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博苑幼儿园蒙一班十二月份观察记录

初识

<h3>观察时间:2018.12</h3><h3>观察人物:蒙一班 郭奕泽(淘淘)</h3><h3>观察教师:秀秀老师</h3><h3>观察地点:教室</h3><h3>观察事件:日常生活</h3><h3>观察内容:淘淘小朋友学习非常的棒,学东西特别快。上课的时候回答问题也很积极配合,但就是注意力不集中,需要老师再三提醒才能回过神来。</h3><h3>观察分析:现在幼儿时期比较敏感,淘淘很聪明,就是注意力不怎么集中。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及时的提醒与肯定,让孩子克服敏感期</h3><h3>措施</h3><h3>1:注意力不集中是幼儿不良的习惯,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h3><h3>2:积极与幼儿交流沟通,让幼儿慢慢养成集中精力的好习惯</h3> <h3>观察时间:2018.12</h3><h3>观察人物:蒙一班 于昕玉(小满)</h3><h3>观察教师:秀秀老师</h3><h3>观察地点:教室</h3><h3>观察事件:追求完美的敏感期</h3><h3>观察内容:小满是一个动如脱兔,静如处子的小女孩,所以她有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我始终觉得,一个喜欢安静独处的人,观察力一定是很敏锐的。果不其然,她特别容易发现一些细小的事物,一些常常被我们大人忽略的事物。比如:地上残留的超轻粘土,一根细小的小线头,一片很不起眼的小纸屑,丝毫不会引起我们成人的注意,可是小满小朋友每次都能注意到这些细小的事物。</h3><h3>观察分析:</h3><h3>对儿童来讲,观察和抓、捏细小东西本身,就是在发展他们小手的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而这就给以后发展他们的精细动作打下了基础。孩子就是在这些东西上,探索和发展着他们的触觉和视觉能力。</h3> <h3>观察时间:2018.12</h3><h3>观察人物:蒙一班 刘梓然(乔乔)</h3><h3>观察教师:秀秀老师</h3><h3>观察地点:教室</h3><h3>观察事件:自我意识的发展</h3><h3>观察内容:某一天的中午,看到乔乔和班上的一个小朋友在抢一个小椅子,两个人都很不开心,在僵持着,询问以后才知道乔乔说这个小椅子是她搬来的,她要坐,另外一个小朋友说是她先看到的,最后经过我的劝说,他们都各自又去搬了小椅子坐。</h3><h3>观察分析:</h3><h3> 儿童这个时候的这种表现,其实并不是自私的表现,而是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儿童可能会看到什么都振振有词说我的我的,成人不能过多的去矫正,干涉,这是儿童构建自我的开端。</h3> <h3>观察时间:2018.12</h3><h3>观察人物:蒙一班 程奕萌(奕萌)</h3><h3>观察教师:秀秀老师</h3><h3>观察地点:教室</h3><h3>观察事件:老师,你表扬我</h3><h3>观察内容:有一天小朋友们去喝水,有一个小朋友把水杯里的水喝了很多,我表扬了这个小朋友。奕萌本来在旁边边玩边喝,听到我的话以后立刻大口喝起水来,奕萌拿着空杯子走到我面前“秀秀老师我喝完了,你表扬我”我微笑地表扬了她对他说“奕萌真棒,但是下次你喝饱了就可以了,不用全部喝空,不然你会撑到的”,后来喝完水奕萌还一定要跑到我面前给我看,而且一定要等我表扬了她。</h3><h3>观察分析:在生活中,成年人有时候做了一件自己觉得很对的事情会寻求别人的表扬,小朋友也是一样。他们寻求表扬其实是想让我们关注他们,认可他们,并且我们适当的表扬可以激励他们有更好的表现。</h3> <h3>观察时间:2018.12</h3><h3>观察人物:蒙一班 张靖萱(石头)</h3><h3>观察教师:秀秀老师</h3><h3>观察地点:教室</h3><h3>观察事件:帮助</h3><h3>观察内容:石头是一个适应能力比较强的孩子,而且特别爱帮助别人,在交往过程中到处撒下爱的光芒。