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叔

炳从

<h3></h3><h3>《篱槿堂自叙》里有这么几段描述:</h3><h5><br>.......在这里,有必要写到我的两位叔叔。他们都是国民党政府的中、高级官吏。<b>五叔</b>是黄河水利委员会的专员、河防处处长,兼山东修防处主任,是简任二级的官员。他少年中过秀才,之后就到北洋系统下做直隶的或者天津的河防小吏,从小到大,一直熬起来,靠资历吃饭。生活不免腐朽,吸少量的鸦片,身边有个扬州籍的姨太太,有一辆包车,上下班乘坐。<b>七叔……是</b>同盟会会员……。他和张继(溥泉)是好朋友,经张的介绍,邵力子请他担任了几任边远县的县长,因臂部伤残,就在民政厅当一名主任秘书。而民政厅厅长彭昭贤是派的大人物,七叔和他不合,就请病假在家,拿干薪了。他一妻一妾,有女儿,有家乡来的一个老者管理杂务.......<br>......两位叔父算得上是民主,一看打扮就知道我们是八路那方面来的,可他们不盘问我,只按亲属礼仪接待,不加谴责,也不加表扬。有一夜,军警宪兵进行全市紧急大搜查,指着我问“:他是谁?“”舍侄。”又问“您是谁?”七叔掏出一张名片,警宪看过敬一个礼“,对不起”,退出去了。这显然就是一种保护了。他们人情世故是懂得很深的,所以不用开口,就数次主动拿出十元或五元,充当我们的零用钱。<br>七叔把我收容了,我和他的老仆住在一起,高昭一住到北马道巷三十五军留守处,因为她的老师、傅作义将军的机要人员崔载之先生正在那里招收政工人员,组织政治部。高昭一住在那边,白天来护理我。七叔住在粉巷,前后三道院落,第一道原由王以哲将军住,双十二事变他就被打死在这里,于是变成“凶宅”,租给粮店存放大米包了。第二道院子由七叔家住,第三道院子由房东住......<br>由秋入冬,七叔又想出了新点子。他过去提拔过的一个人,现在是临潼县卫生院的主治医师兼副院长,七叔就托他把高昭一用为“挂号员”,有工薪,有一间住房,我就作为她的家属接受医疗,并进行疗养。当时临潼县长张锋伯(杨虎城旧部)是七叔的老朋友,如有缓急可以找他帮助。华清池就在隔邻,随时可以走过去洗温泉浴......事情就这么安排下了。而我,以病危几次之身,竟得以慢慢恢复,活了下来。</h5> <h5>......这次未住七叔家,住五叔家,在西门里城墙下的一座小院里,门口挂着牌牌“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修防处”。不久,河防人员传来消息,阎老西的新旧军已经磨擦上了......<br>  ......我中学的一位老师杨展云(字鹏飞)这时正给陕西省教育厅厅长王捷三当秘书主任,他和五叔商量,还是让我教书吧。这个意见传达给我俩,我俩犯了很大的周折.......我们考虑,从部队到教书,这是人一生中一个大转折 ......</h5> <p class="ql-block">这个七叔推测就是赵华叔。</p><p class="ql-block">赵华叔,字宗鲁,现在的安丘景芝永和村人。赵华叔毕业于山东陆军小学堂,1906年加入同盟会,1907年即墨参与创办了胶莱公学,并任教员。1916护国军运动,曾任国民党陕西省政府秘书、省营业税局局长,国民党山东省政府高等顾问、临时参议会参议员,1948年当选第一届中华民国立法委员。在山东籍辛亥革命志士名录有安丘赵华叔的名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赵华叔:弥光 字华叔1891年前后生人(根据护国军记录推断)</p><p class="ql-block">1、赵华叔毕业于山东陆军小学堂,1906年加入同盟会</p><p class="ql-block">2、1907年即墨参与创办了胶莱公学,并任教员。</p><p class="ql-block">3、1912年,赵华叔入济南留日预备学校,准备赴日留学。1913年1月,赵华叔未及毕业,学校突遭解散,遂远赴北京,住在刘冠三家。次年初1914,赵华叔返回山东。</p><p class="ql-block">4、1916年参加护国军运动。“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官佐名录”记载第二师司令部 赵华叔秘书长.25.安丘</p><p class="ql-block">5、1920齐鲁书社股东</p><p class="ql-block">6、国共合作期间:1924年4月,国民党山东临时省党部在济南成立,推选王乐平、于洪起、陈名豫、于恩波、阎容德、范予遂、蔡自声、王尽美、赵华叔9人为临时省党部执行委员</p><p class="ql-block">7、赵华叔民国二十六年在任(1937)年陕西省安定县知事、县长,(现在的子长县)</p><p class="ql-block">8、抗战期间:抗战期间国民党陕西省政府秘书、省营业税局局长。国民党山东省政府高等顾问、临时参议会参议员。</p><p class="ql-block">9、1948年当选第一届中华民国立法委员(山东第二区立法委员)</p><p class="ql-block">10、抗战后山大复校,赵太侔为校长。1947年9月开学时,国民党中央政府外交部长王正廷到青岛。有人提议请他到校讲话,赵太侔断然拒绝说:“学校不请政客!”两年间,国民党中央政务委员会副主席陈果夫、教育部长朱家骅、山东省参议员赵华叔、山东省保安副司令张景月、山东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张天佐,先后到山东大学进行“视察”,赵太侔从不出面接待或作陪。</p><p class="ql-block">11、1950年60岁左右,1950民革中央常务委员会第32次会议决定,改派范予遂为召集人,并加派熊观民、赵华叔、杨沛如、张克强4人为筹备委员。</p><p class="ql-block">12、1954年10月24-26日民革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名单中,当然代表有其名字。</p><p class="ql-block">或许就此退休了,晚年不知哪里度过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东籍辛亥革命志士名录有安丘赵华叔</p> <h3></h3><h3><br></h3><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