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体,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学生课外阅读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喜悦、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h3> <h3> 可是,现实是很难实现这个目标的。根据高考制度改革,语文在未来的高考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有人说:“未来的高考是得语文者得高考。”也有人说:“得阅读者得语文。”还有人说:“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欢阅读,现在的成绩再好,今后也会落后的。”这些语言可能偏激了一点,但是,确实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h3> <h3> 有很多家长困惑自己教育孩子乏力,感叹自己不是教育专家,在教育孩子方面找不到好的方法,那么,我告诉你:如果你每天能挤出20到30分钟时间,能够陪伴孩子阅读,形成良好的持续的有恒力的阅读习惯,你就找到了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因为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也不需要高超的技能和高深的学问,只要你愿意,只要你能坚持即可。因为亲子阅读简单易行,行之有效,可操作,能持续。</h3> <h3> 不过,很多家长会说:我们太忙了,每天坚持不可能。然而,现实是大家回到家里面,孩子做作业、吃饭、看电视或玩手机,家长呢,则是打牌、刷微信、玩手机游戏等。没有不爱孩子的家长,却有许多不会爱孩子的家长,更有许多错失爱孩子最佳时机的家长。在孩子七岁以前,是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最佳时机,许多家长在这个时机耽误了孩子,或放纵了孩子,从而让孩子养成了一些沉迷于网络、游戏和手机的恶习,或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等等,等到家长悔恨的时候,校正的难度太大了,或者说为时已晚。</h3> <h3> 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家长朋友,高兴的时候与孩子一起阅读很有劲,不高兴的时候,对孩子很不耐烦,或者生活缺乏自制力和约束力,与孩子的阅读没有规则,闲着的时候少,忙于应酬的时候多,或者家庭里本身就是人来人往,无法有一个安静、坚持的环境,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这样的情况是不可能很好的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h3> <h3> 对孩子阅读的培养需要一种久久为功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形成常态,形成习惯,让孩子每天不阅读就不快乐,让自己每天不阅读就觉得生活中好像缺失了什么,这样,孩子对阅读不是负担,而是由内而外的一种需求,这种需求不是功利,也不是应付,而是一种快乐的情感需要,这种内生力量形成后,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多半。</h3> <h3> 家长朋友们:适当地停下你的脚步,在孩子回家了放下你的手机,在家庭开支中挤出一笔经费,给孩子一个空间,和孩子一起开始阅读吧!</h3> <h3> 给孩子建设一个小书屋,书屋内有一把椅子,一个书架,一张书桌,一盏台灯,一副激励子的字画,一盆绿植,一些孩子需要的符合各个年龄阶段的图书,让孩子有书可读,有环境能读,当然,家庭里还要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个关系一是家庭成员的民主和谐,少一些争吵,多一些和谐;在孩子阅读的时间,家庭里往来的人员尽量少一些,尤其要拒绝麻将、拒绝打牌、拒绝酗酒等,给孩子阅读一个安静的环境。</h3><h3> 同时,为了孩子阅读,父母的示范效应非常重要,家长要求孩子阅读,父母从来不阅读,而且生活习惯非常糟糕,不是无所事事,就是赌博打牌,或者沉迷于娱乐场所,这样的状态是无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