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你的美-金秋徽州行

大苗子

遇见你的美-金秋徽州行-苗纪文 <h3><br></h3><h3>徽州, 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以徽商、徽剧 、徽菜 、徽雕 和新安画派 、徽派建筑 、徽派盆景 等文化艺术形式共同构成的徽学 ,更是博大精深 。 “ 安徽 ”便是取安庆府 之“安”、徽州府 之“徽”作为省名。 徽文化 也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金秋11月在神州数码的组织下!终于成行!来到梦寐以求的皖南赣北!完成徽州之旅!</h3><h3><br></h3><h3>宏村</h3><h3>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绵延至今已有800余年。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经常云蒸霞蔚,有时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真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h3><h3> 月沼夜色 横看手机</h3> <h3>月沼</h3> <h3>南湖画桥</h3> <h3>西递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近960余年历史。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居民300余户,人口1000多。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h3><h3>西递、宏村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西递、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被誉为"画中的村庄"</h3> <h3>  塔川秋色</h3><h3>塔川村又名塔上,隶属于宏村镇,距离宏村仅2公里。塔川村依山而建,飞檐翘角的古民居,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远远望去,就好像一座宝塔矗立在山谷之中。此为“塔”之来历。一条清澈的小溪穿村潺潺流过,给小村带来无穷灵气,此为“川”之来历。合起来,即为“塔川”。</h3><h3>塔川秋色与四川九寨沟、新疆喀那斯和北京香山并列为中国最美的四大秋色,被誉为全国四大秋色之一。村口及周围地带多植乌桕树,且古树参天,每到秋季,满山树叶色彩斑斓,粉墙黛瓦掩映其中,美不胜收。这里已成为众多摄影爱好者的必游之地。</h3><h3>塔川秋色 横看手机</h3> <h3>婺源篁岭晒秋</h3><h3>挂在山崖上的篁岭古村,地无三尺平,数百年来,村民早已习惯用平和的心态与崎岖的地形“交流”。自然条件的局限却激发了先民的想象和创造力,从而在无意间造就了一处中国绝无仅有的“晒秋人家”风情画。篁岭古村数百栋徽派古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错落有序排布,每当日出山头,晨曦映照,整个山间村落饱经沧桑的徽式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圆圆晒匾里五彩缤纷丰收果实组合,绘就出世界独一无二的“晒秋”农俗景观、最美的乡村符号</h3> <h3>  婺源石城</h3><h3>许多深秋时节来过婺源,尤其是来过婺源石城的人都会说:“婺源的美,的确不只在油菜花盛开的春天,秋天的婺源更是充满了美丽与神奇!”</h3><h3>婺源石城,不愧为中国最具人气的赏枫地!每年11-12月,当石城的枫叶开始变红的时候,这里就会集聚无数摄影人在此赏枫拍摄 。</h3> <h3>  菊径</h3><h3>菊径村地处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古坦乡,是个典型的山环水绕型,小河成大半圆型,绕村庄将近一周,四周为高山环绕。上了村庄对面的小山坡在半山腰处就见到整个菊径村,一条小溪圆圆地环绕整个小村,小溪与公路的连接是一座座小木桥,整个村子一面靠山,很符合中国的八卦“后山前水”设计。当地人称“脸盆村”。 菊径村村庄的水口处建有村中的祠堂,种有大樟树;村庄后面的山上是保持得很好的水口林,新修的柏油公路沿着河岸呈现圆弧型绕村而过,一些木板桥与公路相连。密集的村庄,小桥,小河,四周环抱的大山,如果不是公路的进来,打破了村庄的宁静,绝对是一个世外桃源 !</h3> <h3>  长溪村</h3><h3> 长溪村红叶的一直不为人所知,原因就是这里交通不便,极少有游客前来,在婺源旅游火红的今天,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每到深秋,村庄前后有二百多株连片生长几百年的香枫树就会一片火红,高大的红枫与白墙黑瓦马头墙掩映为一体,形成别具特色的红枫林景观。村内还有许多条意境深远的古巷,村里很安静。大块的青石板铺成的路,引着我们穿梭在徽派建筑的文脉里,随处可见的古建筑的雕刻也会令你叹为观止。</h3> <h3><br></h3><h3>呈坎古镇</h3><h3>游呈坎一生无坎</h3><h3><br></h3><h3>呈坎(kǎn)位于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安徽省黄山风景区的南麓(北纬29°55′,东经118°15′;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组成部分,在徽州区通往黄山的公路佛子岭段折向东北五公里处),北距黄山40公里,南距徽州区政府驻地--岩寺镇15公里。呈坎地处青山翠竹之中,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h3><h3>呈坎古名龙溪,原为徽州首府歙县辖地,现属黄山市徽州区(原歙县西乡)管辖。唐末,江西南昌府罗天真、罗天秩堂兄弟俩,举家迁入歙县,“择地得西北四十里,地名龙溪,改名呈坎”,并“筑室而居焉”(元张旭《罗氏族谱序》)</h3><h3>呈坎自宋代以后徽商兴起,文化教育事业兴旺发达,在徽州文化历史发展中独树一帜。呈坎镇人民政府驻地--呈坎村,1996年5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安徽省历史文化保护区”。</h3> <h3>灵山村!</h3><h3>灵山村位于呈坎东南,依山傍水而建,后唐时建村,元代隶属徽州府歙县22都1图,明代隶属徽州府歙县滚秀乡灵山大社仁风里,今属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灵山行政村,辖17个村民组,人口1700余人。灵山,以其灵秀之气和人们眼中的佛祖禅佛圣地而为世人尊崇。村庄居于灵金山、丰山之间的山谷内,一条长长的灵金河从村中缓缓流过,将村庄分为南北两部分,河西边依林靠壁,筑房造屋。灵金河左边房子坐北向南,右边房子坐南向北,遥遥相对。灵山村中有一条长3华里、1米多宽的灵山古水街,街道由青石板铺成。沿水而下,村内水街上有古石桥36座。整个村庄似一条长长的飘带,令人想象无穷。源远流长的小河水,时时发出“叮咚、叮咚”的悦音,兼之鸟鸣、虫吟,奏起了和谐的“田园交响曲”。</h3><h3></h3><h3>灵山四周竹林环绕,竹海茫茫,横无际涯,这即是灵山的竹海。灵山人对竹子有着深厚的情愫,户户皆会竹编,编织出竹篮、斗笠、簸箕、筐子等精美竹器,这便是灵山一绝——竹器。灵山的另称是贡米。因进贡皇宫,皇帝喜食,故称“灵山贡米”。因日照时间短、生长周期长,灵山贡米米质柔软,散发出淡淡清香,令人食欲大增。灵山村中有二口井,一年四季水位不变,清澈见底,喝一口,绵甜爽口。</h3><h3></h3><h3>灵山村的水口十分优美,有水、有桥、还有庙。灵山水口处建有雷租庙,庙两旁各有一个菩萨殿,对面是翰苑牌坊。庙前有一条弯曲的小溪,绕到庙南菩萨殿身底,通过灵阳桥,东流入新安江支流丰乐河。雷租庙及左右菩萨殿旁有一路亭,名“五福亭”,来往路人均从亭中走过,川流不息。</h3> <h3>花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