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场三年前之约,叙一段三十年之情 ——大理师范111班毕业三十年聚会

凤舞

<h1>  因为缘分,三十三年前稚嫩的我们相识于苍山脚下洱海之畔;因为缘分,三年“师范摇篮”让我们相知相亲,情浓如兄弟姊妹;因为缘分,毕业后如蒲公英飘向了四面八方的我们,三年前因相识三十年聚会重聚于风花雪月的大理,一起互诉思念之情,并定下了三年后毕业三十年的宾川之约。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牵挂,多少思念,多少浓情。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我们共聚鸡足山下,赴一场三年前之约,叙一段三十年之情。</h1><h1> 三年前,经过激烈竞选,宾川以雄厚的实力和如火的热情胜出,成为三十年这次聚会的东道主。为了这次聚会,宾川的同学在百忙中精心筹划,用心准备,终于定下了2018年12月29日——2019年1月1日的毕业三十年跨年聚会。</h1><h1> 消息一发出,班群里沸腾了!老班长发起了总动员:“情牵三十年,小聚话友谊,同窗共三载,温馨还如昨。三十年前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激情满怀。三十年转瞬即逝,荏苒知天命。照片虽已发黄,日记早已尘封,但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事业如何,同窗之情却永远不变。三十年前我们酿造了一坛美酒,三十年后让我们来共同开启。来吧,同学,三十年沧海桑田,别因您的缺席而使聚会失色! 特别是相识30年的聚会,不论你因任何缘由缺席,我们没有任何埋怨,只有对你的思念和牵挂。分别30年的聚会,你一定要来,我亲爱的同学,你若再不来,我们就真的老了!!宾川的暖冬欢迎您! ”云龙的老何也赋诗《期盼那一天,那一世》:</h1><h1> </h1><h1> 三十年前,陌生的你我,</h1><h1> 在苍山洱海之畔相识。<br> 三十年后,往鸡足山下,<br> 赴一场三年相许的约会。<br> </h1><h1> </h1><h1><br></h1><h1> </h1><h1> 山河依旧,星辰轮回。<br> 岁月风干了青春往昔,<br> 但在彼此的心中,<br> 珍藏着美好的记忆。<br> </h1><h1> </h1><h1> </h1><h1><br></h1><h1> 容颜已逝就让时光老去。</h1><h1> 三十年后,</h1><h1> 同学们放下琐事,</h1><h1> 只为一场期许很久的约会。</h1> <h1>  篝火之夜——相聚之乐</h1><h1> 29日这天是元旦假调班,大家都照常上班,天还飘着小雨,但这些都阻挡不了大家赴约的脚步。看,祥云的新明,阿丽,崇存,阿香,一伙先锋队最早就到达目的地——鸡足山下萝卜地香椿小院,烤火喝茶等候着大家了。我们洱源的老段,廷辉,也接了我就一路赶去。车子刚转进路口就看见穿着红衣的阿丽已到门口迎我们了,崇存们也迎过来了,拥抱拥抱,此时千言万语化作了这一相拥。</h1><h1> “香椿小院”!名如其院,如飘香椿香味的小院。它坐落在鸡足山下,是一个典型的白族小院,三坊一照壁,精致的雕花门窗走廊,方方正正的大院子,白墙青瓦,青青的石板,绽放的蕙兰,厦台上早放了两盆红红的火,很温馨,给我们一种归家的温暖的感觉。宾川的同学真的太用心了,谢谢你们!老班,辅元,家文,玉琴,艳芳提着一兜兜水果,拎着一瓶瓶葡萄酒,热火朝天地赶进来了:“老同学们,大家辛苦啦!”</h1><h1> 我们围炉而坐,边聊边喝茶,边吃着水果边等着其他同学的到来,“你们饿不饿啊?”“要不先吃吧!”房主人家热心地一次次来问。“不饿,不饿!”“我们等他们来了再一起吃。”大家一次次笑着说。眼睛时不时瞟一眼大门,一听到车子响声,“来了,来了!”就要欢呼着冲出去。</h1><h1> 天渐渐黑了,大伙陆续从各县赶来了。</h1> <h1>  灯火阑珊时,大伙终于围桌而坐,共进晚餐了。大大的一桌桌,满是美酒佳肴,最鲜美的要数鸡足山上的新鲜竹笋炖猪脚,馋的我们吃了一碗又一碗,还有那宾川老同学们家里自酿的葡萄美酒,那诱人的红,那诱人的酸甜香,引得我们干了又干,真是“美酒加浓情,一杯又一杯”,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老同学间这样的真情,怎能不醉呢?