余光中,蒋经国去世之后,余光中为他写了一首诗《送别》。</h3><h3> </h3><h3> 李敖骂余光中“马屁诗人”,还给余光中的这首诗做了“补充”:</h3><h3>悲哀的马屁,臭臭的马屁,为你而拍,</h3><h3>悲哀的新诗,无耻的新诗,为你而写,</h3><h3>亲爱的朋友,辛苦的领袖,慢慢地走,</h3><h3>快了我跟不上,因为我是你的狗。</h3><h3> </h3><h3> 有人就去问余光中:李敖天天找你茬,你从不回应,这是为什么?</h3><h3> 余沉吟片刻回答:天天骂我,说明他生活不能没有我;而我不搭理,证明我的生活可以没有他。</h3><h3> 面对别人的指责,不轻易动怒,如果你是对的,你没必要发脾气;如果你是错的,你没资格去发脾气,这才是高明的处世智慧,可惜大多数人没能想透彻。</h3> <h3>  <b><i><font color="#ed2308">恰如其分地表达情绪,非暴力沟通</font></i></b></h3><h3><br></h3><h3> 不轻易动怒,并不是要一味压抑自己的情绪,也不是无条件地迎合对方的指责,而是要学会正确地表达情绪。</h3><h3> </h3><h3> 美国著名心理医生派克说过: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要想人生顺遂,我们一定要学会生气。</h3><h3> 在该隐忍的时候隐忍,在爆怒时及时转化掉情绪避免失态的爆发,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h3><h3> <font color="#ed2308"><b><i> 再难控制的情绪,也要学着控制</i></b></font><br></h3> <h3>  马歇尔·卢森堡则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指出:</h3><h3> 人们只有有意识地使用语言、专注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而非条件反射地指责对方,他们才有可能找到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h3><h3> </h3><h3> 他把这种真正有效的沟通方式叫做非暴力沟通,它也被人们称作“爱的语言”。</h3> <h3>  非暴力沟通在实际运用中,要遵循这样四个步骤:</h3><h3> </h3><h3> 描述事实:观察所见,但不评价。</h3><h3> 如你可以说出事实“她买衣服花了2000元”,而不是说出评价“她花钱大手大脚”。</h3><h3> 表达感受:不要表达想法。</h3><h3> 说出需要:让沟通充满爱意。</h3><h3> 对于第二、三步,马歇尔给了一个万能金句模式:我感到……因为我......</h3><h3> 前半部分描述了感受,后半部分表达了需要。</h3><h3> 提出请求:不是命令。</h3><h3> 如你可以对同事说:“你下次可以把资料整理后再给我吗?”</h3><h3> 而非:“我不希望你下次什么都没整理,就把资料发给我。”</h3> <h3>  案例分析:一位妻子看到丈夫将臭袜子到处扔,很生气。</h3><h3> </h3><h3> 她可以发火、指责丈夫:</h3><h3> 你怎么老乱扔东西,我刚整理好的房间又被你搞乱了。</h3><h3> </h3><h3> 她也可以用非暴力沟通的技巧,更温和巧妙地化解矛盾、表达需求:</h3><h3> 我看到地上有你两只穿过的袜子(事实),我不太高兴(感受),我想让咱们的房子保持整洁(需求),你可以把袜子拿到洗衣机里去吗(请求)?</h3><h3> </h3><h3> 极有可能发生的一场家庭大战,也许就在这种克制、有技巧的表达中止息了。</h3> <h3>  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里说:</h3><h3> 不顺心的时候,你可以像疯狗那样发狂,你可以破口大骂,诅咒命运,但到头来,还是得放手。</h3><h3> </h3><h3> 格局大的人,不是没有情绪,而是懂得得体地释放情绪,能够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h3><h3> </h3><h3> <b><i><font color="#ed2308">生气时,最考验一个人的修养,能在有情绪时还不乱阵脚,合理地表达感受,提出需求,是一个人最高级的沟通能力。</font></i></b></h3><h3> </h3><h3> 这不但是化解与别人之间矛盾的有效武器,更是与自己和解、与外界相处的人生大智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