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农业是蒋岗村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产业。改革开放前的300多年,村民们一直坚守着“耕读传家”的传统理念。村里虽然曾出现过秦叙高等少数村民经商致富,但他们在富裕之后仍广置田产,把种地作为立家之本。灾荒年代,村里人外出逃荒,很多人在西安、宝鸡、兰州等城市从事经商务工活动,但是在灾荒过去之后,绝大部分人又回归本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h3><h3> 解放以前,村里的农业生产水平低下,风调雨顺年份,粮食亩产也不过一二百斤。那时,村民们如果形容谁家的小麦长得好,经常会说“在地这头一推,地那头的麦秆就乱动弹,一亩能打担把。”也就是说,长势最好的麦子亩产也不过三百来斤。如果遇到自然灾害,就会减产甚至绝收。</h3><h3> 解放以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以及优良品种的的推广,粮食产量也逐年提高,到1970年代的生产队时期,粮食亩产已达到五六百斤。1979年,全村粮食总产量为95.9万斤,比1957年增长273%,比1965年增长200%。</h3><h3>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以后,粮食产量更是快速提高,玉米、小麦亩产超过千斤是普遍现象。</h3><h3><br></h3><h1><font color="#ed2308">第一节 耕 地</font></h1><h3> 1949年土地改革以前,耕地为农户私有,可以自由买卖,村里的耕地面积也不固定。从现存的民国以前村民们买卖土地的地契可以看出,当时村民买卖土地,一般都有中人从中说合,议定买卖土地的面积和价格,然后到“产行”填写《官发卖契》,内容有所买卖地块的座落位置、面积、四邻、成交价格、所担负的赋税数额等等,并注明随着土地易主,赋税承担者也随着改变,正契有各方签字和加盖官印,产行留有存根。</h3><h3> 1948年土地改革后,蒋岗村共有土地780多亩。1961年前后,秦永祥任党支部书记,借助与前阳城村支部书记秦云春的良好关系,以种红薯为名,把原属前阳城村,位于罗作村东北方的160亩耕地划给了蒋岗村。后来,秦永祥又得知老城村位于童贯村西的100亩耕地不愿再种,南关村位于童贯村南的70亩耕地也不愿种了,就立即向公社党委书记程学德提出申请,把两村共170亩耕地又要归蒋岗村耕种。秦永祥抓住了不可能再有的难得机遇,先后两次共为蒋岗村新增耕地330亩,占蒋岗村原有耕地面积的42.3%。为蒋岗村以后的生产建设拓展了发展空间。此后,全村土地面积一直未有大的变化。至2018年,蒋岗村共有耕地1079亩,其中,979亩承包给农户经营,童贯村西的100亩作为村内机动田进行了招标承包。</h3><h3> 主要大块耕地有:</h3><h3> <b>村南耕地</b> 位于蒋岗村南,是全村耕地的主要地块,共620亩。东隔生产路与李马蓬村耕地相邻,南隔排涝河与岳马村耕地相邻,西隔生产路与前阳城村耕地相邻,北边东半部是蒋岗村,西半部隔生产路与前阳城村耕地相邻。从东至西依次为第四村民小组耕地150亩,第一村民小组耕地150亩,第二村民组耕地170亩,第三村民组耕地150亩。</h3><h3> <b>罗作洼耕地</b> 位于北郭乡罗作村东北一里许,共160亩。东与前阳村耕地相邻,南隔排涝河与李后庄村耕地相邻,西与罗作村耕地相邻,北边是前阳城村耕地。从东至西依次为第四村民组耕地、第一村民组耕地、第二村民组耕地、第一村民组耕地,各40亩。</h3><h3> <b> 童贯村西耕地</b> 位于童贯村西,共100亩。东与童贯村相邻,南隔生产路与东关村耕地相邻,西隔生产路与布庄村耕地相邻,北边是才老城村耕地。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作为村里的机动田,1996年承包给中兴公司,2000年承包给李振中,2013年村里收回后实施分期对外承包。</h3><h3> <b>村东南耕地</b> 位于村东南方,共46亩。东、南、北均与李马蓬村耕地相邻,西隔生产路与村南耕地相邻。