</h1> <h1>  此时此刻,“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味美酒醇情浓,情不自已,我敬你一口,你敬我一杯。“咔嚓,咔嚓!”闪光灯不停闪着,热心的同学在一旁拍个不停,想让这一刻永驻。巍山的腾龙也过来了,要给我们这一桌留一张合影。“坐拢一点!”“坐过来一点!”我们坐在了一起,摆好了各自的姿势,露出开心的笑容,一秒,二秒,三秒,四秒……只见腾龙专注地左对镜头右对镜头,等得我们直想眨眼,表情有点僵硬,“腾龙,照好了吗?”大家忍不住问。而他慢腾腾地一字一顿地说:“帅——哥——动——作——有——点——慢!”那动作,那神态,那语调!“噗嗤!”大伙已笑成一团。从这以后,一到照相,镜头一对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学着腾龙的巍山腔:“帅——哥——动——作——有——点——慢!”又纷纷笑着了一团,笑声已在空中飞扬,飞扬!</h1> <h1> 东道主们真的是精心筹划,晚餐一结束,“请大家移步外面,放烟花啦!”老班长就来催大家了。</h1><h1> “砰!砰!砰!”几声巨响后,火光冲天,我们忙仰头,只见深邃的夜空中,朵朵烟花绽放,五光十色,璀璨夺目!“太美了!”大家激动地欢呼。老同学,三十多年前,在如花的岁月遇到了最美的你们;三十年后,在这最美的夜里又重逢了最真的你们,能不美吗?今生有你们,怎能不醉呢?</h1> <h1>  “篝火烧起啦!开始打歌啦!”看,院里那一大堆红红的篝火,火苗如精灵般舞动,在诱惑着我们。</h1><h1> “阿表妹,阿表妹,你要来呢嘎!阿老表,阿老表,你要来呢嘎!来了就说来了的话,不来就说不来的话。”音乐奏起来了,歌儿唱起来了,舞儿跳起来了。看!“舞王”崇存随着节拍跳起来了,老班长也跳起来了,太芳也舞起来了,我也舞了进去,廷辉,新明,阿香,玉琴,辅元,老段,桂文,翼芳,家文,咏梅,进凤,莹粉,腾龙……一个个都加了进来,我们手牵手,围成一圈儿,围着红红的篝火打起歌来,火儿红红,心儿暖暖。“1—2—3——4右脚抬;1—2—3——4左脚抬。”笑声此起彼伏,这里成了欢乐的海洋。“老夫聊发少年狂”!“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谁说我们将奔五?谁说我们不再年轻?看,这轻快的舞步;听,这欢歌笑语。随着节奏,我们时而四步,时而三步,时而二步,时而漫步,时而狂舞,时而舒缓,时而激烈,有时甚至狂奔起来。此时,我们仿佛回到了三十多年前,仿佛回到了洱海之畔,仿佛回到了我们的“康桥”,仿佛回到了那大大的足球场,仿佛回到了当年篝火晚会,当年的我们不就是这样手拉手围成一圈打歌吗?岁月静好,岁月如歌,老同学,知道吗?你不来我不老,你若来我更不老啊!</h1><h1> 跳了一支又一支舞,累了累了,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坐下来歇一歇,喝一喝茶,叙一叙旧,茶香情浓啊!</h1><h1> “大伙唱歌吧!”不知谁提议。“好啊,好啊!”虽然没有话筒,尽管记不全歌词,但我们开起来蓝牙,用手机收歌配对小蜜蜂,一首又一首照样唱欢起来,重温当年经典:“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啊 !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属于我 ,属于你 ,属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新一辈。过了三十年我们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我们的家乡 ,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 (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 十里香。哎<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为她富裕 ,为她兴旺。我们的理想 ,在希望的田野上……”“难忘今宵 ,难忘今宵。不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 !