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如果说我的最爱,除了钱应该就是书了吧,她们说“包”治百病在我这里行不通,也许书可以试试。读书对我来说是最放松的状态,无论是喧嚣的公共场所还是安静的午后,抑或是夜阑人静的夜半,每当翻开一本书,总会不自觉地想要探究它的深意,循着文字的痕迹寻找作者留在其中的思想,而当找到时或感动或欣喜或唏嘘,那些在读完后留在心中的点点感受就是最有意义的收获。</b></h1> <h1><b> 2018,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可以读书,于是纸质版、电子版、经典之作、畅销小说、旅游、百科、励志、趣味搜罗了一堆,喜欢的书从扉页读到封底意犹未尽,枯燥乏味的书浅尝辄止草草烂尾,如此这般到了年底也算小有收获吧。</b></h1> <h1><b> 《希腊神话》、《一千零一夜》小时候读过的故事,在年初跟着微信课堂“薄荷阅读”读了两期英文版的,每天几个小故事,在网上老师的辅导下啃完了,也算对学生时代所学的英语课程的一次充满敬意的回顾。了解一下作为西方文化始祖的希腊神话故事里的神祇,对宙斯、波塞冬、雅典娜、阿波罗……这些充满了宗教色彩的名词也多多少少有了一点印象,但是比起自由自在由着兴趣而来,我不喜欢这种花钱做作业的阅读方式。</b></h1> <h1><b> 空闲的时候翻微信里的帖子,有人大肆宣扬:《小窗幽记》、《菜根谭》、《围炉夜话》这三本书,洞察世事,勘破人情,实在是学习为人处世不可多得的佳作。禁不住诱惑,立即网购了来学习,一条条一句句品读玩味,觉得有道理之处嗯嗯我就是这样为人行事的,对于不敢苟同的迂腐观念也会嗤之以鼻,总的来说翻完这三本书对我而言没什么特别的感受,是为鸡肋吧。</b></h1> <h1><b> 曾经有人说:生命在时光中消长。唯有读历史的人,活得达观通透,不易迷失。史学大师钱穆也说过:“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于是我买来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想着虽然我不太喜欢历史,但就这样慢慢地啃,总可以挣扎着爬到水平线之上吧,可是到年底才发现我高估了自己,这是一部烂尾有些可惜的书,留待以后,这样也算对2019有所寄托吧。</b></h1> <h1><b> 2017没有完成的阅读,这本《追风筝的人》是一部在美国畅销了十多年的书,其实一直对“畅销”是有抵触情绪的,不喜欢无的立场的从众行为,等到翻开这本书的时候,迅速地被作者清新细腻的文字所吸引,贴切到位的心理描写,阿米尔因童年时的怯懦与自私深深地伤害了幼时的仆人与玩伴(也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哈桑,成年后的阿米尔背负着沉重的愧疚和自责始终无法释怀,直到有一天获悉哈桑的遗子沦为塔利班恶徒的娈童,这个从小就懦弱、胆怯的阿米尔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战火纷飞的阿富汗,历尽劫难救出了索拉博,也完成了对自己灵魂的救赎。正如作者说的那样:“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是的,我少年时的真挚伙伴,为你,千千万万遍!</b></h1> <h1><b>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大师——我大学时期的男神,时至今日仍常常对他的武侠小说念念不忘,每每看过根据他的作品翻拍的影视作品都要感叹“没有拍出原著的神韵”,而今世间再无查良镛,为追思已逝的大师,再一次重温经典,选了我最不熟悉的一部《碧血剑》,用了两天两夜的空闲时间以告慰逝者的在天之灵。而私下里还是感觉《碧血剑》这部书本身远远没有其他的作品出色。</b></h1> <h1><b> 是谁能让民国奇女子张爱玲低到尘埃里,又从尘埃里开出花来,是谁让张爱玲情深款款的说到;“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是谁在结婚的誓词上写下“愿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又是谁让这个清高孤傲的女人写下“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这样的句子?断断续续地读了胡兰成的自传小说《今生今世》,别人惊叹的是胡兰成的才情与文笔,而我看到的却是节操碎了一地、只知自私自爱的感情骗子,如此三观尽毁,此书不忍也不屑再读。</b></h1> <h1><b> 《超级惊悚直播》,这是一部网络写手创造的长篇诡异题材的小说,也是我看得最轻松、耗时最长的小说,因为我可以用大段大段浏览的方式快速阅读,这是一部几乎不用思考的纯故事题材的小说,因为情节扣人心弦,欲罢不能,每每废寝忘食,花费了大把的书币,在众多朋友的点击支持下、几乎看瞎了眼睛才得以完成。