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刻瓷艺术是一种传统手工艺术,秦汉时便有剥凿瓷釉的方法,称为“剥玉”。从魏晋开始,随着陶瓷业的发展,大量精美瓷器出现,帝王、官宦和一些文人墨客在玩赏瓷器之余,很想把咏诗题文的墨迹留存于其上,以便永久保存,于是当时的艺人们便在施釉前的瓷坯上,用直刀单线刻出诗文书画的轮廓,这便形成了最初的瓷刻。宋代定窑瓷器的装饰,就是在瓷坯上刻出花纹后施釉烧制的典型代表,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卓越才能。</h3> <p>此件作品在省文化馆展示。</p> <p>此件已被日本和歌山南山城村横田君子家收藏。</p> <p>此件已被日本高野山无量光院收藏。</p> <p>据记载,清初,在民间开始有了专门从事刻瓷的行当,但大多以平刻为主,点线构图等艺术表现力显得单调、平实,并没太多引起世人的注意。一直到了乾隆后期,由于经济的昌盛和统治者文化生活的需要,朝廷特意在皇宫中设置了“造办处”,专门制造宫廷使用的工艺品。由于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推崇,镌刻书法艺术有了进一步发展,甚至已有人能用刀在瓷板或其他器皿上雕刻山水、花鸟、草虫等,且栩栩如生。这个时期,刻瓷真正发展成为了一门新的瓷器装饰艺术。</p> <h3>刻瓷艺术的点刻工艺、线刻工艺、面刻工艺和釉雕工艺,在刻瓷艺术创作时既可独立运用,也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工艺结合运用。理论上讲,每一种工艺都可以创作所有题材的作品,但创作实践中则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即不同的工艺适合表现不同的题材。这取决于创作使用的瓷质、器型、釉色以及表现形式和表现风格的需要。当然还取决于创作者的爱好和对某种工艺的擅长。</h3> <p class="ql-block">随着社会的发展,刻瓷艺人将刻瓷艺术不断创新,刻瓷工具和雕刻技法不断改善,如钻石刀、尖刻刀、扁刻刀等刻瓷工具的使用,而刀具不同的运刀方向、力度又可形成许多刀法,各种刀法灵活运用、组合变化,有着极强的表达能力。刀迹的错落、深浅、疏密,可以再现书画艺术的作品原貌,又因刻瓷工具和瓷品质地的不同,又可达到软笔笔法所不能及的美学效果,以使作品形成刚劲、柔美等不同风格。其虚实、顿挫,又能表现物象的轻逸、厚重等感觉。</p><p class="ql-block"> 在此特別感謝我的导师、著名瓷雕、蛋雕艺術家、非遗文化传承人单孟渤老师无私的教授、指导!</p><p class="ql-block"> 附: 单老师代表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