该块耕地是1983年以童贯村南的70亩耕地与李马蓬村打折质换而得。</h3><h3> <b>村西南耕地 </b> 位于村西南约2公里处,共50亩,其中,一组30亩,四组20亩。东隔生产路与村南耕地相邻,南隔排涝河与涧沟村耕地相邻,西、北两边均是前阳城耕地。</h3><h3><br></h3><h1><font color="#ed2308">第二节 农田水利建设</font></h1><h3> 新中国成立以前,农户私有的耕地上基本上没有灌溉和排涝设施,遇到洪涝和干旱年份,农作物往往大幅减产,形成灾荒年。为了抵抗旱灾,少数土地较多的农户虽然在地里挖有水井,但是,提水措施落后,效率低下,能够灌溉的农田面积有限,不足以抵抗严重旱灾。</h3><h3> 农业合作化时期,村民们陆续在耕地开挖了一批砖井,俗称“土井”,这种水井口径在2米左右,深度一般十多米,以水车提水,虽然比辘轳提水提高了效率,但是遇到干旱年份,往往需要组织人力畜力,夜以继日地推水车浇地,仍然不能满足抗旱需要。</h3><h3> 1957年,村里曾在村南二组耕地靠南边的位置挖了一座占地五六亩大的小水库,用意是涝时蓄水,旱时从中取水浇地。由于不符合本村农业生产实际情况,未产生任何效益,随即被废除。</h3><h3> 1964年,大队在二队耕地的南部,也就是被村民们称作“南大房”的地方打了第一眼机井,用8马力柴油机带动6寸口径的离心式水泵,能够灌溉四个生产队的部分农田。1965年,农业学大寨运动兴起,时任县长的何全瑞带领县委办公室干部赵文学、乡干部马文成等在蒋岗村蹲点,动员村民在冬季多打机井,增强抗旱能力。当年村里又用上了高压电,抗旱浇地以电动机取代了柴油机。以后,大部分年份的冬季,大队都要组织各生产队打机井。当时,打机井采用的是“推锅”挖掘方式,需用人员多,掏挖进度慢,从破土开挖到下筒完成需一个多月时间。到1971前后,全村已在各处耕地打机井十多眼,80%以上的耕地成为水浇地。到1980年,全村农田共打机井16眼,其中配套13眼,旱时所有耕地均可得到浇灌。但是,由于当时电力供应紧张,需要抗旱浇灌时经常没电,个别情况下会影响到及时抗旱。</h3><h3> 2000年以后,国家为保护和支持农业发展,保证粮食安全,相继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006年,村里利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由村民出工,在全村耕地打机井9眼。2008年,全省实施“农田机井通电工程”,为每眼机井进行配套,修建了配电房,安装了压力罐,消除了用电安全隐患,农业灌溉用电得到了保障。2012年,村里再次利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对农田灌溉设施进行了完善,新打机进12眼,增加了机井密度,预埋了输水管道,完善了配套设施,旱天灌溉时只需合上送电开关,井水就可以从地头的预埋管道中流进农田。截至2018年底,全村所有耕地都打了机井,共有机井*眼,村南耕地的机井全部进行了配套设施建设,即使遇到大的旱灾,也能确保做到粮食生产稳产高产。</h3><h3> 在搞好抗旱打井的同时,村里还重视搞好抗洪防涝建设。1963年秋,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涝灾,农田积水,庄稼被淹。当年冬季,全县进行大规模的排涝工程建设,开挖了五车口至方陵村的排灌渠,宽约10米,深约3米,在蒋岗村界内长约1100米,从蒋岗村南耕地与岳马蓬村耕地的交界处通过。1965年前后,曾用此涝河从五车口排灌站引沁河水进行秋田灌溉。但是,此后到2018年的数十年间,再无发生过严重的涝灾,该排涝河更多地被用作污水排放。</h3><h3> 蒋岗大队还多次参加公社和全县组织进行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设。1967年,大队组织40多名青壮劳力,参加了方陵复堤工程。1971年,村里组织近60多名青壮劳力,参加在乔庙乡后冯堤村开挖涝河工程。工程期间,由社员自带工具,以大队或生产队为单位集体就餐,劳动报酬是由生产队记工分,参加生产队年终分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