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了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加强我县综合实践教学在综合实践学科和科技活动组织方面的优势,推动我县中小学校的科技与综合实践教育更快更广的发展,县教育局选派了一支由教研室主任陈武成带领的19位骨干教师队伍,经过两夜一天的奔波于2018年12月24日在青岛市中学综合实践教育中心开始跟班随堂听课学习,短短五天,感受颇深。<br></h3> <h3> 青岛市综合实践教育中心是一所面向初中学生实施综合实践教育的学校,成立于1994年3月17日。原校址位于平安路16号,校名为“青岛市劳动技术教育中心”。2003年迁址扩建并更名,现座落在青岛市四方区南宁路16号。
中心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全校在岗教职工68人,专任教师仅42人。在42名专任教师中实现了“集中专业师资,集中劳技设备,集中实践课时”的办学优势,形成了“优质资源全市共享,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经过二十年的实践探索,中心形成了专业建设的“三化”特色:专业设置系统化,教学模式课程化,做到教学有计划、有教材、有教案、有作品、有评价。实践内容项目化,每个专业都以实践项目为载体,实施目标教学,实践内容力争“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科知识、贴近现代科学技术”,凸显实践性、趣味性,大受学生欢迎。
中心每年完成大约六万人次劳技课程教育和十万人次的科普教育活动,以其先进的管理模式、丰富的课程设置、创新的专业内涵走在了全国劳技教育基地的前列,被誉为“创新的天地,实践的乐园”。</h3> <h3> 学校自成立以来,无固定的学生,前来上课的学生都是教育局统一指定,都是来自青岛市各个初中学校的学生,初中三年学习1~2次,每次一周学习2个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对应的专业。 </h3><h3> 这一周我们和青大附中、银海学校的学生一起上课,学习手艺。</h3> <h3> 青岛市综合实践教育中心开设了23门课程。分别是电子光纤动画、木艺、剪纸与木刻、建筑模型、立体服装、电烙画、立体服装纸模、摄像与编辑、中国结、釉上彩、软陶、机器人-未来之星、书法与篆刻、模拟驾驶、机器人-能力风暴、机械与航模、电子控制技术、金工、定格动画、电子丝网花、茶艺入门教程、陶艺入门教程、摄像与图片处理入门教程。</h3><h3><br></h3> <h3> 泥塑入门教程老师主要讲授了泥塑的制作方法徒手捏制法,泥条盘筑法,泥板成型法等。</h3><h3> </h3> 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一起动手,从切泥、搓泥开始“玩”起来,按照老师讲解的亲自动手制作茶宠。一个个认真的样子不差学生,创意着自己心中的茶宠,用一双手体现一个活灵活现的茶宠来。<h3><br></h3> <h3> 中国结主要从走进中国结,基本结的编结,结饰的变化与组合。</h3><h3> 中国结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经过几千年时间,从实用绳结技艺演变成为今天精致华美的艺术品。</h3> <h3> 我们之所以都选择中国结,是因为回去以后,教给我们的学生也可以动手编制中国结。学习中,我们都很认真的听,生怕漏掉哪个细节,一步一步跟老师完成,为了编制一个好看的中国结,有的老师不满意自己的作品,会拆了重新编制。老师的认真态度,真的很感动。<br></h3> <h3> 茶艺教程主要讲述了茶的基础知识,茶艺基础,茶艺要领,泡茶基本手法和崂山绿茶、茉莉花茶艺演示。 </h3><h3> </h3> <h3> 没文化真可怕[调皮]喝了半辈子茶,从来没有洗过茶。什么茶荷、茶则、茶匙更是第一次听说,还不知道喝茶有这么多的讲究,喝茶连尘土都喝了。听了茶艺课、学习了茶道,才明白了一些喝茶的文化。<br></h3> <h3> 木艺主要从走进“木”的世界,机床之“家”,多姿多彩的木制品三个方面讲述。<br></h3> <h3> 学习木艺首先要认识两种工具车床及车刀。车床是固定木棍和提供动力的工具,而车刀则是塑形的工具。
在车木棍时,先选定一段,用车刀尖车出所车距离,然后用车刀刃先车这段,车出一段圆柱,在圆柱的基础上再塑形。车刀的使用非常讲究:车圆柱时左右移动得均匀;车圆台时,刀刃要倾斜,掌握好力度;最难的是车球,要先量出车好的圆柱的直径,再将其三等分,然后车出石两边的圆台,左右移动车刀,掌握好力度,才能车出规则的球。</h3><h3> 学习了一个上午,我被实践中心老师的技艺深深折服,他们技法精湛、得心应手,我想:这应当是台下十年功的成果。</h3> <h3> 电烙画主要从漫游烙画世界、走进烙画天地,展现烙画风姿。</h3><h3> 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烙画古称“火针刺绣”,近名“火笔画”、“烫画”等,是古代中国一种其珍贵的稀有画种。