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问诊”,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开展四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

陈进

<h3>为了全面了解我乡四年级前一阶段的教学状况,同时为各班提供横向比较的依据,中心校于12月13日组织开展了语文阶段性检测。<br><br>本次测试由中心校独立命题,测试内容为前五单元知识,考试时间定在晚自习17:30—18:40,教师推磨监考,两校教导主任段延玉和刘亚平负责考场布置、试卷装订和考纪巡查等工作。<br><br>12月24日中午1:00,五位语文老师(一人孩子太小需照顾未参流水阅卷,认真细致,圆满完成阅卷任务。<br><br>12月27日中午1:30,六位老师又齐聚中心校办公室,深入反思本次测试的得与失。大家纷纷表示,本次试题难易程度适中,既考查了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题型设计上,出现了选择题和古诗默写这两个新题型,让人耳目一新,但学生明显有些不适应。选择题分值重,每题2分,考查的知识点多,学生读题一知半解,答题仓促,失分较多;平时注重古诗背诵过关,但此次考查默写,学生答题时暴露出错别字多,标点不清楚等问题。另外,不少学生的作文审题不细,选材不准,得分不高。这次测试很及时,让自己感觉到教学还有很多不扎实的地方,不能只盯着少数优等生,要逐人过关,全面提高。<br><br>在听了大家的发言后,陈静作了总结。他首先对测试中成绩较好的本部四三班、马河四一班和四二班提出了表扬。接着指出,细看成绩是不容过于乐观的,整体成绩偏低,只有3个班人均分在70分以上,无一个班达80分,优秀率仅有马河四一班超过50%,班级内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严重。最后他提出希望,不能让每一孩子掉队,要强化信心,要想办法,出点子,全面提高教学成绩。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立学习互助小组,共同提高。二要开展新题型的针对性训练,教给方法,提高应变能力。三要进一步提高习作能力,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收集素材,写出真情实感。下学期,县教研室将继续开展抽考,大家要早做准备,发扬成绩,查缺补漏,再出一把劲,让自己的教学再上一个台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