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2月27日,培训第四天,窗外寒风瑟瑟,室内暖意融融。学员们早早来到教室,兴趣盎然,聆听杨向东和王建军教授的讲座。<br></h3> <h3> 上午,杨向东教授以《学业质量标准与考试评价改革》为题,从核心素养测评的性质、指向核心素养的测评框架、基于核心素养的命题和等级性评分标准的制定四个方面高屋建瓴,从理论上阐释了如何命制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题目。</h3> <h3></h3><h3> 学科核心素养不同于固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具有“综合性”“潜在性”的特点,关注的是学科课程学习的真实性学业成就。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本质上是以建构为核心的评价,需要以学业质量标准为建构理论,构建整合真实情境、课程内容和学科核心素养等多个维度的评价框架。在命制考试题目时,需要深刻理解素养及其表现水平的实质含义,需要基于真实情景创设引发学科核心素养表现的评价任务。最后建立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结合具体评价任务,研制包括评价框架、表现水平和表现样例等成分的等级性评分标准。</h3> <h3> 下午,王建军教授从“这个世界在残酷惩罚不改变的人,每个时代都悄悄犒赏会学习的人”说起,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作了题为《课程改革的趋势及学校本位的课程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讲座。</h3> <h3> 王教授以探究“水”为例,阐述了课程发展的一般流程:价值追求及成长的基本假设――课程目标、内容范围及学习水平――资源、材料及其组织――课程材料的呈现――教学条件、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学习过程结果确认与评价反馈。从“社会的目的、意义和价值”“成长中的未来一代(学生)”两个方面介绍了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明白课程改革的原因,教师的教学为何成为了“晃”的事业。并指出要用张无忌向张三丰学习太极的方法重“意”不在“招”,以学生为中心,关注预设与生成,关注学生生活,把握课程改革的“轴”。教学设计要在“教”上用一根扁担,挑起“编”(编者的意图)和“考”(出题者的意图),把所学内容分类分层,巧妙设计活动,实现“编、教、考”的统一。</h3> <h3> 关于教学反思,王教授建议把反思过程变成“研、教、述”打通的过程,指出对象一定要具体、细致,最好能具体到一堂课的板书、师生问答、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方面;结构完整,围绕目标、问题、原因和改进办法四要素,连续反思;善于积累,实现重建。</h3> <h3> 枫叶经霜艳,梅花透雪香。学员们坚信,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用理论引领方向,用技术指导变革,不做世界的被惩罚者,要做时代的被犒赏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