</h3> <h3> 石进军校长在交流中说:“烙画不容易,要掌握火侯烙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更难,需工匠的精神。”可见烙画和纸上画画不同,烙画最难的是电烙笔的掌握,想烙一副点、线、面齐全的烙画更是难上加难。烙画不光注重手艺,更注重工具。还是俗话说的好:“三分手艺,七分工具”。<br></h3> 电子光纤动画主要讲解电路制作,光点的设计,光纤束扎,作品组装。作品由电路、光纤和外壳三部分组成,是集合电子制作、图片处理加工、美化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形式新颖,作品展示效果明显,并有很好的实用效果。<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具体制作流程:1.了解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2.把彩灯电路板与LED(发光二极管)、电池盒、电源开关、彩灯模式转换开关用不同颜色的导线焊接起来;3.设计光电,根据准备的图片,在准备好的19厘米×26厘米的图片上设计发光光电并扎孔;4.在小孔上穿光纤,画面一侧留1厘米并用胶粘结,胶干后修剪整齐,光纤另一头扎齐剪平、套管;5.把每组光纤与相对应的LED对接、固定;6.用透明塑料片和边框装饰、保护图片,后面电路部分装在纸盒中固定,最后整理线路,固定电池盒、开关,制作完成。</span></h3> <h3> 电子DIY课程,在完成直流供电立体声便携音箱的制作组装过程中,贯穿简单电路原理和常见电子元件辨认识别、电子制作工具安全使用、元件焊接技巧等。这套组件以被誉为“万用放大器”的集成立体声音频放大块TDA2822为核心,外围阻容元件较少,制作成功率很高。期间,学生不但掌握了电烙铁的使用方法,还学会了集成电路管脚序号的辨别、色环电阻阻值和误差系数的识别。同学们手法虽然笨拙,但还是成功地将每个元件准确无误地焊接到相应的位置,电阻立式、卧式分明,电解电容极性无误,密集的焊点并无粘连、虚焊,这和老师步步为营、反复强调密不可分,老师的语言精炼、详略得当,被他全面娴熟的专业知识技能、课堂组织能力和经验所折服。可以想象,学生们把自己组装好的音箱拿回家,插上手机,传来曼妙的音乐,那是何等的享受!</h3> <h3> 软陶主要从走近软陶,巧手捏塑,基本花条的制作方法和走马观花说软陶。</h3> <h3> 软陶的性质类似于橡皮泥,可以捏出很精致的东西。按照自己想要的东西捏出作品,对于我们的孩子不是太难的事,因为我们是玩泥巴长大的。</h3> <span style="font-size: 17px;">书法与篆刻入门教程书法篇主要从书法艺术、文房四宝、书法基本技法、楷书技法要点、临摹与创作、历代碑帖选摘欣赏等方面讲述。</span><div><h3><h3> 篆刻篇则从印章概述、印章发展、篆刻技法和篆刻实践等方面讲述。</h3></h3></div> <h3> 篆刻,篆刻,七分篆写三分刻。通过学习,初次了解到篆刻艺术是以篆书作为载体进行的一种表现形式。篆刻讲求“刀法”“石材”“刻法”“修改”。通过初步的学习使我领略到篆刻文化艺术的广深,篆刻技艺的精细,体会到“七分篆,三分刻”的内涵!科学与艺术,动手与动脑的结合!<br></h3> 在为期一周的学习中,我们培训老师每天都是早早进教室,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体会当中的乐趣。下课后积极和老师交流、咨询。我们自己动手做了,作品出来都很兴奋,何况我们的学生。回去以后,我们要让学生“动”起来,“乐”起来。<div><h3><br></h3><h3><br></h3></div> <h3> 座谈会上综合实践中心聂校长讲到,我们是第一批来自陇南宕昌县培训学习的老师。综合实践中心的老师们都是自学成才,必须要做到一精、二通、三会,老师们都能做到一专多能的培训。</h3><h3> 座谈会结束时,聂校长为我们赠送了她们自己编写出版的综合实践校本课程书5套。为我们开设综合实践课程提供了坚实的后盾。</h3> <h3> 2018年12月22日-12月28日,为期一周的培训、交流、研讨、座谈告一段落,在这次培训中感悟最深的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h3><h3> 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抛开杂念,把科学艺术教育的本土化作为自己的长远目标,并感召其他同行一起打破桎梏,勇敢追寻自己的教育理想,以大教育、大学科的大眼界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转变思路,集中精力,紧跟时代潮流,攻克自己当前的教学难题,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h3><h3> <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青岛模式不是用来羡慕的,如果我们能够规划好自己,完全能够开拓出属于自己的科学教育特色发展之路,就像青岛有海,但我们有山!</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