祖国好!告别今宵, 告别今宵。无论新友与故交,明年春来再相邀。青山在 ,人未老 ,人未老……”一曲又一曲,我们仿佛回到了从前,尽管我们大家这么多年嗓子都有了职业病,唱多了都有点哑,但我们仍愿尽情歌唱,歌唱我们的同学情,歌唱我们曾经共同拥有的岁月。此时此景,我们唱起来李玉刚的《刚好遇到你》最能表达我们的心声:“我们哭了,我们笑着。我们抬头望天空,星星还亮着几颗。我们唱着,时间的歌,才懂得相互拥抱。到底是为了什么?因为我刚好遇见你,留下足迹才美丽。风吹花落泪如雨,因为不想分离。因为刚好遇见你,留下十年的期许,如果再相遇,我想我会记得你……”</h1><h1> 是啊!老同学,有你们,真好!因为刚好遇见你们,留下足迹才美丽!</h1><h1> 这一晚,我们又跳又唱,直到深夜十二点,我们还意味犹存,但为了明天登鸡足山,我们才不舍地休息了,还不约而同地说:“明晚继续嘎?别忘了借个大音箱,弄个话筒来。”</h1><h1> 第二天晚上,老班们不仅烧起了篝火,还在院里摆了几张烧烤桌,还真弄了个大音箱,更惊奇的是还请来了宾川歌唱家石老师,石老师背着吉他,拿着话筒一进门,我们就欢呼雀跃了。知道吗?石老师当年是我们上一届艺师班的才子,是我们的大师兄。“大师兄!欢迎,欢迎!”我们簇拥上去。</h1><h1> 此时的小院是沸腾的!“大师兄来一首!”艺术家确实是艺术家,这么多年来,大师兄深入各少数民族采风,创作了很多民歌。大师兄一捋长发,就给我们弹唱起来。自编的《宾川祝酒歌》、《阿表妹你别走》《阿波姐》……“白月亮啊白姐姐,知心的话儿说给你,我想和你成双对,欢心和你打歌来。不开口呢心不依,开口呢口难开。答不答应呢在于你,何必害羞呢?”那富有民族特色优美的旋律,那悠扬而富有深情的歌声,那娴熟的指法,手指飞舞,歌声飞扬,我们心也飞扬,仿佛也飞到了那多情的彝族阿哥阿妹旁,飞到那青山绿水畔。“阿哥吆我傈僳小伙,想你念你在心里,阿哥不见阿妹来。想你想你想着你,令我牵肠挂肚的你。你我相逢又相知,相知之后却相思。”那深沉而又略带忧伤的歌声,让我们也情不自禁。好个忧伤的“情歌王子”啊!我不禁想到了仓央嘉措的诗句:“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多才的辅元和大师兄还一起表演了他们曾表演过自编的《宾川祝酒歌》: “敬你一杯宾川的美酒,甩——甩——甩,甩起来,宾川的美酒不是酒,那是多情水……”是啊,宾川的美酒不是酒,那是多情水!有太多的宾川的热情,有太多的老同学的浓情。</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太陶醉了!谢谢宾川的老同学,让我们这么近距离地感受到了歌唱家的气场与魅力。谢谢大师兄!因为你精彩演唱,让我们这次毕业三十年聚会更难忘。</span><b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难忘今宵,今宵难忘啊!</span></h1><h1> 崇存我们还和大师兄互动,唱起来《九儿》,大师兄抱着吉他只听我们唱几句就弹出了旋律了:“身边的那片田野啊!手边的稻花香,高粱熟了红满天。九儿我送你去远方。”高手啊!</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曾记得当年大师兄就很有才了,特别那吉他弹得那叫好,令年少的我们羡慕不已。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业精于勤”!才气加勤奋,再加岁月的沉淀,大师兄如一杯醇香的美酒,让我们“沉醉不知归路”啊!</h1><h1> </h1><h1><br></h1><h3><br></h3> <h1>   朝圣之路——静心之旅</h1><h1> 第二天,我们身穿登山服,脚穿登山鞋,就前往鸡足山,开始我们的”朝圣”之路,进行心灵的洗礼。</h1><h1> 我们老同学的真情感动了天,天空一洗昨天的阴霾,格外的蓝;云卷云舒,格外的白;太阳红红,格外的暖和;我们一车人如鸟儿叽叽喳喳,格外的高兴。辅元模仿祥云阿丽的“土锅音”时不时来一句:“太——假了!!!”他学得惟妙惟肖,大伙不时笑作一团团,也七嘴八舌地说上一句:“太——假了!!!”这句是今天开始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几乎成了“专用语”,我也许错过了什么典故,但也没时间探究一二了。