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佛系妈妈 静待花开

<p class="ql-block">  那天,在网上看公安大李玫瑾教授讲授孩子性格养成之道的一段小视频,其中一个小情节深深地感染了我。</p><p class="ql-block"> 当时李教授课正讲在兴头上,现身说法举例说她自己的女儿数学成绩不好,但歌唱得好。她就想孩子将来可以当个音乐老师,大学老师如果不行,中学小学的也行。李教授说的波澜不惊,云淡风轻。</p><p class="ql-block"> 例子本身很普通,感染到我的是李教授说这件事情时超然洒脱的态度,人家对孩子就业显得很随意,没有苛刻,没有挑剔,就是一种孩子能干什么就干什么,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态度。</p><p class="ql-block"> 不由得在心底感叹这李教授够佛系的,哪像是学识渊博,在讲台上纵横捭阖的大教授?直接是一位娴雅豁达的心底淡泊的普通妈妈嘛!一刹那间觉得李教授很亲切。</p><p class="ql-block"> 跟李教授相比,我们这一群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爸爸妈妈们对子女的教育似乎就有点太急功近利了。</p><p class="ql-block"> 因为孩子优秀了,我们想方设法还想让其更优秀。孩子普通了,我们焦虑着急,不承认不甘心孩子的普通平庸,穷尽一切手段逼迫孩子向优秀看齐。</p><p class="ql-block"> 当今社会,大家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有一种现象很盛行,家长择校择优质教育资源很厉害。农村里的家长大多把孩子送县城上学,县城里的家长则把孩子送更大城市甚至省城上学,省城,大城市的就更不用说了,家长争相送孩子上本城市或外城市最好的学校,还流行把孩子送出国。只要家庭条件允许,只要孩子在竞争中有优势,家长都在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地支持孩子,都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让优秀的孩子更加优秀,让不优秀的接近优秀。 </p><p class="ql-block"> 每逢开学,感叹上学难的择校大军的议论声更多暴露的是家长的焦虑和不安。没择到心仪学校的,觉得孩子应更加努力,才能跟上择校成功的孩子。择校成功了的,更加惶恐,要卯足劲地保证孩子成绩不掉队,各方面都要和其他孩子一样齐头并进,并驾齐驱。</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呢!学了学校老师讲的课程还不够,大多都参加这样那样的校外辅导机构,报各种各样的特长班,一个个都是连轴转的“永动机”。一个个都被家长陪同着奔忙在各式各类的课堂上,是学习机器。除了长身体,学知识,增强本领外,小身板还承载着家长们的殷切希望。</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给孩子概括这种现象时美其名曰:在该学习的时候不能选择安逸。</p><p class="ql-block"> 网络上常见关于家长陪孩子写作业,陪到崩溃的文章和视频,很能让众多家长产生共鸣。暴躁的家长,被逼迫完成学习任务的,被动学习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教育无疑成了大多数家庭的主要问题,尤其小学阶段的陪写作业成了大多数家庭的负担。一陪写作业家里就变成了“战场”,用“歇斯底里”“鸡犬不宁”“鸡飞狗跳”等等词汇形容“战争”的残酷一点都不为过。</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会这样?到底是孩子笨?是我们家长没耐心?还是另有它因?</p><p class="ql-block"> 我观察了一下,孩子大体分两类:一类天生就是我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这类孩子听话乖巧,聪明伶俐。学习习惯好,自律性强,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特长学习学啥会啥,并且样样都能拿得出手,优秀程度远远超过父母的预期。而且还很少让父母操心。写作业根本就用不着家长陪伴。</p><p class="ql-block"> 另一类是需要家长陪伴写作业的。和第一类孩子相比,这类孩子往往资质平平,调皮捣蛋,不听话,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一般,学啥啥不精,优点是有,但缺点多到可以让我们家长忽略其优点不计,家长操碎心还达不到预期目标。