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p></h3> <h3></h3><h3> 在通红的“纪念淮海战役胜利七十周年”横幅下,一群从未谋面但却曾战斗在同一战场的老战士,回忆起当年的战斗场面还是激动不已,曾是两广纵队(以下简称“广纵”)通讯连骑兵排战士的谭尧讲道:“当时打得后边都没有兵了,连文工团、警卫连、伤员、炊事员都上去了,在这个时候,你们就上来了。”</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左为周培杰,右为谭尧</h3> <h3> 而这个“你们”就是今天会议的主角,来自杭州的原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以下简称“九纵”)81团3营通讯员周培杰,他接过话头马上就链接起当年的战况:“我们是8点钟上来的,是在右侧上来的!”</h3><h3> “是啊,我们喊着:来了来了!看见人了!听到‘增援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阵地上啦’,我们曾司令员才喝起水来,他一天都没喝水吃饭了。”</h3><h3> ——这是2018年12月12日由广州市东江纵队研究会举办的卢村寨战场接防战友见面会上的场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正在讲述芦村寨接防经过的周培杰</h3> <h3> 这是怎样的一场战斗,会让当年两个纵队的老战士70年后还如此激动?这要从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讲起:</h3><h3> 1948年11月24日,此时我中原野战军正在宿县(今宿州市)南面的双堆集合围黄维兵团,广纵所在的华东野战军则在徐州至宿州间组织徐南阻击战,以阻止从徐州出发的杜聿明集团南进,保障南线我军合围黄维兵团的作战。广纵受命在在津浦路西侧两瓣山至吴集一线正面宽11公里、纵深10公里的地区组织防御。</h3><h3><br></h3> <h3> 广纵是东江纵队北撤山东后,以北撤指战员为骨干,于1947年8月1日组建的。虽是军的编制,而实际上只有3个团的兵力,约4800人。而其中三团又是以1948年9月在济南战役后补充的解放战士和翻身农民为主组建而成的。整个纵队的武器装备陈旧,只有一个仅拥有3门山炮的炮队。反观广纵迎敌的是杜聿明集团麾下孙元良兵团的122师和124师约3万多人,光是炮兵就有5个营。</h3><h3> 11月26日,广纵与孙元良兵团的战斗打响;27日,两广纵队的第一道防线被突破。此时,广纵必须守住以卢村寨、大方山为防御重点的第二道防线,才能胜利完成阻敌南援的任务。</h3> <h3>▼参加会议的有关人员:(左起)李文高、叶森、广州市东江纵队研究会会长黄彦辉、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东江纵队分会会长陈华、周培杰、魏天梅、谭尧、陈作明、丘忠</h3> <h3> 参加见面会的是来自广纵司、政、后的老战士:</h3><h3> 原司令部作战参谋李文高,</h3><h3> 原二团机炮连一排长叶森,</h3><h3> 原政治部油印室负责人陈华,</h3><h3> 原一团一营三连排长陈作明,</h3><h3> 原通讯连骑兵排战士的谭尧,</h3><h3> 原后勤部供给部审计丘忠。</h3><h3> 他们以亲身的经历给我们重现了当年的激烈战况——</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李文高(左)与叶森</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陈作明(左)与丘忠</h3> <h3> 孙元良兵团凭借着绝对优势的兵力,在火炮和飞机的支援下,不断向我军阵地发动疯狂的进攻。一团所防守的卢村寨附近的村庄被夷为平地,阵地上的工事大部被摧毁,人员也遭受到严重的伤亡,仅营连干部就伤亡了13人,全团只有一个连还拥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排,其他各连只剩一至两个班,而且还是临时合编的。</h3><h3> 纵队司令部就在卢村寨的后面,担任司令部警卫任务的谭尧,清楚记得司令员曾生给一团团长彭沃打的电话:“老彭啊,我后面什么人都没有了,咱们要与阵地共存亡了哟!”</h3><h3> 接着司令部下达了命令:纵队直属警卫连、侦察连、文工团及所有剩下的机关人员通通拨归一团指挥,加强卢村寨阵地。警卫连和侦察连到达卢村寨前沿时,正值敌人又一轮的冲锋开始,他们立即协同第一团把敌人打了下去,并实施了反击,使敌人遗尸数十具退了下去。但这场战斗下来,警卫连和侦察连也伤亡了28人。双方暂时处于僵持状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正在讲述芦村寨战斗经过的谭尧(中)</h3> <h3> 华东野战军首长鉴于徐南阻击战的战况激烈,为了确保防线,命令担任第二梯队的第四、第八、第九共3个纵队,迅速从参加歼灭黄百韬兵团后进行的休整地区调过来,以增强阻击力量。</h3><h3> 29日清晨,孙兵团在正面进攻的同时,又以其兵团预备队第47军127师,从卢村寨西侧夏庄方向实施迂回。当时从卢村寨往西约2000米地带无兵防守,而两广纵队首长手上已无机动兵力可以调动,情况十分危急。就在这关键时刻,周老所在的九纵先头营及时赶到,他们如猛虎下山,端起武器杀入敌阵,与两广纵队协同作战,以猛烈的火力打退了正面进攻的敌人,并以纵队直属侦察连为主实施阵前出击,敌人顶不住了,我军两股兵力猛力发起一番追击,终将敌人这一轮进攻击溃。在这场战斗中,周老也负伤了。</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陈华与九纵战友周培杰</h3> <h3> 阵地保住了,两广纵队的指战员无比感激前来增援的战友。他们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地倒下时没有流泪,而面对九纵的战友们却不禁热泪盈眶。