大家一路不管出现什么状况,都会不约而同赋这句:“太——假了!!”然后就是笑声不断。我教语文了三十多年,第一次发现原来还有这样的句子可以如此“泛用”。环境赋予了语言生命啊!佩服啊佩服!我的可爱的多才的同学们!连第三晚上看跨年夜电影时都不得安静,大家随时冷不丁地弄出这句“太——假了”,令人差点笑喷。今后我们一打电话,第一句就“太——假了!”然后再言归正传嘎?</h1><h1> 一路笑着闹着,山间,大巴,缆车里,笑声一路穿过,跌落草丛,挂在树梢,飞入云端。老同学间就是这样,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在一起,简单而纯洁,真情不变,时光不老。我们仿佛穿过了时间隧道,回到三十多年前,成了一起游清碧溪的那群少男少女。</h1><h1> 弥渡的必明和琼芝昨晚有事实在赶不过来,今天一大早就赶来鸡足山和我们汇合。正如老何的那诗:“容颜已逝,就让时光老去。三十年后,同学们放下琐事,只为一场期许很久的约会。”对啊,这就是同学情,世间最纯的情。</h1><h3><br></h3> <h1> 看我们这群老同学了吗?</h1><h1> 老班长,你又“躲”在后面啦,难道又不怕“闪瞎了”吗?别笑,这“闪瞎了”可有典故了,可渊源流传了。据说老班长当年总给某某和某某当“灯泡”,白白当了三年,毕业后某某和某某还是没能在一起。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啊!老班长这灯泡就这样辛苦地白白地“闪瞎了”!这次大家总拿“闪瞎了”打趣。</h1> <h1>  鸡足山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东南亚著名佛教圣地,中国汉传藏传佛教交汇地和世界佛教禅宗发源地,素有“鸡足奇秀甲天下”、“灵山佛都、旅游胜地”、“天开佛国”、“华夏第一佛山”等美誉,以“四观八景”的奇风异彩名冠于世。</h1><h1> </h1> <h1> 怪石峥嵘,台危洞幽,藤萝披拂。名如其形,真的像一只“鸡足”的!</h1> <h1>  “咔嚓,咔嚓!”“鸡足山”石牌前,老同学们纷纷合影留念,想定格下永恒的瞬间。</h1><h1> 看!“赵总”还是那样“爽”!“邓美女”风姿依旧!玉琴还是那样“英姿飒爽”!同桌琼芝依旧那样“酷”!必明依旧那么“真”!</h1> <h1> 咏梅和太芳是不是有点明星范啊?</h1> <h1> 祥云的崇存和阿丽笑得那么开心!阿丽,是那句“太——假了”吗?</h1> <h1>  大家笑得多开心,“鸡足山”见证了我们的友谊。青山不老,友谊长存!</h1> <h1>  文,还记得我俩“同吃同住”的如影相随的那三年如花的日子吗?</h1><h1> 文,还记得当年我俩在常青园,苹果园,小径畔,古梨树下,追逐梦想的身影吗?</h1> <h1> 鸡足山畔兄弟情深!情同手足!</h1> <h1> 帅哥依旧那么“帅”!高大,挺拔!</h1><h1> 站的高,望的远!</h1><h1>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h1><h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h1><h3><br></h3> <h1>  站在金顶寺的睹光台上,东观“日出”,南观“祥云”,西观“苍山洱海”,北观“玉龙雪山”。</h1> <h1>  天蓝云白人靓!景美人更美!</h1><h1> “我是一片云,天空是我家。朝迎旭日升,暮送夕阳下。我是一片云,自在又潇洒。身随魂梦飞,它来去无牵挂。”</h1><h1> </h1><h3><br></h3><h3><br></h3><h3> </h3> <h1> 阿小妹,“采”白云了吗?“裁片云彩做云裳”吧!</h1> <h1> 三年同窗,情如姊妹!</h1><h1> 感谢岁月,让我们在那如花的日子相遇!</h1><h1> 姐妹们,还记得那宿舍里“粉红色的回忆”吗?还记得熄灯后因玩游戏激动违纪被值班老师惩罚吗?还记得为了怕老师的严厉惩罚,一起在床上用被子作桌子挑灯夜战赶“语基作业”的情景吗?还记得一起躲在被窝里用电筒看琼瑶的《窗》《一帘幽梦》吗?还记得……</h1><h1> 姊妹花们,时光不老,我心依旧!</h1><h1> “你曾对我说,相逢是首歌。眼睛是春天的海,青春是绿色的河。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心儿是年轻的太阳,真诚也活泼。”