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往事 <h3>《情 梦 今 生》之-</h3><h3>忆童年往事(09)</h3><h3>2014-11-8 8:58</h3><h3><br></h3><h3>作者:萬銀!</h3><h3><br></h3><h3>第七章:</h3><h1>忆童年往事!</h1><h3><br></h3><h3></h3><h3>建国伊始,祖国百废待兴。</h3><h3>五十年代刚刚成立不久的共和国,还处在贫穷衰落的阶段,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饱受战乱摧残的噩梦中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生活显得异常的艰难,连最起码的食物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不要说有粮食吃,就是树皮也被饥饿的人们剥光了,可就在这样的年代里迎来了我脆弱的生命,一九五六年3月27日(农历二月十六日),我在亲人的带有苦涩的欢笑声中诞生在一个柴姓大家庭里……</h3><h3><br></h3><h3>当时的家庭成员有:</h3><h3>爷爷奶奶、二爷、爸爸妈妈、两个叔叔、三个姑姑、哥哥和我一个十二口之家,尽管家庭人口多,食物匮乏,人人都在忍饥挨饿,可我却是在亲人们精心的呵护下慢慢长大的……</h3><h3><br></h3><h3>在我的记忆里,妈妈曾和我讲述过在生我的那个夜晚,尽管已是春天的季节,可还是下起了漫天的飞雪,晚上妈妈在阵痛中叫醒了爸爸,叫他赶紧去找接生婆,不知过了多久,等他们顶着风雪回来时我已经被奶奶托在手里洗澡呢,一个脆弱的小生命不合时宜的降生在一个极其困难的家庭里,无疑是给这个家庭带来几分羞涩的欢喜,但更多的是在欢喜之后太多的忧愁,多了一张嘴就等于是在分食别人口中的食物,况且大家也是在食不饱腹的情况下呢……</h3><h3><br></h3><h3>我出生的第二天,妈妈的朋友(闺蜜)们便来贺喜,大家七嘴八舌的为我叫什么乳名而争论不休,最后一个姨妈说,我说就叫,“黑丫”吧,原因有三,一是这孩子是在黑天生的,二是他是第三个出生的都是“小蛋子”,叫“丫”好养活,三是你们看看这孩子长满一头黑发,又精神、又漂亮多像个小姑娘,我做主了,就叫“黑丫”了,从此这就是我的第一个乳名。</h3><h3><br></h3><h3>我还有第二个乳名叫“关锁”,这也是有原因的,我上面有两个哥哥,大哥柴春堂,二哥柴春生,据说二哥长的非常漂亮,在二哥三岁时得了一场感冒,在过去的那个年代里缺医少药,生活困难,营养不良,身体自然抵抗力就差,高烧咳嗽了几天大人也没在意,在那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妈妈做完早饭,准备叫孩子起床的时候发现孩子已经没有了呼吸,一个仅仅三岁的孩子,如同一朵含苞未放的花悄然折落了……</h3><h3>我的出生也许冲淡了亲人们心中的几分悲伤,也许很在乎我来到这个世上吧,爷爷找人掐算了我的前生今世的脉象,说是什么什么下凡,是来阳间执行公务的,不久便会回归天庭,需要截关设卡,上香祷告,焚烧纸钱,方保平安,为此留下一个“关锁”的乳名,意欲上天之路的各个关口已经上锁,神仙也无法通过,关锁、关锁,各个关口都已经关门上锁,(我想这两个乳名都与二哥的病逝有关系)这也许就是亲人们对孩子平平安安的最好的祈愿吧……</h3><h3><br></h3><h3>爷爷(二爷)很是疼爱我,老人家一生未娶,爸爸是爷爷过继的儿子,在我的印象中,爷爷最多的时候是在干活,不善于表达,只是默默的做各种事情,北方冬天雪大,爷爷总是会头天晚上把柴禾抱进厨房,早晨会早早起来把灶膛里的灰土扒走,待妈妈做饭又会把火点燃,把锅烧开。我记得最真切的是爷爷常年穿着一条粗布(手工织的)黑裤子,冬天套上棉套御寒,夏天再拿下来遮风挡雨,穿了很多年,后来破了妈妈选择好的地方还为我做了一个书包,我就是用这个书包读完了我的小学……</h3><h3><br></h3><h3>闲暇的时候爷爷经常领着我去姥姥家,我经常缠着爷爷抱着或骑在脖梗上。不管什么要求爷爷总是满足我,有什么好吃的东西自己舍不得吃,偷偷的留给我,所以尽管家里人口多,还是愿意和爷爷在一起玩。