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手相牵 同心教研

言之有味

南丰附小送教下乡  活动简报 <h3>  为搭建城乡教育联系的桥梁,加强城乡教师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城乡均衡教育优质化发展。经南丰县教研室组织,南丰附小部分党员和骨干教师在黄才煌校长的率领下,分别赴洽湾小学、瑶浦小学、莱溪小学开展“送课下乡”活动,活动以示范课为主线。南丰附小高度重视此次活动,精心安排部署,要求参与活动的所有同志认真对待,精心准备,要求党员敢于担当,带头示范。</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u>11月30日,周岚、江奇景洽湾小学送课</u></b></font></h3> <h3>  周岚老师执教《天净沙·秋思》,根据课程标准对小学高段古诗词教学的明确的要求——读通顺、读流利、读明白,设定教学目标。以为什么这首元曲被称为“秋思之祖”作为本课的探寻主问题,以这个主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孩子思考秋在何处,思在何处?首先对比唐诗宋词感悟元曲特点,寻找秋景,想像秋图,揣摩萧瑟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秋思,联系背景,更加深层地了解思在何处。从中感悟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这样一步一步地循序渐进引领孩子发现诗文中蕴含的情感因素,贴近诗人的情感。给孩子提供一个他们在以后诗词学习中可以借鉴的、通用的学习方法。让孩子在语文学习中找到方向感和幸福感。<br></h3> <h3>  数学家华罗庚的退步解题法告诉我们:我们要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原始而不失重要性的地方,“退”到我们容易看清问题的地方……江奇景老师执教的《握手问题》一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她引导学生从简单情形出发,通过合作探究,发现规律,从而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感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在这节课上,江老师也向学生渗透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她引导学生通过连线、画图、列表、实践演示等方式,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充分理解规律的内涵,使学生体会到数形结合的简洁性、有效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u>12月6日,鄢长花、钱永美瑶浦小学送课</u></b></font></h3><h3></h3> <h3>  鄢长花老师执教的《用多大的声音》,是一节一年级的口语交际课。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说话要分场合,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本课共有四个环节:1.故事引导,2、创设情境,3、联系生活,4、总结收获。</h3> <h3>  鄢老师不仅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还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巧妙地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饶有兴致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课堂上,她采用了“讲故事”“演一演” “做游戏”等形式,把单纯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行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中不断地掌握、完善交际要点,在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过程中喜欢上表达,喜欢上交流。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明白“说话要分场合,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的道理。</h3> <h3>  钱永美老师执教的《鸡兔同笼》对教材的分析全面到位,对教学目标的定位准确。教材选“鸡兔同笼”这个题材,主要不是为了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本身,而是借助“鸡兔同笼”这个载体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这部分内容列入实践活动,题目为“尝试与猜测”,可见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调整的过程,注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渗透数学思想的培养。</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u><font color="#ed2308"><b>12月19日,黄淑琴、刘文霞莱溪小学送课</b></font></u></h3> <h3></h3><h3> 刘文霞老师执教的《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以情境导入新课,在探究新知时,利用坐标中的一个点(故障船只),引领学生明确确定位置需要方向和距离;利用坐标中的另两个点(船1和船2),巩固确定位置;在引领学生发现船3的过程中,渗透数学学习讲究“瞻前顾后”;同样利用这一坐标,再加一个数对确定位置的图例;在比较中发现确定位置就是由面到线到点的这样的过程,通过学生交流,到引领学生一步步明确确定位置的另一种方法;每个环节与问题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没有刻意去传授灌输知识,而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我认为这是做的比较好的方面。</h3> <h3></h3><h3> 黄淑琴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习作课《写好提示语》。先让学生对比两组句子,感受精彩的提示语在文章表达中的妙用,然后通过课文中的例句了解提示的位置和写法,最后练习写提示语。练习共分三个层次,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教学中,黄老师借助课文中的例句引导学生由仿到创,充分发挥课文的例子作用,由语文课上“教课文”转变为“用课文教”,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运用语文的能力。整堂紧课紧围绕一个目标——教会学生写好提示语,贯彻了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为构建高效课堂、品质课堂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br></h3> <h3></h3><h3> 一次交流,一次提升。本次送教下乡活动得到南丰县教研室的悉心指导,如教研室专家所言:本次活动有力地加强了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了我县均衡教育的发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