</h1> <h1>  同窗三载,兄弟情深似海!</h1><h1> 兄弟们,还记得当年在排球场足球场挥汗如雨,叱咤球场的情景吗?还记得,宿舍里按高矮排序的“八兄弟”,老八“愤愤不平”的情景吗?还记得当年因顽皮违纪罚站受罚的情景吗?还记得课间英雄论剑掰手劲的情景吗?还记得……</h1><h1>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无声无息的你。你曾经问我的那些问题,如今再没人问起。分给我烟抽的兄弟,分给我快乐的往昔。你总是猜不对我手里的硬币,摇摇头说这太神秘。”</h1> <h1>  在求签阁前,有很多人,很虔诚,很虔诚。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佛”,都有一柱”香”。</h1> <h1>  在许愿塔下,有很多人在绕塔许愿,桂文我们也加入进去。双手合十,虔诚地绕塔许愿走了三圈。大家安好,便是晴天!</h1><h1> 鸡足山是三教合一的地方,真正体现了“和谐”。</h1><h1> 在这塔下,我就看到了二个藏民在朝拜,一步一仆,一步一仆,是那种的虔诚。在下山的路上,也一路看到了朝拜的信徒,七步一拜,九步一拜。我耳畔仿佛响起来降央卓玛所唱的仓央嘉措的《那一天》:“那一日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是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夜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瞬我已飞,哦,飞成仙。不为来世只为有你,喜乐平安。”</h1><h1> 心中有信仰,有追求,就是一种幸福!</h1> <h1>  以前来过鸡足山,但在金顶大雄宝殿走一走就下山了。这次辅元们却要大家徒步走“束身涯”,然后到“华首门”听佛音。</h1><h1> “束身涯”!顾名思义,“窄”而“陡”</h1><h1>。辅元一再交代走时“双手拉好扶好,眼睛看前面,不要看脚下”!此时队伍暂时安静,大家都按要求一步步由高处往下挪,如一条慢腾腾的瘦龙在“游动”。有一小段特别陡,差不多是“直”的,心有点虚,脚有点颤抖。我们下去,有游客上来,只能交错而过。有个游客带了个宠物狗狗,那狗狗都吓得不敢“迈步”,宠物宠物真是够“宠”了。</h1><h3> </h3> <h1>  “芙蓉万仞削中天,抟皖乾坤面面悬。”仰望,峭壁冲天,这就是华首门。我是第一次来到这里。石壁如门耸立着。“博学”的辅元给我们讲了起来:“相传,鸡足山为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叶的讲经道场,后来他入定华首门内,等待弥勒佛的降生,遂成了著名的朝佛圣地。”他虔诚地说,“如果心诚,耳朵贴在石壁上听,就可以听见里面佛主送佛声。”“真的?”我们好奇地问。“心一定要虔诚才能听到!”他认真地点了点头。</h1><h1> “虔诚!虔诚!”我们虔诚地跪拜,跪拜,跪拜。然后奔向华首门,虔诚地把耳朵紧贴在石壁上,静心,静心,静心,仿佛真的听见了佛主送佛念经声。</h1><h1>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h1><h1>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h1> <h1> 华首门侧边有一口小小的“眼泪泉”,虽然小,但千万年舀不尽,仍汩汩流着。“此乃神泉,用泉水洗眼睛,就会目明耳聪。”辅元神秘地说,“近视眼,老花眼就会好了。”“真的?太神奇了!”廷辉忙给我们舀出一小勺泉水,我们便轻轻地洗起眼来。我特别虔诚,为了我的高度近视。凉凉的泉水敷在眼上,我轻轻地抚摸,慢慢睁开。“哎!真神奇!”恍惚间,我眼前亮了明了,那天更蓝了,云更白了,山川更分明了。</h1> <h1> 登鸡足山“朝圣”之路,让我们学会静心,静心,再静心,慢慢地使“心”静下来。</h1><h1>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h1> <h1>   重走长征路——红色之旅</h1><h1> 第三天我们老同学一行来到红色圣地,通过“红色洗礼”,接受灵魂摆渡。