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写在五十年后重返下乡之路

爱笑的噜噜

<h1>时间是一道转轮,寒来暑往,兜兜转转,却在不经意间凝成过往。五十年过去了什么事都淡忘了,唯有这一天,这一段是我们无法忘怀的。因为知青生活是一段不可复制的人生经历,它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轨迹。</h1><h1>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四日我们在敲锣打鼓,亲人们含泪左嘱托右叮咛声中…告别了城市,奔赴农村,成为了中国首批知青上山下乡的先行军。用自己的青春书写了壮丽的人生。</h1><h1>彼时年少,不知前路何为艰苦,心中对未来充满了热情和希望,凭着一腔热血,抱着誓为新农村建设贡献一生的美好愿望。</h1><h1> </h1><h1>我们当年是跨届报名下乡,属于老三届中最低的一届,我们 自嘲自己充其量就是没知识的知识青年,但我们有幸遇到了老三届中最高一届,名副其实的知识青年——武汉一男中的五位大哥哥们。我们是武汉十九女中,都是那个年代学生中的骄子,以高分考进的的重点学校。只可惜一场运动,使我们曾经的梦想被夭折和毁灭了。</h1><h1><b>我们中的有两年被招工了,有三年,四年甚至更长时间后离开,无论离开或没离开的,彼此都牵挂在心,我们心里早就将这个特别的集体看成家,把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当做兄长和姐妹,因其中的生活经历,磨难,让我们有了不解的,纯洁的兄弟姐妹之情。</b></h1><h1><b>几年的知青生活我们力求不搞特殊化,村民能干的,我们必须要学会干,我们濯港一年四季水稻,初春开始就光着脚,在刺骨的水田中老作,夏日在热水般的稻田中除草,犁地耙田,扯秧,插秧蒿草,扬场晒谷,一切农活没有知青不会的,大哥哥们一个个晒得皮肤黝黑,几次有外人来找知青学生,外人无法相信和辨认谁是村民?谁是学生?几年来锤练了我们的品质,锻炼了我们的筋骨,,磨炼了我们的意志,培养了我们的坚韧的性格,为我们走好人生之路夯实了基础。</b></h1><h1><b>在那两年里我们还学会了村民们养猪穿衣,养鸡吃饭的持家本事,有猪有鸡,可谁也舍不得吃一只鸡和一个鸡蛋,因为我们的家规中有一条不行文的规定,好吃的,有营养的只留给病号,记忆中我是这特殊待遇最多的受益人。最让我忘记不了和感谢大哥哥和小姐姐们的是,在我一次不明原因的高烧,几位哥哥用竹床作担架,将百把几十斤的我,加上棉被,和竹床两百来斤的重量,抬在他们稚嫩的肩膀上,那时他们只不过二十出头,书生气未脱,抬着我艰难行走在高低不平的狭窄的丘林小路上,还有大我半岁不到的好姐妹——孙思,走这丘林小路是太为难她了,一路上她照顾我,直到我从濯港区医院全癒出院,在农村缺医少药的年代一个小病可能要了命,况且莫名的高烧几天,他们是救我生命的恩人,是有恩于我的兄长,姐妹。在这个家里我们的家长,也就是我们的知青组长久增大哥,带着我们在这特殊的大家庭里学习,生活,虽苦尤乐。在我们生活,农活技术上,遇到困难或困惑时,队里的三大员和朴实善良的大叔大婶,同龄的姐妹兄弟们,都会为我们伸出援助之手,这一份份情融入了我们的血液里,伴随着我们走过了半个世纪。特殊的年代给了我们这代人特别的的经历,在坎坷和曲折的人生道路上,更加磨炼我们的意志,也形成了我们吃苦耐劳的品格,虽然过程艰辛,却收获了不一样的幸福和快乐!蓦然回首,亦是美好的记忆。</b></h1><h1><b><br></b></h1><h1><b>我们白门楼知青家人早就有一个不成名的约定,无论相隔多远,在一个城里的每年至少聚集一次,外地,国外回来的在汉的兄妹,放下手中一切也要欢聚一堂。家人有难,尽其所能全力以赴,这已是我们继回城后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又一个“家规"。</b></h1><h1>尽管上山下乡和文化革命一度让我们曾经的人生梦搁浅了,夺走了很多本该属于我们的东西。