</b></h1> <h1><b> 在寒冷荒凉的冰原中,奄奄一息孤独的淘金者与羸弱的野狼对峙着,一人一狼对生命的渴望与坚守,诉说着生命的平等与人性的光辉。这是第三次读这篇《热爱生命》了,不仅仅是因为喜欢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令人恍若身临其境般的感受,更是因为读过文章之后,让人有一种绝境逢生如吸食了精神鸦片般的振奋,仿佛有一种向上的力量惊醒了沉溺在浑浑噩噩中的我。当然,这部小说集中另外收录了《野性的呼唤》、《生命的法则》、《一块牛排》……每一个故事讲诉的都是对自然的敬畏、对命运的抗争,生命以其无比坚韧的耐力和意志力,在残酷的现实中不断壮大。</b></h1> <h1><b> 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所著的《呼啸山庄》,是在我二十岁的时候就被列入阅读书单的,时至今日才完成这个计划,实在是因为不喜欢这个阴郁、黑暗、充满复仇心理,人性被极度扭曲的故事,每次翻看这本书都有一种看不下去的感觉,驱使我读到结尾的动力仅仅是因为我想通过自己的感受试着理解希斯克利夫,尽管小说的结局主人公人性复苏、放弃了复仇,可是这个被仇恨蒙蔽了心智的恶人始终无法得到我的谅解与同情。</b></h1> <h1><b> 上中学的时候从鲁迅描写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中知道了梁实秋这个与鲁迅笔战不辍的“小人”,通过鲁迅认识的梁实秋是一个有点猥琐的男人:狭隘、小肚鸡肠、睚眦必报。后来读了《雅舍小品》,以文识人,感觉与鲁迅的描述相去甚远,能写出这样风趣、平实、真挚、富于人情味文章的人人品又能差到哪里去呢,这位哈佛才子先后任教于多所大学,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喜欢他流畅睿智的的文笔,因此常常在闲暇的时间翻看他的散文集。最喜欢他那篇《骂人的艺术》,曾经整篇抄写到本子上,却仍是自叹不能学及十之一二。</b></h1> <h1><b> 今年的12月14日,余光中先生离世已整整一年的时间,淘宝邮购的《守夜人》几经周折终于拿到手中,书橱里余老先生的散文、诗集早有收藏,而入手这本《守夜人》只是因为我敬慕的情怀,这是首次在中国大陆发行的由作者自选自译的诗集,书中八十多首诗是从他六十多年写的一千多首诗中挑选出来的。从《乡愁》到《乡愁四韵》,从《白玉苦瓜》到《当我死时》,从《民歌》到《江湖上》,一首首一句句,风,也听见 ;沙,也听见 ;龙,也听见 ;鱼,也听见 ;醒,也听见 ;梦,也听见 ;哭,也听见 ;笑,也听见……</b></h1> <h1><b> 把这本《查令十字街84号》放在最后来回顾,是要强烈安利这部书,<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这是一部以书信的形式汇集成的小说,记录了从1949年11月到1969年4月,将近二十年间身处纽约的作者海莲·汉芙,与位于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书店的旧书商弗兰克·德尔之间的书信情缘,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双方始终未曾谋面,相隔万里,深厚情意却能莫逆于心,风趣、率真、妙语连珠的汉芙充满感恩之心的善意之举也感动了书店的每一位成员,使他们结成了跨越半个地球的深厚友谊。</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查令十字街84号,马克斯-科恩书店的旧址,因为海莲·汉夫的书而闻名天下。读罢原著又搜索了同名的电影,观看后仍是被可爱的汉芙深深打动,对于爱书人来说这是值得一读再读的书。</span></b></h1> <h1><b> 这是一部关于一对夫妇辞职游访欧洲数十个国家,一百多天身处异域所见所闻的书。零零碎碎读来心生艳羡。</b></h1> <h1><b> 贡布里希所著《艺术的故事》是有关艺术的书籍中最著名、最流行的著作之一,花了两百大洋买来慢慢研读吧。</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有一些书,我们是可以轻快地一览而过的,当我们翻到下一 页的时候,己经淡忘了前一页的内容;有一 些书,我们是需要恭恭敬敬地阅读的,不敢对其中的内容妄加评论;有些书,仅仅为我们提供信息,也并不需要我们对它们加以评头论足;然而还有一些书,我们是如此长久而深情地挚爱着它们,因此是可以从最最真实的意义上,运用心灵的力量逐字逐句地重温它们的,因为我们理解它们……</b></p><h1> <b style="font-size: 22px;">总有一些书,会让你欲罢不能,挑灯夜读;也总有一些书,会让你如老友重逢,阅读中勾起回忆,带着温情, 更还有一些书冥冥之中静静地等待着你细细品读……</b></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