</h1><h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h1><h1> 蓝天,红旗!</h1><h1> 红旗在蓝天下飘扬,一派祥和的景象!</h1><h3> </h3> <h1> 蓝天白云下,绿树掩映下的红旗,这是红军长征过宾川的指挥部!</h1><h1> 1936年,贺龙,王震,萧克所带领的红二.六军,经过祥云,宾川,鹤庆,这就是红军宾川指挥部。</h1> <h1>  墙壁虽已斑驳,但历史不会忘记。</h1> <h1>  进陈列馆过道的墙壁上悬挂着毛主席,江主席,胡主席,习主席各位领导人对“长征”的题词。</h1><h1> 正如江主席所说,长征真的是“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人间奇迹”,是“英雄史诗”。</h1> <h1>  红军长征过大理陈列馆院子的大照壁上有那幅有名的《毛泽东去安源》的油画。右手握着雨伞,风雨兼程,左手拳头紧握坚定有力,目光如炬坚定不移。</h1><h1> 我们耳畔仿佛响起了那歌: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毛主席,爱人民,他是我们的带路人,领导我们向前进。共产党,象太阳,照到那里那里亮,那里有了共产党。那里人民得解放。 ”</h1><h3> </h3> <h1>  从红军长征大理陈列馆出来,老班长们又带我们到华侨农场,感受侨乡风情,品侨乡傣家风味。再次感谢宾川老同学们地精心安排。</h1><h1> 早饭后,我们就马不停蹄地赶往海稍新庄红军村,去那块神奇的红土地上重走长征路了。</h1><h1> 一路开车前行,接近村口,远远地就看见路旁两边插满的红旗在迎风飘扬,广播里高唱红歌,顿时觉得神圣万分,仿佛回到了1936年,自己已成了红军中的一员。</h1> <h1>  我们“48团”红军,在院里准备集合,准备出发。准备听我们红48团的王团长和李政委做出发前动员。团长和政委要求我们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一往无前,不怕牺牲!”</h1><h1> “准备着,时刻准备着!”</h1> <h1> 看!桂文挽着我俩,还是当年的“老大姐”样,样样“罩”着我们。</h1><h1> 琼芝,我俩前世一定有缘,同窗,同舍,同桌,又同军,这不是缘分吗?同桌的你,谁把你的长发“剪”了?谁为你做的嫁衣?</h1> <h1>  烈日下,我们红48团在团长和政委的带领下,“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翻山越岭,朝目的地前进。</h1><h1> “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h1><h1> <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1> <h1>  我们红48团到达了红军桥。</h1> <h1>  团长政委带领下驻守红军桥的英勇的红48团的男红军战士们。</h1><h1> “不怕牺牲,坚决完成任务!”</h1><h1> “请首长放心,人在红旗在,人在桥在!”</h1> <h1>  红48团的女红军战士:“人在红旗在,人在桥在,誓与桥共存亡!”</h1> <h1>  李政委和老红军带领小红军巡红军桥。</h1> <h1>  红军宣传干事崇存带领大家唱红歌。</h1><h1>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h1><h1> “山丹丹开花哟红艳艳,咱们中央那个红军到陕北。咱们中央那个红军到呀到陕北。千家万户哎咳哎咳哟,把门开哎咳哎咳哟,快把咱亲人迎进来。”</h1> <h1>  王团长指挥之余,稍作休息!</h1> <h1>  走进红军纪念馆,重温那段红色的激情燃烧的岁月。</h1> <h1>  团长和政委带领大家,听讲解员深情地讲述那段历史:“1936年贺龙,王震,萧克带领的红二、六军团,经过祥云,来到宾川海稍乔甸新庄。与村民结下了鱼水深情,这里五户人家有4人参加了红军。最大的22岁的四顺,最小的13岁。他们四人告别了爹娘亲人跟着红军走了,从此就再也没有回来……”我们听得哽咽了。</h1> <h1>  红军女战士阿香在党旗下茁壮成长。