</h3><h3>姥姥、姥爷也都非常喜欢我,只要我来了总是变着法的给我弄些好吃的,他们还为我抓麻雀烧着吃,一年冬天,爷爷和姥爷把院子中间的雪打扫干净,撒上谷秕子,然后在上面支起一个萝筐,把箩筐用棍子支起,然后用绳子连接在支棍上,人在屋里等待鸟儿入瓮,需要的是耐心等待,鸟儿一旦为吃食入内,拉动绳子将其扣在里面,有一次竟然抓到了十几只,放在火盆里面烧,吃起来那个香啊,满嘴流油,现在想想都叭叽嘴呢……</h3><h3><br></h3><h3>在我幼小心灵里留下最深的阴影是奶奶吃了发了霉的土豆秧子中毒的那件事,记得是一年的春天,由于家庭人口多,干活的少,不去生产队劳动就分不到粮食,当时爸爸已去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上班,叔叔参了军,剩下的都是老的老、小的小,不管怎么说,人活着就要吃东西啊,这一天奶奶实在饿的没辙了,就去捡回来上年秋天落在地里的土豆秧子,放在锅里煮,黑乎乎的一锅发出难闻的气味,这东西那是人吃的啊,可奶奶也许是饿急了,还是吃了,结果是中毒呕吐、手脚抽搐,昏迷不醒,当时家人都以为没有生还的希望了,在炕上躺了三天后老人家竟奇迹般的苏醒过来,拣回了一条不该逝去的苦难的性命……</h3><h3><br></h3><h3>自此以后,爷爷、妈妈、姑姑去队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计,以缓解家里的饥饿状况,那个时候去队里干活每人也只能领到一份的口粮,回到家里只好每顿熬稀粥喝,后来在春暖花开时就去野外采摘榆树钱或叶子,勉强渡过了那个艰难的岁月,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现状,爸爸最后选择了放弃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工作,现在想起来觉得实在可惜,爸爸当时已经是汽车厂铸造车间工长,属于脱产干部,回来假期满后爸爸没有复岗(当时交通信息闭塞),厂里派专人来找,爸爸向来人说明了情况,看到如此的状况,来人也很为难,因为当时全国都是一样的,厂里也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并许诺保留厂籍,保存档案,待以后情况好转可以回厂工作。</h3><h3><br></h3><h3>几个月后一辆解放牌大卡车突然来到家里,是爸爸在厂里最好的朋友纪叔叔,苦口劝说爸爸要放弃眼前的暂时困难,要向前看,一汽是国有企业,能在这里工作已经来之不易,不要轻易的丢掉,况且你已经是脱产干部,领导很器重你并嘱托我,要我这次来一定要把你接回去……</h3><h3><br></h3><h3>爸爸陷入了两难境地,一面是处于饥荒中的家人,另一面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工作,思来想去爸爸还是选择了前者,决定和家人同甘共苦,为此爸爸不仅丢掉了工作,就连党籍也遗弃在了一汽,弄得现在连份生活保障都没有,但这正说明了做为一个男人敢于对生活担当,敢于对亲人负责,在最困难时期和亲人在一起,挑起生活重担面对苦难,而不是逃避,这充分说明了爸爸的高尚情操和宝贵人格……</h3><h3><br></h3><h3>儿时记忆犹新的是村外的草地(地格子)上经常看到的一块块坯头和一簇簇的谷草捆绑的婴幼儿的尸体,随处可见,时间久了会被野狼野狗或食肉禽类吃掉,剩下一堆堆明显营养不良的细小尸骨,这些记忆都是那个饥饿的特殊年代所留下的,而我也许就是从那些尸骸堆上逃生过来的,侥幸的躲过了三年自然灾害的劫难,熬过来了就是一条生命,熬不过来也许就是被野兽吃光所剩下的一堆白骨,哎、真是不堪回首啊……</h3><h3><br></h3><h3>玩 ,是儿童的天性,儿时有儿时的玩法,那时没钱买玩具,多半的玩具都是自制的,弹流琉,是用黄土泥揉搓后晒干的,爿叽,是用废旧报纸折叠成才来玩的,打瓦,没有铁的,就捡来人家打破的缸喳子,然后打磨成样,比赛一样嬴,玩冰猴,弄块木头自己俏,踢键子,找来铜大钱,要点马鬃,一会功夫就做成,来到冬天看到人家在雪地上玩冰爬犁很是眼馋,急眼了,找来木头、钉子乒乒乓乓的钉起来,然后浇水冻上冰,照样开心快乐的玩,如此的玩法还有很多很多,待以后慢慢累述,供您欣赏……</h3><h3><br></h3><h3>下篇</h3><h3>第八章:忆童年往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