“九纵老大哥啊”,这是当时一团一营三连排长陈作明对他们的尊称。在解放战争中,华野九纵是素以打硬仗著称的英雄部队。在济南战役中,他们首先从城东南突破十几万之军固守的坚固城防,攻入济南城,活捉国民党军上将王耀武,九纵73团被授于“济南第一团”的光荣称号。</h3><h3></h3><h3><br></h3> <h3>▼9纵25师73团被军委授予“济南第一团”的称号</h3> <h3> 参加增援卢村寨阻击战之前,九纵刚结束在碾庄的围歼黄伯韬兵团作战不久,虽然伤亡达7010人之多,但还是马不停蹄地急速行军80多公里赶来增援,救了广纵的燃眉之急。</h3><h3> 30日5时,陆续赶到的九纵部队进入了广纵的所有阵地。孙元良兵团见突围无望,便向西溃逃,我军立即展开追击。广纵尽管伤亡惨重,平均每营只剩下百余人,但也立即全部投入了追击战斗。周老非常感叹地说:“看见你们的部队衣衫不整,身上还缠着绷带还参加追击,两广纵队这种顽强的战斗作风,让我们十分敬佩。”</h3><h3> 此后,两广纵队由于伤亡过大,奉命集中兵力防守秤砣山、大方山、黄山,卢村寨阵地则全部由九纵接防。此时,徐南阻击战已近尾声,两广纵队的阻击任务也宣告胜利完成。</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后代们认真聆听前辈的回忆</h3> <h3> 我们在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史料选编《淮海战役》第二册里看到,《淮海战役实施经过》(深圳市史志办:《两广纵队史》第200页,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是这样写的——</h3> <h3> 寥寥几十个字,传递着的是一份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沉重与辉煌。</h3><h3> 这样一场战斗在淮海战役中有何历史意义?陪同周老来穗的淮海战役纪念馆工作人员魏天梅告诉我们:如果不是你们的父辈死守着这块阵地,那么淮海战役的战局就有可能改写。因为如果阻止不住徐州之敌的南进,敌人的南北对攻、三路会师的计划就可能得逞,这样我们不仅不能把黄维兵团包饺子,反倒是我们被敌人包了饺子。</h3> <h3>▼讲话者为淮海战役纪念馆口述历史采访组工作人员魏天梅</h3> <h3> 当年防守大方山的老战士叶森也凝重地说:广纵的这条防线我们必须保住,而国民党军又必须要攻破。如果攻破了,那么他的50万大军就要到长江以南了。在北方的大平原消灭国民党的部队,我们可以用大兵团作战,但到了南方水网地带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假如这样,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表就要改写了。</h3><h3> 一番话听得我们热血贲张:这真是一场历史性的两军对决啊!</h3> <h3>▼今天的芦村寨(照片由深圳东边纵研究会提供)</h3> <h3> 在见面会上,魏天梅用充满着感情的话语表达了对广纵老战士们的敬佩:“他们用血汗筑起了一座丰碑,通过他们的讲述,我知道了卢村寨、大方山这一个个地名在他们心目中的分量。后来到学校、机关开讲座的时候,当讲到‘担当’这个主题词的时候,我都会举两广纵队卢村寨阻击战的这个例子。因为它体现了我们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身上的担当精神:就是宁可牺牲我的性命,我也要把这个阵地守好,誓与阵地共存亡!”</h3><h3> 魏天梅的话激起了在场的广纵老战士及其后代们的热烈的掌声。</h3><h3> </h3> <h3><br></h3>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周老的话更是让后代们为自己的父辈而骄傲:“我从魏天梅老师那里了解到了一起打淮海战役的这些两广纵队老同志。我看过何小林的爱人邓英的事迹,让我很感动。当营里所有通讯员都牺牲或负伤了,没有办法与团部联系联系的时候,是她主动出来当通讯员。在我们整个战史中没有出过这样一个女同志,在激烈的战场上担任通讯员,只有两广纵队有这样一个奇迹。” 周老谈到他负伤后被抬下去后,看到两广纵队抬下一个负伤的女同志,他说:“我们九纵抬下去的伤员都很惊讶,这个战场都有女同志负伤的?只有你们两广纵队才有啊。”</p></h3> <h3> 老战士对卢村寨战斗的回忆,使参加座谈会的广纵的后代们深受教育;零距离地听到卢村寨战斗亲历者对战斗惨烈的叙述,真切地感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父辈们拼死坚守阵地的顽强,不仅让后人敬仰自豪,更让人看到共产党人为人民解放事业的担当。与会的后代们表示:信仰的力量须在我们身上延续,我们要把前辈的故事告诉我们的后代,让年轻的一代成为对家国社稷有责任有担当的人。</h3><h3> 如此,才能无愧于前辈和后人!</h3><h3><br></h3> <h3>▼参加见面会的两广纵队老战士与东江纵队后代</h3> <h3> 参考文献:</h3><h3> 1.彭沃、郑少康:《芦村寨阻击战——两广纵队在淮海战役中实录之一》,原载《南北征战录》,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h3><h3> 2.邬强:《烽火岁月》,广州出版社,2015年</h3><h3> 3.史野:《史野回忆两广纵队文工团在淮海战役》,http://www.wphoto.net/qianbei/article/ts/show/articleid/976 </h3><h3> 4.王吉伦:《两广纵队情满珠江》,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年</h3><h3> 5.深圳市史志办公室:《两广纵队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