但几十年的岁月,凭着我们自身不懈的努力坚持,我们中不少人都在恢复高考或各种学习中获得了社会的承认和认可,取得了高等学历,和重要岗位的资格证书。我们是幸运的同时也是我们坚持不放弃的结果,其实“下乡"“知青生活"经历,艰难的岁月为我们的后来人生是有着“质"的联系。我们可以骄傲的说,我们没有愧对这个时代,没有愧对这人生。</h1> <h1><b>我们是同班同学,知青四个女生中的三个,有孙思,段孝芬,沈慈娴,另一位是老久哥的妹妹小兰。我们下乡后第一次回汉拍下了这张三人合影,我们笑称一个600公分,三个1800公分。农村的水土养人啊!</b></h1> <h1><b>这次缺了修强大哥和小兰,算是到得较齐的一次相聚。记忆中应该是2000年前,这个屋子2000年后我已经搬家到沌口开发区了。左起久增大哥,德全大哥,孝芬,孙思,欧阳大哥,后排左慈娴,新田大哥。</b></h1> <h1><b>这次遗憾又缺了孝芬,小兰。叶修大哥回来了,这里应该是2010年,德全大哥回汉办事,我们聚在了一起。</b></h1> <h1><b>这是我们家最近的老屋餐厅,饭后合影。</b></h1> <h1><b>这张合影是2014年孙思家附近的饭店,为德全哥夫妇来武汉接风,正好我们一家回武汉度假,在汉能来的都来了。缺席的或许不在汉或者出差在外。</b></h1> <h1><b>回黄梅可是我们知青家人多年的宿愿,因为那里有我们的当年的缩影,有我们曾经的岁月。在欧阳大哥,新田大哥的安排,联络下,我们于12月15日终于成行了!巧合的是我们下乡的日子是68年12月14日,和这次重返故里的日子如此接近,整理五十年啦!</b></h1> <h1><b>大家准时从各路汇集到了指定地方,坐上了中巴,心潮起伏,往事如烟,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曾经的岁月,曾经的面孔,由模糊到清晰,我们感概万千,时光太无情,五十年弹指一挥间……啊!</b></h1> <h1><b>车一路前行,前方等待的小兰和白门楼与我们同龄的回乡青年们,也是我们当年的伙伴,为我们的到来辛苦策划,正翘首以盼呢!</b></h1> <h1><b>经过三小时行程,终于到达县城,尽管天不作美,飘着晰溺的小雨,和刺骨的寒风,可迎接我们的朋友们,脸上却是红璞璞的冒着热气,车上车下洋溢的满是激动和感动交枳与一体的心情。</b></h1><h1><b>小兰,我们分开后就不曾见过,国珍,大刚,黄成,昌启,兰娇,联辉好熟悉的面孔,还有他们的媳妇们,只是岁月给留下了点痕迹而已。</b></h1><h1><b>为我们的到来,他们策划得特别隆重,还请来了县电视台跟踪采访,报导。</b></h1> <h1><b>这位是当年的村妇女主任兰娇,她开朗,善良,具说我们最后离村的孝芬,还是兰娇将她接回自家吃住,临走也是兰娇一直送到九江才分手。危难时见真情,在这感谢兰娇替我们大家对孝芬的照顾和体贴。谢谢你,兰娇姐!</b></h1> <h1><b>大家在县城相遇时由电视台记者为我们来了第一张合影。</b></h1> <h1><b>乡村父老热情的场面,感动到你们了吗?我们是深深触抵到了内心。五十年前他们的父辈体贴照顾我们,手把手教我们农活技巧,五十年后他们的子孙传承了父辈的热情,善良,质朴的传统和品质象对待亲人一样迎接了我们。</b></h1> <h1><b>天下着毛毛细雨,谁也没顾及,手拉手,肩并肩,互道衷情,虚寒问暖!</b></h1> <h1><b>我们汉,黄两地分别三辆车,汇合到一起,浩浩荡荡向曾经的白门楼驶去,让我们更想像不到的乡亲们已早早在大路两侧的村口挂起一道道欢迎老知青的大红横幅,载歌载舞,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一副迎亲人回家的格局,看到朴实,善良,真挚的父老乡亲们,泪由心流。</b></h1> <h1><b>走下车见到现在的白门楼,和昔日的白门楼已是面貌全非,以前下雨走路可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乱泥,凹凸不平,走不好就前滚后翻,漂亮的楼房一排排,,真是今非昔比啦!