早上小朋友来上学的这段时间,有的小朋友情绪不是很稳定,石头就展现了大哥哥的形象,坐在小朋友身边安慰她,有事还拍拍她的肩膀,好像再说:没事别害怕我陪着你,像个小大人一样的形象存在着。</h3><h3>观察分析:帮助是孩子进入社交的一个重要环节,儿童的人际关系就是这样一点点的开始建立。帮助和分享是儿童最初建立人际关系的敲门砖。</h3> <h3>观察时间:2018.12</h3><h3>观察人物:蒙一班 刘嘉毅(嘉毅)</h3><h3>观察教师:秀秀老师</h3><h3>观察地点:教室</h3><h3>观察事件:请你慢慢走</h3><h3> 观察内容:嘉毅小朋友的性格比较活泼,也许因为特别爱好户外活动的原因,每次站队洗手或者进入教室的时候都是很快的跑着去跑回来,老师提醒嘉毅请你进入教室慢慢走,如果你跑着容易摔倒很危险的,嘉毅这时开始慢慢停下来 。</h3><h3> 观察分析:有些时候孩子可能处于兴奋状态,又因为年龄特点根本无法预知危险的存在,所以我们应该做到及时的提醒和引导。</h3><h3> 建议:在孩子自由玩耍或者自由操作时我们应该作为旁观者但当孩子要做的事情会对他们的身体或心理产生危害时我们应该做到及时的提醒和帮助。[请你慢慢走进教室</h3> <h3>观察时间:2018.12</h3><h3>观察人物:蒙一班 艾宪德(艾伦)</h3><h3>观察教师:秀秀老师</h3><h3>观察地点:教室</h3><h3>观察事件:让人爱的小艾伦</h3><h3>观察内容:艾伦最近特别爱告状“秀秀老师,他抢我的书”,“秀秀老师,他没有把工作归位”,“秀秀老师,我的小椅子被别人搬走了”……这不,我刚准备上课,艾伦又急忙忙地走过来跟我说:“秀秀老师,他没有双手搬小椅子”。我停下来跟艾伦说:“艾伦,如果你发现其他小朋友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你可以先跟小朋友说,如果他不改正,你再来告诉老师好吗?”“嗯,好吧!”</h3><h3>观察分析:我发现,不止是艾伦,班级还有很多小朋友都很喜欢告状。面对孩子告状的情况,我们老师不必事事都亲力亲为去解决,要视情况而定,如果是一般的小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发现的问题自己去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再请老师帮助,这样可以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h3> <h3>观察时间:2018.12</h3><h3>观察人物:蒙一班 齐依诺(依诺)</h3><h3>观察教师:秀秀老师</h3><h3>观察地点:厕所</h3><h3>观察事件:有礼貌的依诺</h3><h3>观察内容:依诺是个很有礼貌的孩子,老师说的话她都能记住,而且运用的很好,有一次依诺小完便的时候裤子提不好了,她说道:“老师,我裤子提不上了,能帮帮我吗”,哈哈,我说“当然可以”,在平时跟她相处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依诺真的很懂礼貌,懂礼貌的小朋友很招大家喜欢呢,这离不开家长的影响。</h3><h3>分析与措施:好习惯的养成,不是靠说出来的,而必须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形成。在告诉孩子什么是礼貌之后,父母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在多次重复的基础上,自觉地去做,习惯成自然。让孩子明白,你愿意在他对你有礼貌时答应他的要求,而不喜欢听到他命令你。这当中要注意的是,你自己与孩子说话,也不要用命令的语气,因为,孩子的模仿力是极强的,父母就是他人生最重要的第一任老师。你应该经常对你的孩子说“请”、“谢谢”,让他明白礼貌用语是日常交流的一部分。</h3>

观察

小朋友

老师

秀秀

孩子

教室

一班

表扬

艾伦

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