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i>自驾山西文化之旅的最后一站,来到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晋祠。为了避开人流,前一天晚上入住晋祠宾馆,所以一大早就来到了晋祠。初冬的太原还是很冷的,还好没有雾霾,晴空万里。</i></b></p><p class="ql-block"><b><i>晋祠正门前有几名妇女正在拉客,非要给游客解说。我每到一地,比较喜欢自己安安静静地看,重要的内容还要记一记。</i></b></p><p class="ql-block"><b><i>不曾想一位笑脸相迎的姐姐就一路紧随,边走边讲。开始我并未介意,很多典故事先已在网上查过。听着听着听出了新意,讲的很细且有趣儿。</i></b></p><p class="ql-block"><b><i>她还执意要为我拍照,告诉我哪是经典机位。拍照之熟练,令我惊讶!当我举起相机拍摄时,她还帮我拎包,静静等候。她还向我请教了,如何使用手机的曝光补偿。交谈中获知,她是高中文化,在晋祠解说已有二十五年之久。难怪呀!</i></b></p><p class="ql-block"><b><i>服务都是有偿的,我如数付费。我的体会看古迹,知道典故参观,与不知道历史很茫然地观看,感受是完全不同的。</i></b></p> <h3><b><i>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i></b></h3><h3><b><i>晋祠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1961年3月,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AAAA级别旅游景区。</i></b></h3> <h3><b><i>对越坊</i></b></h3><h3><b><i>金人台之后便是对越坊,对越坊也是四柱三门重檐式木结构琉璃顶牌楼,重檐下的匾题的“对越”二字,是高应元手书,字体磅礴雄宏,亦属三名匾之一。 据载此坊是明万历年间邑贡生高应元因母病祈福、病愈还愿所建,“对越”二字语出《诗经?周颂》“对越在天”一句,“对”为报答,“越”为显扬,意即报答显扬圣母之功德。</i></b></h3> <h3><b><i>圣母殿</i></b></h3><h3><b><i></i>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晋祠内主要建筑,坐西向东,位于中轴线终端。是为奉祀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的母亲邑姜所建。</b></h3><h3><b><i>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年一1032年),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是中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黄绿色琉璃瓦剪边,殿高19米。整个大殿的大横梁呈弧形状,为了抗震与承重,古人的聪明才智可见一斑!</i></b></h3> <h3><i><b>我注意到圣母殿有八条盘龙柱,据说只有与皇上有关的建筑才能使用九龙柱。龙爪只能用四爪,而不是五爪。在古代九五至尊的荣耀只能归属于帝王。</b></i></h3> <h3><b><i>圣母殿牌匾很多,不胜枚举。每个牌匾都有其典故,篇幅所限,不能一一道来。</i></b></h3> <h3><b><i>一座圣母殿就可以写一个长篇介绍。从历史,建筑艺术,彩绘艺术,书法艺术等等。还包括做这些事情的文人墨客,精工巧匠的连带典故。</i></b></h3> <h3><b><i>因圣母殿内部不允许拍照,故从网上下载两张仕女图。</i></b></h3> <h3>网络图片</h3> <h3><b><i>鱼沼飞梁</i></b></h3><h3><b><i>鱼沼飞梁在晋祠圣母殿前,是一座精致的方形荷叶鱼沼的古桥建筑。与圣母殿同建于北宋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整个梁架都是宋代的遗物。这种十字形桥也是中国现存古桥梁中的孤例,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一级文物。四周有勾栏围护可凭依。古人以圆者为池,方者为沼。因沼为晋水第二大源头,流量甚大,游鱼甚多,所以取名鱼沼。沼内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顶架斗拱和枕梁,承托着十字形桥面,就是飞梁。殿前汇泉成方形鱼沼,上架十字形平面的桥梁起殿前平台作用,构思甚是别致。</i></b></h3> <h3><b><i>晋祠内已有三千年的周柏</i></b></h3> <h3><b><i>虽已是初冬,但晋祠到处都可以看到绿色。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i></b></h3> <h3><b><i>晋阳第一泉</i></b></h3><h3><b><i>难老亭和水母楼</i></b></h3><h3><b><i>晋祠内共有三泉,鱼沼泉和善利泉时流时枯,唯难老泉则长流不竭,泉水自地下约五米的岩石中涌出,清澈见底。泉上筑井,井上建一八角攒尖泉亭,亭内梁间悬一装竖匾,上题“难老”两字,为清初傅山所题,字迹俊逸洒脱、气韵贯通,因之被称为晋祠三名匾之首。此匾之下尺许,檐口处另有一横匾,上题“晋阳第一泉”。</i></b></h3> <h3><b><i>文昌宫</i></b></h3><h3><b><i>文昌宫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据杨二酉撰:”晋祠移建文昌阁碑记”说,晋祠原有文昌祠,在智博渠南岸,乾隆二十八(1763年)议移迁之事。1773年移建成功。文昌宫正殿明间额上有砖刻大匾:撰文”紫垣六府“,文昌宫又成”六府”,垣是院墙之意。大意是:这里便是紫微宫附近文昌六星所居的六府——文昌宫。</i></b></h3> <h3><b><i>文昌宫侧影很美!很多摄影人都爱拍此景,今天我也如愿以偿。</i></b></h3><h3><b><i>文昌宫大门紧闭,游人止步,有点儿小遗憾!