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当你老了,你会选择怎样的生活?在城市间追光逐影?在山水间留恋寻隐?还是归于平常含饴弄孙?……这次在浙江浦江县,遇见了这样一种生活:青山幽居,只为一根面。</h3><h3> 立冬以来,一直阴雨绵绵,潘周家一根面的拍摄活动只能一推再推。转眼已到农历冬至,天气还是未见好转,但对于一根面的向往,却由于时间的沉淀,心中的期盼愈发浓烈,于是,拍不到晒面就吃面拍人文的想法得到大家一致的响应,在细雨蒙蒙中跟着摄友们出发了。<br></h3> <h3> 大约四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浙江浦江县城,吃过中饭稍作休息,雨止转阴,大家马上出发,半小时车程来到了嵩溪古村。</h3><h3> “山不在高,有仙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嵩溪给我的印象就是这样的吧,三面环山,溪水潺潺贯镇而流,古村建筑保存完好,石头墙、青砖黛瓦的马头墙、古祠堂,无不透露着这个古村历史的源远流长。</h3> <h3> 后来网上查了一下,嵩”意高峦,“溪”指流水。源头出于鸡冠岩的嵩溪,分前后两溪穿村而过,在村南的桥亭汇成一流。三面环山、清流滋养、灵气充沛。与我的印象不谋而合。</h3> <h3> 嵩溪有大小祠堂多个,邵氏祠堂应该是最大的。这是村民聚集的场所,祠堂前坐着悠闲的老人,祠堂内亦人声鼎沸,大家围桌而坐,话家常,谈世事,可以待上大半天。记得前几年有这么一句话:“世界上最远的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在手机、电脑泛滥的当前,这里还保存纯朴的民风,宛如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中所述情景。</h3> <h3> 古村并不大,村内老人居多。在走街串巷中碰到一位拿梯子的老人,我夸她人健精神爽,于是老人拉开了话匣子:告诉我儿子一家都在浦江县城购房生活居住了,逢年过节才回家看她,村里大部分人家都这样。</h3><h3> 村上的人都很友好,拄拐杖的老奶奶扶墙慢慢下行,我赶紧走上前搭了把手,她感激的话一路前行一路喃喃道来,直到走远。肩扛锄头的大叔热心地为我上山指路,后来因为时间原因没有成行。</h3> <h3> 当天晚上我们回到了浦江县城,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第二天无雨,阴,七点出发,坐车前往潘周家村品尝心心念念的一根面。</h3><h3> 潘周家村手工面,又称“长寿面”、“江南第一面”,其名可上溯六百年。“一根面”很神奇,面条拉上几公里都没问题,可供几十人吃。我们一行四十人,十人一桌,每桌一大锅,面与肉骨汤同煮,辅以青菜,菌菇,面条筋道与拉面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汤汁鲜美,非常好吃。</h3> <h3> 潘周家村位于浦江县城北二十余里,一岭横亘。以岭为界,当地百姓称岭北为“山里”。“山里”平均气温比山外低3度左右,过去交通不便,经济也差之一筹。潘周家村即在“山里”深处。建筑与嵩溪古村相仿,与之不同的是,这个村每家每户的柱子上都贴着红色的春联,在年终岁尾更换新的,十分喜庆。 还有是这里经济较嵩溪发达,因为“一根面”而声名远扬,传统工艺与商品经济找到了最佳契合点。</h3> <h3> 由于天气不好,在潘周家村没有看到满村尽是面如瀑的场景。村民有他们晒面的方法,天气好出太阳就把面放到村里场地上晒,天不好的话就在屋里晒,采用取暖器、电风扇等设备来晾面,没有一天会停歇。</h3> <h3> 做面的大多是中老年人,手艺代代相传。在拍摄过程,看他们一会儿从上到下正拉,一会儿翻转,一会儿站着,一会儿弯腰,忙得不亦乐乎。想想一根面的制作真的十分不易,很辛苦。</h3> <h3> 在潘周家村拍摄的时候,热心的村民告诉我们,在离村几公里的桐庐新合乡引坑村,有一场千人索面大会,非常热闹,而且中午可以免费品尝索面,是一个很好的民俗活动。</h3><h3> 从上车到下车,仅用了十几分钟,我们就到达了引坑村,这里也是溪山人家,只不过因为索面大会变得异常热闹。</h3> <h3> 引坑村的场地上晒满了挂面,村民们都在翻制自家的面,根本无暇顾忌我们的拍摄,所以整个拍摄过程很顺利。</h3><h3> </h3> <h3> 索面大会设在引坑村的钟氏大院,院子很大,分前后两院,摆满了八仙桌,除了几张嘉宾席位外,其余的可随意就座。</h3> <h3> 最后以一张工作照作结尾,记录下2018年喜欢摄影的我,虽然还是技术没啥长进,但对于摄影我是认真的,这一过程很快乐。</h3><h3> 感谢六木摄影沙龙提供这次拍摄机会,让我在年终进行了一场摄影期终考试,是优秀,良,及格还是不及格呢?各位怎么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