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希望,吹来的是没有沙尘的风;我希望,看到的是无需表扬的感动;我希望,能领略没有胭脂的风情;我希望,真的希望,能倾听没有噪音的天籁之声。——汪国真</h3> <h3> 每每读到这诗,总有莫名感动,也会涌起不禁的思绪触碰。也许,这就是诗人之伟大,简洁语言,剖析着深刻,更蕴含哲理层层。</h3><h3> 那没有沙尘的风,是对环境的呐喊;那无须表演的感动,是对真善的呼唤;那没有胭脂的风情,撕去了虚假的装扮;那没有噪音的天籁之声,则是对灵魂纯净的终极渴盼。而且希望,真的希望……</h3><h3> 突地想写写安静,因最近的几次遇到,促起慨叹。一是前许与朋友就餐,邻桌几个孩子在大厅内嬉闹,家长非但不管,还似乎认可,最后将别人饭菜撞翻,引起争执,不欢而散;再是去看展览,原本安静场所,一群大妈旁若无睹地喧哗,引来众人反感。这种嬉闹与喧哗,看似不出大格,却伤大雅。更何况影响了别人,也许就已踩破了行为道德的门槛。</h3><h3> 记得前年到日本旅行,县乡公交车半路上来一帮小学生,没老师带队,但每人都静悄悄,秩序井然。找到座位,安分坐好,丝毫不影响其他。那场面,瞬间给人感动,觉得素养极高,是真正的明天;后来我们进住旅馆,恰逢一队中国游客到来,大堂瞬间被喧嚣覆掩。无奈中,服务生将这些游客引一角落,专为中国式喧闹候用。此景观之,令人汗颜;早餐,见你是中国人,会安排至一隅单独空间,这种特殊照顾,似若给加挂上了遮羞布帘。如此静闹两重天,实际是对道德与修养的区隔,对社会呈现着不同画面,怎能不激起思绪连连。</h3> <h3> 喧闹与噪杂,驱逐了安静,不仅剥夺了天籁,还制造了不堪。从影响干扰别人角度看,或已不仅属修养问题,更可上升为破坏了道德的门面。公众场合,私家邻院,安静是舒适的根源,是对自然与本真的虔诚归还。</h3><h3> 我们去美术馆,喧嚣会惊扰了高雅的画卷;我们去饭店,杂闹会折损了美味的香甜;我们想读书,街舞喇叭会夺了思考的云天;我们想休息,隔墙邻居的蹦跳会让你彻夜难眠……</h3><h3> 影响别人,也许就是最大的公德缺失,礼教断片。只可叹,很多人并不清楚,甚至自我依旧茫然。当安静成为一种奢侈,这世界不知已变得何等浮躁。当安静被随意踏践,这社会不知该如何能再有舒适的家园,更何谈引领风骚的骄傲诗篇。</h3><h3> 流年飞转,世代轮换,一个社会、国家,需不断提升。可提升过程,没有道德的界标,没有修养的煎熬,怎能出现一个美丽的重生再造。也许,这观点属夸张论调,杞人忧天。但若安静离去,公德悄掩,修养的章节必已缺残,文明的高山或已虚幻。这将是对神圣天地自然,最大的不敬与不堪。</h3><h3> 新年将至,每家也许都将再书对联,祈求如意吉祥。真心希望,大家福禄安康,更希望,安静挽着道德与修养,一起挂到新的门楣之上……</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