</i></b></h3> <h3><b><i>已有六百多年的皂角树。</i></b></h3> <h3><b><i>登上去就是鲁班庙。</i></b></h3> <h3><b><i> 鲁班庙又称公输子祠,创建年代不详,雍正八年(1730年)创修神龛,乾隆二十五年 (1760 年)重修。在晋祠大大小小的庙宇里,供奉着多种神像,据晋祠博物馆专业人士介绍:晋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但当时的人们崇拜多位神仙,晋祠内还建有供奉关羽的关帝庙以及供奉木匠鲁班的鲁班庙。</i></b></h3> <h3><b><i>全国名碑《晋祠之铭并序》,现存于太原晋祠,承载着李世民的太原情结。</i></b></h3><h3><b><i>唐贞观二十年(646)正月由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御书并篆额。现存太原晋祠庙内。据《唐书·太宗本纪》记载,贞观十四年(640)冬,将有事于泰山,欲仿秦皇汉武,准备东封。十五年五月,太原人民闻得此消息,曾举出几位老者和僧人道士们前往长安,邀请世民封禅时,绕道晋阳一行。世民以此辈长者多系少年旧交故友,款待备至,答应一定前去,且曰:“朕少在太原,喜群聚博戏,暑往寒逝,将三十年矣。”</i></b></h3> <h3><b><i>难老泉</i></b></h3><h3><b><i>三绝中最后一绝是难老泉。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水温保持在17℃,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关于难老泉,有一个“柳氏坐瓮,饮马抽鞭”的民间故事。说是晋祠北面的金胜村有一个姓柳的女子,嫁到了古唐村,受婆婆的虐待,每天都要到远处去挑水。一天,在挑水的路上,她碰见一位骑马的老人向她讨水饮马。虽然这一担水她好不容易从远处挑来,但是善良的柳氏还是把这一担水全送给老人饮马了。老人临走时送给柳氏一根马鞭,说只要把鞭子插在水缸里,一提鞭子,水就会涌上来。柳氏回家之后一试,果然如此。后来,婆婆发现媳妇不再挑水,而水缸里的水却始终是满的,心中不免产生怀疑,就趁媳妇不在家,偷偷地察看,发现了水缸中的马鞭,心想这是一个宝贝,伸手过去把马鞭提出缸外,一时之间,缸里的水马上喷涌而出,向四处漫流。正在娘家梳头的柳氏发觉水涌出来了,赶快跑回婆家,见水大难以堵住,忙用院中的石板盖住缸口,自己坐在石板上。汹涌的大水顿时变成潺潺的细流,不断从柳氏的身下流出来。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善良的女子,称她为水母,在难老泉的西侧建起了水母楼,楼内塑有一尊端庄秀丽的水母塑像。</i></b></h3><h3><b><i>泉水从龙头喷薄而出,入冬以后雨水少了,太原进入枯水期,所以龙头流出的泉水也就少了许多。</i></b></h3> <h3><b><i>要想近距离拍摄,拍到龙头的正面,需要站到对面很窄的桥面上,还是放弃了。以下两张是网络图片。</i></b></h3> <h3><b><i>晋祠的山美,树美,建筑也很美。然而,最令人陶醉的要数那甘醇清凉的晋祠泉水。</i></b></h3><h3><b><i>晋祠有三泉,即善利、圣母、难老三泉。这三股清泉为晋祠增添了小桥流水的情趣,曲径通幽的意境。信步园林,只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渠澈水。殿下有泉,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涓流潺潺,如丝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无论多深的渠、潭、井、只要光线充足,游鱼、碎石、水草,沥沥可见。当年李白游晋祠,曾赞曰:“晋祠流水和碧玉,傲波龙鳞沙草绿。”</i></b></h3> <h3><b><i>晋溪书院,王氏祖堂</i></b></h3> <h3><b><i>在太原晋祠博物馆内,有一座建于公元1526年,代表中国王氏宗祠的子乔祠。这是明代重臣王琼为纪念先祖太子晋所建。祠内有保留至今的历代王氏族谱,足以证明太原王氏就是中华民族王氏的开元始祖。</i></b></h3> <h3><b><i>院内正在修缮,未能参观。拍了一个门饰和草坪上的这块具有古朴美的太湖石。</i></b></h3> <h3><b><i>舍利生生塔</i></b></h3> <h3><b><i>远眺的舍利生生塔。</i></b></h3> <h3><b><i>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祠堂式古园林建筑群之一山西太原晋祠,去年在抢修馆内舍利生生塔时,首次发现塔顶的八条琉璃龙。目前,砖塔修缮工程已竣工验收,塔顶再现“八龙冲霄”奇观。</i></b></h3><h3><b><i>在现场看到,栩栩如生的八条黄色琉璃龙 “似坐似舞”在翠绿的琉璃瓦上,周围柏枝环绕、云彩飘逸。虽然历经近300年的风雨,琉璃龙至今仍色彩鲜艳,炯炯有神的眼睛配上张牙舞爪的形态,活灵活现。</i></b></h3> <h3><b><i>目前暂不对游人开放,只能远观。</i></b></h3> <h3><b><i>后记:晋祠清宁雅致,且有着三千年(晋祠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厚重的历史。想像如果园内不是因人多而略微喧嚣,静静的在水边小憩,望着园景发呆,一定是件很惬意的事情。在这里,终于找到见到“传说中的”圣母殿、鱼沼飞梁、三千年周柏、难老泉等,不虚此行。</i></b></h3><h3><b><i>在此读史观史,能让人很好地沉淀下来,会产生很多思考,深感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就是一粒尘埃。以史为鉴,活好当下。</i></b></h3> <p class="ql-block"><b><i>摄影/文 字:笑音</i></b></p><p class="ql-block"><b><i>感谢您的浏览!</i></b></p> <h3><b><i>谢谢您的赏阅!</i></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