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运河文脉》讲座之十九:吴俊亭与山霞社

侯福志

<h3>(接第十八期)</h3><h3> 二、运河文化资源</h3><h3> (二)武清历史人物</h3><h3> 15.吴俊亭与山霞社</h3> <h3>  吴俊亭,小名吴十八。生于1921年,河北省武清县(今天津市武清区)人,在他很小的时候,由于家乡连年洪涝,加之母亲双目失明,迫于生计,他与父亲一同逃荒来到天津。</h3> <h3>  当时,天津作为北方最大的商埠,戏曲(当时称十样杂耍)十分兴盛。特别是评戏(也称落子或蹦蹦戏),由于曲调哀婉悠美、唱词通俗易懂,故很快取代了京剧、文明戏和梆子,成为当时最受天津市民欢迎的剧种。评戏有东路、西路之分。武清、宝坻一带流行西路评戏,唐山、滦县一带流行东路评戏。二者无论是在戏出、唱腔、曲调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开始,吴俊亭在西路戏班学习西路旦角。后来,由于东路评戏崛起,西路评戏日衰,吴俊亭于是改学东路小生,向著名评戏艺人张存凯学艺。1927年,以刘翠霞(今武清区敖嘴村人,著名的评戏四大名旦刘派的创始人)为主演的“山霞社”成立。这个班社是当时天津评戏界最大的班社,班主叫李华山(刘翠霞的亲眷,今廊坊市安次区落垡村人,以在饭馆做饭为生,为人仗义,胆识过人,在天津鼓楼一带很有威名。解放后回乡务农,1962年逝世,人称李三爷)。</h3> <h3>  山霞社的角色相当整齐,有刘翠霞以及其亲传弟子刘小霞、小翠霞(即新翠霞)的旦角,有桂宝芬的小生,李彩芬、李玉芬、张月亭、赵凤珍、碧月花、碧玉花、赵凤宝的青衣花旦,赵守霞的青衣二旦,罗万盛、赵良玉的老旦,李兰舫的彩旦,王玉堂的花脸,张福堂的大鼓,张凯的大弦,王福田的梆子,贾玉田的大锣。配角与场面都很出色。还有一位前清秀才文东山(笔名文丐侠)专门从事编剧工作。山霞社成立后红紫一时。从福仙、同庆、小广寒、华北等小型茶园、戏园,一直演到下天仙、东天仙、大舞台等大型戏院,甚至经常在专接京戏班的北洋、春和、明星等戏院演出,受到天津市民的广泛欢迎。1933年,应北京广德楼之约,刘翠霞第一次领山霞社赴外地演出。紧接着又去大连、济南、奉天等地巡回演出。</h3> <h3>  大约就在1932年前后,年仅11岁的吴俊亭加入了山霞社,成为一名小生演员。当时,同在山霞社的还有后来成为著名白(白玉霜)派传人的另一位武清人李兰舫(吴、李二人后来结为夫妻)。吴俊亭学戏刻苦、认真,经常在后台偷戏(行话称为捋叶子),同在山霞社的著名女小生桂宝芬,非常受欢迎,于是吴俊亭就主动向她学习。后来,在桂宝芬缺场的情况下,吴俊亭就与刘翠霞配戏,逐渐成为一名具有特色的小生演员。当时,他参加演出的剧目有《雪玉冰霜》、《人面桃花》、《盗金砖》、《武松》等。吴俊亭的形象好,动作潇洒漂亮,跑台、亮相十分帅气。他嗓音音域宽,音色明亮,曲调迂回委婉,优美动听。他的唱腔具有特色,以低腔低调为擅长。孔广山、刘小楼等著名小生都受到吴俊亭的影响。1938年,吴俊亭赴东北演出,从此再没有回过天津。一直到解放后,吴俊亭加入了沈阳评剧团,成为一名集导演、演员为一身的双栖艺人。</h3> <h3>  1950年东北文协评戏工作组与唐山评戏院在沈阳首演《小女婿》,吴俊亭饰演田喜,在评戏界引起反响。吴俊亭曾于1959年在沈阳评剧院执导了《人面桃花》,并饰演了小生崔护的角色。《人面桃花》写的是博陵崔护清明出游,入村求饮,与少女杜宜春邂逅相遇,一见钟情。来年,崔护再次造访,恰逢杜宜春随父春游,未得相见。崔为其题诗于门:“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然后怅然离去。杜宜春见诗痛悔,思念成疾,一瞑不醒。崔护复来,闻杜宜春已死,失声痛哭。杜宜春闻哭声后复活,二人遂成眷侣。“三春杨柳黄莺唱”一段是崔护落榜春游时唱的,诗情画意般的山村景色,使他乐而忘返,陶醉其中。吴俊亭用低腔低吟的方法,把崔护放浪不羁的性格和心事、把吃酒带醉的神态表现得恰到好处。尤其是题诗一节,传神的动作,洒脱的书法,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h3><h3> 1963年,吴俊亭逝世,终年42岁。(原载2008年9月18日《天津日报.武清资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