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12月28日下午,黄夹中学的录播室里处处洋溢着温暖。在这里,我们将要送别来我校支教4个月的两位优秀大学生——张瑞娜,董晓桦。在4个月的时间里。她们服从学校安排,认真履行职责,真正地关爱学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温暖感人的校园剪影。</h3> <h3>场景一:合格的答卷</h3> <h3> 两位老师在校期间,可谓给自己的实习生涯交上了满意的答卷,将老师的职责尽到了极致,在校期间,认真备课,积极参加教研,作业更是每一份都全批全改,关注学困生,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甚至自己买来小奖品鼓励学生,课下牺牲休息时间义务为学生无偿辅导,对于性格孤僻的学生,自行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学生的一点一滴。每次上课更是提前来到教室备课,生怕浪费学生的一点时间。</h3> <h3>场景二:眼泪成了主旋律</h3> <h3> 董晓桦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学生更是关心关爱。在说到同事们给予的帮助,学生给予的温暖时,董老师已经泣不成声,这里面的赤子之心让人温暖和感动。</h3> <h3> 爱,是一种无声的诺言,只要轻轻一点火花,就能让世界充满温暖。爱,是一种无偿的交换,只要小小一缕奉献,就能让彼此真诚相待。</h3> <h3> “小身体,大能量”在张瑞娜老师身上是最大的体现,两个班100来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性格她都了然于心,备课,上课,批作业,甚至牺牲周末休息的时间给学生补课,她用真心,爱心浇灌出教育之花。当然,换来的也是学生们温暖的回馈,在说到学生们为她做的一件又一件温暖的小事的时候,泪水蔓延了整个会议室。老师们都深深为之感动。</h3> <h3>场景三:质朴又中肯的建议</h3> <h3> 两位老师不仅在校期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最后,还给我校提出了一系列宝贵又中肯的建议,针对我校学生会,提出了完善意见,提出我们面临的留守儿童的大问题,建议我们多多关注这些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两方面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最后还提出了很多关于提高课堂效率的宝贵意见。</h3> <h3>场景四:千万无语送祝福</h3> <h3> 在听过两位支教老师的总结发言之后,带给了大家满满的正能量,老师们都颇有感触,争相发言,表达自己对两位老师的祝福,也感谢两位老师把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留在了黄夹中学。同时,各位青年教师也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随着时间的流逝,工作态度有时会有所懈怠,工作激情或许正在消退,幸运的是,我们从两位支教老师身上又看到了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又一次点燃了我们的工作热情,我们将保持这种朝气与活力,去感染我们的学生,去奉献给工作。</h3> <h3> 为他人开一朵花。如果有了花,清寒的春风将变得温柔,如果有了花,寂静的夜将变得绚烂,如果有了花,孤单的大地将变得缠绵。</h3><h3>今天,与我们而言,这朵花是教育之花,爱心之花。</h3> <h3> 最后,王校长做总结性发言,首先表达了对两位支教大学生的祝福和感谢,提出本次座谈会要在欢送支教老师的基础上助推年轻教师的前进,榜样就在我们身边,学习年轻人身上朝气蓬勃的活力,在教育的路上,或许会有枯燥和乏味,但要耐得住寂寞。才能得到成长与发展。</h3> <h3> 老师的名字,多么亲切而又响亮,老师的胸怀,多么火热而宽广。</h3><h3> 春蚕无悔吐新丝,蜡烛有爱亮如斯,君去山野勤珍重,他日劳您改诗词。</h3><h3> 最后,让我们把最热烈的祝福送给两位老师,祝你们一路顺风,前程似锦!也感谢两位老师把这正能量和工作的热情留给了我们,我们带着这些热情与正能量将大步向前,黄夹中学也必将越来越辉煌。</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