</p><p class="ql-block"> 而现实生活中第一类孩子少之又少,第二类却占大多数。所以,大多数家长得为孩子学习投入精力,导致陪写作业家庭战争频发。</p><p class="ql-block"> 按道理,现代社会科技发达,物质丰富,生活条件好,再加上优生优育,孩子只能是越来越聪明,不可能笨。那为什么写个作业还能如此硝烟四起、烽火连天呢?</p><p class="ql-block"> 是知识太难?是家长的陪伴方式有问题?还是我们家长和整个社会对孩子要求太高?</p><p class="ql-block"> 我总觉得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上太过心急,都有拔苗助长之嫌。把孩子都假想成天才在教育。本该在应让孩子自然成长,随心所欲玩耍长大的时候,我们过早地给孩子强加了这样那样的早教和训练,让孩子的童年充斥着浓浓的学习氛围。在我们盲目地,不断强加给孩子学这学那各种学习任务的时候,我们无形中剥夺了孩子自主学习的兴趣。在一系列看似很有技巧,很有章法的教法作用下,训练出的孩子,乍一看,很出类拔萃,比同龄孩子优异许多,很博人眼球,很引众人喝采,但同时也抹杀了孩子自愿探索,自我陶醉,享受学习的兴趣。从长远看,用孩子的一生来衡量,我们这样做真的好吗?</p><p class="ql-block"> 现在孩子心理,性格方面的问题比较多,这是不是与我们太过着急教育有关系?</p><p class="ql-block"> 感觉背后总有一股强大的推力在推动家长对孩子过高期望,让家长教育孩子时总是很急躁,没有闲适舒散,没有平常心。忍受不了孩子的小动作,容忍不了孩子的磨蹭,接受不了孩子成绩低……</p><p class="ql-block"> 陪伴孩子时缺乏耐心,不惜恶语相向,不惜拳脚相加,不惜彼此伤害。 </p><p class="ql-block"> 都在干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家本来就应该是有爱的,暖意融融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举个简单的例子,计算一加一等于多少,孩子们在五岁之前肯定就都会算了。开发的早的或许在呀呀学语时家长已经在渗透了,这些孩子一岁多便知道了答案。稍迟的上了幼儿园老师也就教会了。还有放养式的孩子,任其自然成长的,纯粹没人引导,没人教授的,或许在玩的过程中自己也就悟出来了。以五岁为时间段进行比较,孩子们都一样。只不过会的有迟早之别而已。谁又能肯定,一岁多就会算一加一等于几的以后一定会比五岁时才会算的孩子优秀?</p><p class="ql-block"> 更何况,人各有各的命运,各有各的活法,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要学会让孩子慢慢成长,要看得惯孩子身上的缺点,要包容孩子的瑕疵。</p><p class="ql-block"> 有爱,便能包容一切。</p><p class="ql-block"> 与其天天打着闹着浮躁地、被动地去学,为写个作业父子母女苦大仇深,家里火药味十足,彼此不待见,还不如放慢节奏,降低期望,耐下性子来陪孩子一起磨蹭、拖拉。克制住自己,别发脾气。多陪孩子干些孩子感兴趣的,学习之外的事情,让孩子多点笑容,少点愁眉苦脸。</p><p class="ql-block"> 这样,或许一切会很不一样,一切慢慢会有改观。</p><p class="ql-block"> 平时走在路上,我们不忘欣赏路边的花花草草;走进艺术馆,我们会毫不吝啬地称赞一件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p><p class="ql-block"> 那对于孩子,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去欣赏?去赞叹?去耐心雕琢?</p><p class="ql-block"> 是我们太过功利,太能比较。对孩子缺乏足够的耐心。 </p><p class="ql-block"> 如果我们佛系一些,从容一些,不指望孩子能给我们“光宗耀祖”。如果孩子上补习班,上特长班没什么效果,我们为什么不把孩子上补习班,上特长班的时间节省出来,和孩子腻歪在一起,先从培养良好情感入手,然后再谈学习呢?</p><p class="ql-block"> 我在琢磨:这样,孩子学到的是不是会更多?</p><p class="ql-block"> 相信每一个孩子就是一朵花,各有各的花期。</p><p class="ql-block"> 做佛系妈妈,淡定从容,静待花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