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隐在深山的冰世界</h3><h3><br></h3><h3>图文/刘国峰 转载请注明出处</h3><h3><br></h3><h3> </h3><h3> 人们常说,没有雪的冬天怎么称起冬季,没有冰的世界怎么算冬天?虽有些无理争三分的味道,但足可以显现冰雪对冬的意义。</h3><h3> 在北方的乡村,冬天多数是围炉而坐,聚友而谈的时节。人们奔波劳碌大半年,终在静谧安详的冬天,享受着一年的收获喜悦。当屋内温暖如春时,似乎多数人早已忘记门外的天寒地冻,只剩团聚的欢乐。</h3><h3> 印象中的儿时,冬天并非孩子们畏惧严寒的季节。那时候的生活不比如今,现在足不出户便可解决吃喝拉撒睡的问题。那时候冬季来临前,储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大人们储粮备菜,拾柴做衣,只为度过一个安稳的室内暖冬。可这些事,似乎压根和孩子们毫无关系。一到下雪更是孩子们撒欢的时刻,三五成群打雪仗、滑雪溜冰、凿冰抓鱼,都是孩子们乐此不疲的娱乐项目。那时候的回忆,没有觉得生活贫苦的忧愁,而更多的是一种对烂漫天真童年的诠释。</h3><h3> 随着生活的逐步改善,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似乎从前的那种欢乐早已远去。电视电脑、手机已经取代了从前的太多回忆,如今五花八门的互联网app,时刻吸引着大人和孩子的眼球。很少有人在如此安逸的生活中,走出家门,再去体验那种与大自然零距离的亲近。</h3><h3> 正巧元旦小长假,想着带孩子出去走走。无奈家中琐事太多,也不好抽身,感觉愧对孩子们。正为此闹心之时,突然一个念头闪过:走不远,就近看一下园子附近的冰瀑也是不错的主意啊!一来可以让孩子放下手机电脑走出户外,放松一下身心;二来借机让孩子,通过这样的体验,写一篇观冰瀑有感。这岂不是一件更有意义之事?</h3><h3> 当把这一决定说出之后,得到了全家人赞同。一家人都是急性子,立刻换衣蹬靴,奔赴不远处冰瀑。其实冰瀑所在地并不远,也就几分钟路程,堪称家门口的冰世界。</h3><h3> 当接近冰瀑所处位置时,隐约中竟有人们尖叫声。这隐在深山的冰世界,何时走漏风声,引得游客早早而来?又或许是人们都有着不尽相同的想法而来?其实早在前几年此处的冰瀑,已经被当地村民发现,只是并没有宣传出去而已。</h3><h3> 整个冰瀑,几乎是占据了整条山谷。依山势而下,气势恢宏。大有“苍山寒冬百丈冰,万物尽融雪中屏”的韵味。虽然添加了部分人为因素的塑造,但绝不影响它的壮观,更不失它的晶莹灵动。</h3><h3> 孩子们冰上小心翼翼中行走中,虽然张开双臂不停摇摆保持身体平衡,但也免不了来个四脚朝天。摔倒后的孩子,并未娇弱啼哭,而是会发出甜脆的“咯咯”笑声。这于大人是一种心疼的担心,又是一种体验孩子快乐的欢心。孩子们调皮地欢闹着,摔倒着,不时手指冰瀑惊呼:“快看,像骆驼,那个像猴子……”冰瀑在孩子们眼中,不断被幻化着各种象形脱口而出,那种感觉像极了儿时的味道。</h3><h3> 因为天寒地冻,虽然孩子们意犹未尽,但也不能久留。催促着孩子们赶快回家,以免受寒。看着孩子依依不舍,不住转身回头,于是跟孩子约定,有时间再来。当然来之前的任务,回家还是要完成的。虽有不舍,但孩子们还是叽叽喳喳、蹦跳着往家中走去……</h3><h3> 短暂的近距离冰瀑一游,或许无法形容冰瀑的壮观之美,但在孩子的内心会涌现无数联想。一篇游记也将会在这次特别的出行后诞生,这或许就是身临其境的灵感激发,也更是锻炼孩子写作的好办法。</h3><h3> 夕阳下,静静的山村,没有城市的霓虹闪烁,却有大自然的灵动;寒冬中,萧瑟的乡野,虽没有闹市的繁华,却也不失别样的精彩。</h3><h3> </h3><h3>接下来就请跟随这组照片,跟着老刘赏一赏深山里的冰瀑奇景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