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榆镇明德小学二年一班书香润泽家庭读书会(副本)

俩宝妈

<h3>瞻榆镇明德小学二年一班《书香润泽》家庭读书会</h3> <h3>大家好我是瞻榆镇明德小学二年一班齐奇,今天是2018年12月29号。我们的家庭读书会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h3><h3>地点:武汉黄鹤楼</h3><h3>成员:爸爸,妈妈,姐姐和我</h3><h3>制作人:妈妈</h3><h3>时间:30分钟</h3><h3>读书会的名字:"书香润泽",因为读书可以润泽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热爱读书。</h3> <h3>今天我们全家来到了武汉,爸爸妈妈为了让我们感受黄鹤楼的悠久历史,带我们来参观黄鹤楼</h3> <h3>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历史上屡毁屡建,最后一次毁于清光绪年间,现在所见是1981年武汉市政府仿原貌重建.黄鹤楼与高耸入云的电视塔隔江相对,一边是传统文化的沉淀,一边是现代科技的结晶,更体现了社会的不断进步.</h3> <h3>走进黄鹤楼,一层是大型壁画,画的是两只黄鹤立于楼顶极目远眺,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至今为人们所吟唱,可见文人墨客们对黄鹤楼的钟爱。黄鹤楼,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它位于长江南岸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自古享有“天下绝景”之称。</h3> <h3>接下来我给大家朗读一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h3> <h3>读完这首故事让我深切的体会到了当时李白的感受,那就是《朋友情》,李白十分敬重孟浩然,他们是好朋友。烟花三月,本是友人互相唱游的大好季节,但他们却要离别,怎不令他惆怅和留恋。后两句,李白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是借景抒情。我们可以想象,朋友走了,李白却久久伫立在黄鹤楼上,深情地目送友人乘坐的一叶孤舟顺流而下,渐渐远去,直到消失在天尽头。李白把自己那深沉而强烈的情感,融化在碧空里,在天际,越发的宏大而深远。这种深厚的情谊,跟大自然壮丽的景色融为一体,绝没有一丝的低沉伤感,却更显得飘逸而豪放。全诗感情深沉,意境深远。诗歌可直译为:我在黄鹤楼上送别了亲爱的老朋友,阳春三月他顺流东下去往扬州;那远去的孤帆渐渐在碧空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江水在天边奔流。</h3> <h3>在五楼上面我看见了长江大桥,宏伟壮观,妈妈又给我找了一些关于长江大桥的资料,长江大桥位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横跨长江,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建成伊始即成为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h3><h3>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游人渐渐稀少.我们也依依不舍地回去了.</h3><h3>读了很多有关黄鹤楼的诗,这次见到了黄鹤楼的真面目.若干年后,再去重游,不知又会有何感想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