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知青”上山下乡,到底是要纪念还是要反思

祥瑞

<p class="ql-block">文字:祥瑞</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 <p>  首先声明,我本人也是“知青”,而且是1968年12月我市第一批下乡插队的“知青”。我还写过三篇《下乡插队轶事》的文章。</p><p> 今年是“知青”上山下乡五十周年,不少地方的知青举办了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12月23日,在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隆重举行了“中华知青纪念碑”落成典礼。这大概是影响最深最广的一次纪念活动。</p><p> 关于“知青”上山下乡这段历史,历来就有不同地看法。有人认为“青春无悔”,也有人认为“不堪回首”。</p> <p>  我不敢对那个年代的那个举措冒昧评论。不过我敢断言,这段历史迟早会有客观公正的结论。</p><p> 有资料显示,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有1700多万人。那些当时最大21岁,最小15岁左右的“老三届”中学生,本应在学校好好读书学习,却突然失去了宝贵的校园生活,被下放到农村、农场、边疆,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实在让人无法理解。</p><p> 也许那些插队期间有幸被“推荐”上了学,后来又事业辉煌的人,认为上山下乡得到了“锻炼”,认为上山下乡值得。但是,这毕竟是极少数佼佼者,这也只能说明他们运气好,或者后来努力奋斗取得了成绩,而并不能证明上山下乡本身的必要。</p> <p>  试想一下,如果那时老三届学生能坐在教室继续学习,如期高考或中考,那么这近两千万的学生中,将会涌现出多少个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教师、医生等人才,还至于出现后来的人才断层的严重后果吗?</p><p> 有人认为上山下乡“青春无悔”,我不明白这是怎样得出的结论,如何获得的这一感悟?无悔即没有后悔、永不后悔,这是发自肺腑的呐喊吗?我看未必。</p><p> 对绝大多数当时连初、高中学业都未完成的孩子来说,“知青”的称呼本来就名不副实,年轻是事实,知识却不敢恭维。让这些稚嫩的娃娃去农村“锻炼”,那不是耽误他们的青春又是什么?</p> <p>  至于青年学生在农村受了磨难,吃了一些苦,这倒是事实。这种经历也许磨炼了“知青”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格,但这也只能说明人是会在社会生活中逐渐改变的,并不能证明唯有上山下乡才能产生这样的结果。</p><p> 上山下乡几年后,招工返城开始进行,这时候的情况又有些不尽人意。那些有背景的至少是“根正苗红”的“知青”,或被“推荐”上了大学,或进入了好的单位早早返城;而惨了那些“黑七类”之弟。这种不公正、不公平的做法,使他们年幼的心灵,又遭受了另一次严重的创伤。</p> <p>  时间飞逝,记忆犹新的“知青”上山下乡,一晃已过去了半个世纪,当年的“知青”如今都成了古稀老人。</p><p> 我们回忆这段历史,不忘这段历史,根本目的是要反思这段历史,而绝不是去纪念和歌颂这段历史。因此,我认为,在举办有关“知青”联谊活动时,还是不使用“纪念”一词为好。</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8.12.29</p>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查看所写知青插队文章,可点击以下链接:</span></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1iok683w?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下乡插队轶事(一)老君庙古戏楼</a></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1qhe2ljd?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下乡插队轶事(二)难忘的竹笆床</a></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1qmg0urx?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下乡插队轶事(三)农家院落</a></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46kovpn?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武乡,一个难以忘却的地方</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