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奋斗的青春最美丽</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滑县产业集聚区新城小学 段云飞</span></p><p> </p><p>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的时光对于人类社会数千年的发展史并不漫长,可作为80后的我,记忆中的童年见证着40年的今夕巨变。</p><p> 我出生在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小时候,8岁开始上学,那时候的农村没有幼儿园。学校建设在村里最高的避水台上,没有围墙,现在还依稀记得我们教室的模样,桌子是从村委借出来的长木板,两头用砖块垒起来支着,从家里带来一个小板凳,如果谁带来有靠背的椅子,我们都羡慕的不得了,说明他家是村里的首富;窗户是用薄薄的塑料纸遮着,冬天淘气的寒风总想把它吹的飘舞起来;教室内的地面是纯天然的泥土地,讲台周围和中间的一条路早已被踏出一片洼地,遇到下大雨,都是外面哗啦啦,屋内淅沥沥,同时下,那片洼地就可以“养鱼”了,如果漏雨特别严重,就只好借村里老百姓的住房了。学校因经费紧张买不起板擦,我们就从家里带一些破布擦黑板上的字,到教室外一抖,粉尘立刻四处飞扬,除了老师深受粉末之苦,坐在前排的同学受到困扰,书上常常落了一层粉笔屑。虽然条件简陋,但阻挡不住我爱读书的热情,通常是边干活边读书,在做饭烧柴时都不忘看几眼书,直到头发被烧着有礁湖味才猛然发现。那时老师经常对我们说,要想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就必须读书,我也深深体味着知识带给自己的力量与希望。</p><p> 2000年我师范毕业,又回到了校园做老师,相比我记忆中的校园,变化就大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学校统一配发的桌凳,免费教科书,教师已经用上了无尘粉笔,粉末少了很多,同学们的学习条件比我上学的时候好多了,第一次做教师,我时常把老师对我说的话记在心头并告诉我的学生,第一次感受到了“长大后就成了你”的职业幸福感。</p><p> 2005年起我见证了新区发展的起步期和发展期,凭借着两万元的启动资金,一片低矮的临时房就是最初的办公地点,放眼望去,一片沙尘,当人们听到要在这里开发滑县新区,都觉得是天方夜谭,在这寸草不生的沙土地上,地理位置又偏僻,有谁会在这里投资,但新区的这群拓荒人没有被困难吓倒,开启了新区发展的艰难历程,一次次口干舌燥的向老百姓描述中发展的愿景,一次次深入田间地头做着规划、测量,一次次走出去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招商引资,一次次坐下来摆出困难一一攻克,十几年来的攻坚克难,新区经历了发展中的不平凡,在一片沙地上建起了一排排的高楼大厦,老百姓过上了有别墅、有物业、有天然气的现代生活,一条条宽阔的道路纵横交错,路边的绿化美化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梅,四季的风景变换让我们在上班途中收获心情又感悟生活的美好。如今我和爱人都生活在新区、工作在新区,孩子们上学在新区,就连我们的户口都迁到了新区,是地地道道的新区人,在这里不但收获了工作生活上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更为新区的日益蓬勃感到骄傲与自豪。</p><p> 再说我们的新区教育, 2009年前,新区的教育是一隅荒丘,那一年,丁学师同志、谷敏同志和我,组建了新区教育“三人行”的第一个团队,开始了拓荒之旅。历经十年,产业集聚区所演绎的繁华取代了荒凉,一幅绿树成荫、学校兴盛、教育发展的画卷徐徐展开,教育成为富有新区气质的亮丽名片,一个庞大的新区教育集团在十年间倔强地形成,并毅然成为滑县教育的一朵绚丽的奇葩。</p><p> 2009年9月1日,新区教育在改革开放中起步,英民学校小学部成立了,丁学师同志任校长。新区政府本着打造一流学校的目标,在硬件、软件上大力投资,标准化的塑胶跑道、人工草坪,每一间教室的多媒体设备、走进校园,一幅幅美丽的风景尽收眼底,整个校园别致秀气,活力迸发,一草一木都彰显出育人的功能。丁校长提出了“一年树形象、两年上质量、三年出效果、五年创名校”的办学愿景,“弘扬英民正气,打造精神特区”是全体老师的行为准则。</p><p> 2010年,英民学校初中部落成,陈利杰同志主持工作,以“仁爱”为校训,以“为学生着想,替家长尽心”为办学思想,在“尚德、尚文、尚健、尚美”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努力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获得真知、在活动中快乐成长,在实践中学会做人。</p><p> 2011年,锦和小学落成,樊心鹤同志任校长,她带领团队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共创和谐,学校大力开展特色教育,初步形成以空手道、阳光大课间项目的特色品牌。教育教学和学校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可喜成就。</p><p> 2012年,产业集聚区中心校正式成立,丁学师同志任中心校校长。英民学校小学部和初中部正式更名为滑县产业集聚区英民小学和英民中学,英民中学顺利搬迁到新校区,</p><p> 2015年9月,新城小学正式启动,秉承“求真、至善、尚美”的校训,以雅行教育为抓手,致力培养“知礼有仪、博学多才的校园小雅士”。通过近三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全体新城人砥砺奋进,勇于创新。学校文化建设日渐丰盈,教学成绩与学生综合素养稳步提升,家校合作共育成果丰硕,在江苏海门、在南京、在青岛、在扬州、在北京,都留下了新城小学向全国展示雅行教育理念的足迹。</p><p> 现如今,新区教育有教师1100余名,有2万余名学生,新区教育犹如一搜航母驶向海的远方,扬帆起航,破浪前行。每一所学校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教育团队的智慧引领,为达到“教育,让新区更美丽”的目标,我们积极探索出一条“新区教育”改革的全新路子,如今新区教育已经成为滑县一张亮丽的教育名片,站在2019年的新起点,如何让新区教育向高处攀登、蔓延,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区教育人一直在思考着、探索着、践行着… …</p><p>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或许都曾有过一个小小的梦想——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要为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正是怀着这样的梦想与情怀,作为新区人,我奋斗了,无怨无悔。</p><p> 光阴荏苒,岁月将一段段轰轰烈烈的往事定格成一幕幕记忆,历久弥新。40年改革开放,保留在我们记忆里的,是写满梦想与希望的人生,是篆刻时代根印的故事,是大爱无言,新的时代,为新区教育的蒸蒸日上,为新区热土的繁荣富强,更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p><p><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2018年12月30日</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