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麻棉暨武汉知青50周年

小水珠

<p>  2018年12月29日,是我们难忘的一天,近50名麻棉知青在武汉三五醇大酒店,欢聚一堂。<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纪念麻棉暨武汉知青50周年。</span></p> <p><b>  还记得当是“上山下乡”的宣传画吗?</b></p> <p><b>  毛主席挥手我前进 </b></p><p><b> 上山下乡干革命</b></p> <p>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p> <p><b>  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哪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b></p><p><b> 毛泽东</b></p> <p><b>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午农的再教育。</b></p> <p><b>  这些宣传画勾起了我们许多的怀念</b></p> <p><b>  这是一段难忘的岁月,值得骄傲,值得去回忆!</b></p> <p>  今天我们总于能聚在一起,纪念知青五十周年。</p> <p>  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并担任主持人~<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余解英同志!</span></p> <h3>  原麻棉领导人~<font color="#167efb">江万卷</font>在会上致辞</h3> <p>  这是原麻棉担任过付厂长的肖瑛,她深情地讲述了知青的经历,她发言感人肺腑,一下子把大家带回了50年前,好多人被感动的流下了眼泪。</p> <h3>  刘祖元为庆祝会献诗</h3><h3> 《下乡五十年有感》</h3><h3> 五十年前下铁门,广阔天地炼红心❤。</h3><h3> 纱厂十年今犹记,人杰地灵隆中行。</h3><h3> 南北奔波数十载,报效国家养育恩。</h3><h3> 今朝相聚江城美,十年再首到麻城。</h3><h3> </h3> <h3>  吴欣男在会上发言谈体会,赢得了阵阵掌声。</h3> <h3>  这是请来的鲁摄影师</h3> <h3> 看他认真的样子,得到了大家的好评。</h3> <p>  刘宏文为纪念知青50年挥毫</p> <p>  这是刘宏文的赋辞,谢谢您了!</p> <h3>  全体到会者在《纪念麻棉暨武汉知青50周年》的横幅前合影。</h3> <h3> 50年前的今天,为了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下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最高指示。我们离开了学校,告别了父母双亲,兄弟姐妹。站在大卡车上,</h3> <h3>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我们和贫下中农一样,蓝天下我们一起种地,挑大粪,割谷;风雨中共同插秧。在这里我们真正体验到了什么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h3> <h3>  尽管上班是三班倒,有时一周上21个班,倒班倒得不知是白天还是黑夜,但我们这群在麻棉武汉知青在自己的岗位上,任劳任怨。</h3> <h3>  苦练操作技术,努力多看车,吃饭从不超过半小时,上班尽量少喝水,减少上厕所的时间。</h3> <h3>  很快 ,我们这批人,很多都成了技术骨干,涌现出不少技术能手,操作标兵。</h3> <h3> 尽管我们还是学徒工,工资每月18元,没有超产奖,却努力多看台,多完成任务。</h3> <h3>   武汉和当地的知青就是这样的一群人,脚踏实地,勇于奉献,和全厂干群一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h3> <h3>  还记得当时大战的口号吗?“站高温,夺高产”;“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关键时刻不要命!”</h3> <h3> 麻棉终于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为麻棉打了个翻身仗。全厂上下欢欣鼓舞,记得一位领导对我们说“也有你们的一份功劳”!</h3> <h3>  《湖北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题为“人的因素第一”消息。</h3> <h3>  我们是有不可抹灭的贡献和功劳,当时的各级领导对我们这批武汉伢,看在眼里,喜在心里。</h3> <h3>  武汉和当地的知青,不但是生产骨干,还给麻棉带来了活力。