</b></h1> <h1><b>国珍在给孙思介绍村里的情况。</b></h1> <h1><b>天仍然下着小雨,热情质朴的乡亲们悄悄递上一把雨伞或给你撑起一把遮风挡雨的伞,只有亲人才有得举动,我们都在这里感受到了。</b></h1> <h1><b>边走,边看,边聊着,一阵阵煎炸烹炒的香味扑鼻而来,哦,原来到了乡亲们请来的城里大厨师亲手掌勺招待我们的乡祠堂边,哇,搭起的大帐篷下摆满了鱼肉,海鲜和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堪比酒楼大宴席啊!</b></h1> <h1><b>在乡亲们陪伴下,步入了我们不曾见过的白门楼新祠堂,作为招待我们的宴会厅,祠堂内白门楼的九十七岁最长寿老前辈和父老乡亲们,已在那里等候我们为我们作陪,这是何等高规格的待遇呀这种厚待让我们拿什么作以回报呀!</b></h1> <h1><b>几位大哥们就像当年一样,亲切地和乡亲们畅聊呢!</b></h1> <h1><b>餐后各自自由组合拍照留影。</b></h1> <h1><b>用餐时在歌舞升平中,我们和乡亲们频频敬酒祝福,融于一家人。</b></h1> <h1><b>我们和小兰自回城后,就没见过,因她被抽调到黄梅工作,也就自然在这里成了家。头十几年里,大家分散在不同地方,也都忙于各自的工作,见面机会哪怕在一座城市也没有太多的时间聚在一起。这次我们终于在48年后聚到了一起,可谓是多么珍贵的半世纪之约呀!中间就是我们想念的小兰姐哟!</b></h1> <h1><b>小兰和乡亲们亲切的聊着,她在黄梅这么多年,算是同化了不少,语言交流比我们方便,说得来,听得懂,她能为我们作翻译了。</b></h1> <h1><b>随访记者借吃饭前机会和我们知青家人聊着他们这代人不解的“好奇"。听着我们的以前和现在,看得出来对我们的故事是听入了迷,出了好奇,更多的表现出来是一种肃然起敬的尊重和理解。他们不过是九十年代中的孩子们,了解到的“知青"只能是宣传资料获小说书本上看来的而已。</b></h1> <h1>村里变化太大了,家家都盖起了两层楼房,水,电到家,厕所,洗浴齐全,屋外水泥马路通到家门口,与当年面貌天壤之别,有了新农村的景象,为乡亲们感到欣慰!</h1><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1><br></h1> <h1>这处,乡亲们告诉我们,是我们当年住房旧址,说实话,已丝毫没有当年的痕迹了。</h1> <h1><b>这是知青旧址的近景。</b></h1> <h1><b>国珍是当年的副队长,和知青</b><b>接触多些,他边给我们介绍哪位是谁家的小辈,谁家的长辈,半世纪了,确实印象模糊了,可他们无论长辈,小辈,同辈见到我们基本能随口叫出我们的大名,真让我们有种说不出的不堪,内疚。</b></h1> <h1><b>进餐过程中乡亲们的代表国珍至欢迎词;欧阳大哥代表知青简单介绍我们离乡后的情况,并代表大家至答谢词。</b></h1> <h1><b>最后我们和父老乡亲们集体合影由电视台记者协助拍摄。我们送给乡亲们的鲜红的围巾象征着来年的生活红红火火。尽管时间太仓促,只是聊家常时间太短,但还是挺圆满的,时间虽久远了些,但我们和乡亲们的感情距离还是没有改变的。</b></h1> <h1><b>临走了队里,乡亲们还为我们每个人准备了丰盛齐全的土特产,自产的稻米,自制的高粱红糍粑, 白米糍粑,自作的豆丝简直就是将白门楼的好东西全给我们捎回家。父老乡亲啊对待我们的真情,让我们每个人感到无以还报呀!</b></h1> <h1><b>由于我们是包的车,时间定在下午三点半离开,大家还沉浸在激动,兴奋,感慨之中,久久不愿分手,车上,车下谁也不想先行一步,在鞭炮声中,司机徐徐启动了汽车,缓缓前行,告别了白门楼,告别了父老乡亲们,时光不老,我们不散,我们一定会再来看望大家的!</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