</h1> <h1>  政委带领我红48军团中的党员战士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h1> <h1> 红军小战士在学推水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自力更生,自给自足,丰衣足食!”</h1> <h1>  “叮铃铃,叮铃铃!”通讯班班长必明在忙着接电话,看来军情紧急,一场激战即将开始。</h1> <h1>  参谋长老段在研究作战地图。看来已在运筹帷幄之中了。</h1> <h1>  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h1> <h1>  红48团齐坐院子里,观看“海稍村四顺参加红军告别爹娘妻儿”的动人场面。</h1> <h1>  走完这红色之旅,我们的灵魂进行了洗礼,牢记红军长征精神,传承红军精神!</h1> <h1>  看完跨年夜电影,鞭炮声阵阵,空中礼花怒放,已是2019年了,大家互道:“新年好!”“新年快乐!”接着班群里就是一阵“红包雨”。</h1><h1> “新年好呀 ,新年好呀!祝贺大家新年好!我们唱歌 ,我们跳舞,祝贺大家新年好!</h1><h1> 再见面时,我们已是迎着新年的第一缕晨曦。太厉害了!我们这毕业三十年聚会已从2018聚到2019,已二年了。老同学,新年好!</h1><h3><br></h3> <h1>   以后得以后——期待再相逢</h1><h1> 最后一站——八一海塘公园,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今早老同学钓钓鱼,竞选下届聚会主办方,然后最后的午餐,最后话别。</h1> <h1>  老班长就这次毕业三十年聚会作精彩的总结,并就今后老同学们几年聚一次这一问题作讨论,大家畅所欲言:“五年?!”“不行!五年太久了!”“五年我们都老了,都可能要领孙孙啰!”“三年?!”“也太久了,同学间要经常走动走动,时间久了,会生分的。”“那一年?”“时间仓促,怕主办方来不及准备。”“那二年?”大家不约而同:“好!二年!”</h1><h1> “下一个议程,竞选下一届主办方!”老班长郑重宣布,“先申报,再陈述,最后拉票!”</h1><h1> 巍山马鹏首先喊:“下一届非我们巍山莫属!”</h1><h1> 祥云新明们也嚷道:“祥云!祥云!”</h1><h1> 大理桂文也嚷道:“老班,我们大理虽然第一届主办,但这次我们也还想申办,可以吗?”</h1><h1> 此时此刻,连空气都是沸腾的!</h1><h1> 大家决定大理今后再主办,这次由巍山和祥云竞争。</h1><h1> “现在开始陈述!”老班又郑重宣布。</h1><h1> “马鹏!马鹏!快陈述!”只见马鹏胸有成竹地说:“请大家相信我!”“完了?”大家狐疑。他再次自信满满地说“你们相信我吗?那我不再陈述了。”“相信!相信!”大家拍起了掌,“啪啪啪啪!”</h1><h1> “新明!”大家转向了祥云家。“我也不多说了,只要你们来,想吃什么,我们祥云就用大土锅炖给你们吃什么!”“没了?”祥云的阿香跳了出来,热情洋溢地陈述起来……</h1><h1> “好!现在开始拉人投票!”老班一宣布,场子顿时沸腾起来。我们顿时成了香饽饽,被巍山祥云二家争着“拉”过来,“拉”过去。看!新明最好笑了,硬被拉进了“巍山队”,连自己的阵地都“丢了”。</h1><h1> 巍山的下关亲友团太厉害了,最后,巍山以多祥云一票胜出。</h1><h1> 老班郑重宣布 :“111班二年后下一届聚会主办方——巍山!”掌声响起来,汇成了一片海洋。</h1><h1> 宾川与巍山进行了交接仪式。</h1><h1> “聚也依依,散也依依,聚散两依依。”</h1><h1> “<span style="font-size: 20px;">长亭外古道边,</span>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人生难得是欢聚</h1><h1>,唯有别离多。”</h1><h1> 老同学们,兄弟姐妹们,三十年酿的这坛老酒,我们这四天三夜已开启了,越品越有味,越品越香醇,我醉了,你醉了,大家都醉了!“再过两年,我们来相会”,让我们再用二年七百多天的时间再酝酿吧,相信到那时这坛老酒会更香醇,更诱人!</h1><h3> </h3> <h3> 文:凤舞</h3><h3> 图:老同学手机随拍</h3><h3> 2019年1月5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