篮球🏀队,乒乓球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都有我们的身影。</h3> <h3>  麻棉的各种文娱活动和竞技比赛,搞得有声有色,得到了麻城领导的赞扬👍认可,这是有目共睹的。</h3> <h3>  难忘的岁月,抹不掉的记忆。</h3> <h3>  五十年的风风雨雨我们和麻城一起度过,我们人生大半部”春秋”,记载着你和我。</h3> <h3>  我们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这片土地,我们最美好的年华是在麻城度过。</h3> <h3>  大别山下,举水河畔,东风桥头,有我们嬉戏的身影,麻城的的各行各业有我们流下的汗水。</h3> <h3>  青春年少时期已过,虽然再也回不去,但却是终身难忘,多少人把自己的初恋留在了麻城,那是一段甜美回忆。</h3> <h3>  我们这一代,几乎都出生共和国诞辰的前后,和共和国一起成长,见证和经历了共和国的坎坎坷坷。</h3> <h3>  我们还是改革开放的实验者,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就是过河的石子。</h3> <h3>  我们还是改革开放的基石,由于基石牢靠,改革开放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果。</h3> <h3>  看到了吗!我们的祖国一日千里向前,已经挤进国际强国的行列。</h3> <h3> </h3> <h3>  两星一弹,已不再是新闻。</h3> <h3>  中国自主研发的大飞机已经飞上了天</h3> <h3>  航母畅游在广阔无垠的大海</h3> <h3>  高铁🚄已经卖到了全世界</h3> <h3>  中国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h3> <h3> 我们是这一切的见证者</h3> <h3>  为您骄傲了——我的祖国</h3> <h3>  有篇纪念知青五十周年的文章,是这样评价知青的。</h3> <h3>  知识青年没有深厚的社会背景,也没有显赫的政治靠山。</h3> <h3>  但他们堂堂正正做人,从不丧失做人的尊严。</h3> <h3>  他们没有名望和地位,更没有巨额的家庭财产。</h3> <h3>  但是支持他们走下去的是:自强不息的信念。</h3> <h3>  他们没有值得炫耀的各种文凭,甚至连初中都没有读完。</h3> <h3>  但他们的人格修养,道德规范,足以让那些持有各种文凭道貌岸然者汗颜。</h3> <h3>  他们怀念过去,并不是想重复以前。</h3> <h3>  他们经历太多的曲折,跨越了太多的沟坎。</h3> <h3>  他们一生付出,不索回报。</h3> <h3>  他们一生劳累都毫无怨言,即使在最不公平的待遇前,仍然心平气和。</h3> <h3>  在他们的人生字典里,没有索取,只有奉献。</h3> <h3>  今天麻城的知青自发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大家欢聚一堂。</h3> <h3>  寻一个机会,找一个理由,抒发一下难忘的情怀。</h3> <h3>  感谢在农村接受和关怀我们的贫下中农</h3> <h3>  感谢麻城各级单位手把手教我们技术的老师们</h3> <h3>  拉一只曲子,感谢麻城我的第二故乡。</h3><h3> 表演者:徐明禄</h3> <h3>  感谢麻城的老同事老朋友</h3><h3> 刘和金的小提琴独奏</h3> <h3>  刘祖元演唱麻城民歌</h3> <h3>  江厂长的演唱把整个会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h3> <h3>  当年的“阿庆嫂”程玉冰,一首“贵妃醉酒”醉倒了所有人。</h3> <h3>  李展俊的越剧演唱功底了不得</h3> <h3>  黄伟的京剧独唱惊艳了全场</h3> <h3> 吴老师在为我们献歌助兴</h3> <h3>  胡友芳为朋友献上祝福</h3> <h3>  “老三届” 、“知识青年”这是历史的产物。</h3> <h3>  是我们头顶上最耀眼的光环</h3> <h3>  只有我们这一代才能享受</h3> <p class="ql-block">  以后的“他们“可没有这个殊荣</p> <h3>  光荣阿!独一无二的创举。</h3> <h3>  难忘啊!一言难尽的历程。</h3> <h3>  值得庆贺 值得纪念</h3> <h3>  值得骄傲 值得拥有</h3> <h3>  值得回味 值得流连</h3> <h3>  值得赞叹 值得高歌</h3> <h3>  今天我们幸福满满,热情拥抱,亲切交谈,互相问候,共同祝福!</h3> <h3>  岁月如梭,青春永驻,夕阳更红,人生如歌;你我同行,永不止步!</h3> <h3>  挽起手,肩并肩,等待我们的是美好的明天,期待第二个五十年!</h3> <h3>  说明:大部分文字来源于肖瑛的发言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