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闯天涯坐客雪山路

峰高云海

<h3>  2018年11月30日由北京直飞库尔勒,与先前到达的家人汇合。第二天开始我们南疆自驾之旅。</h3><h3> 第一站南疆重镇喀什。</h3><h3> 第二站走G314国道,游帕米尔高原赏冰川雪山路。</h3><h3> </h3> <h3>再温习一下中国各大山脉方位图。</h3> <h3>西部五大山脉走向图</h3> <h3>以库尔勒为起始点,逆时针方向南疆行路图。</h3> <h3>先到喀什市行政办公中心办理边防通行证。</h3> <h3>  离开喀什向红其拉甫口岸进发。</h3><h3> 这是南疆吗?</h3><h3> ——广袤无垠的田野,村连村,树木成行,生机盎然,喀什郊区一派冀中平原风光!</h3> <h3>进入阿克陶县</h3><h3>阿克陶县奥依塔克邮政所,据说是祖国最西端的邮政所。</h3> <h3>  天山、昆仑山山脉、喀喇昆仑山在帕米尔高原上交汇,此交汇处地理特征明显。天山山脉在此处呈驼色,东西走向,分隔准葛尔、塔里木两大盆地,是亚洲高大山系之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h3><h3> 昆仑山山脉、喀喇昆仑山在此处呈黛色,西起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5500米以上,在这里你可以眼望三山,脚踏两地欣赏世界级山系独特风貌,感受“万山博物园”,体验轰轰烈烈的造山运动,属世界级自然奇观!!</h3> <h3>停车!观赏一下三山交汇的奇观。</h3> <h3>  山谷里流着的河叫盖孜河,盖孜河河水主要由墓士塔格、公格尔等高山冰雪融化和泉水融汇而成。水质整体呈碱性,宜于人畜饮用和农作物灌溉。</h3> <h3>因为是个山口,时常出现沙尘天气。</h3> <h3>过了山口,蓝天、白云、黛山。</h3> <h3>穿越昆仑山脉第一高峰公格尔峰隧道。</h3> <h3>曲曼边境检查站</h3> <h3> 白沙山是帕米尔高原群山中的一座高山,因为长年风化,山顶的岩石沙化为粉末状,从上倾泻下来,掩盖了山体,所以称为白沙山。银白色的细沙洁白柔和,犹如白绸。白沙山相对高度约460米,10余座山岗组成的白沙山蜿蜒十几公里。山前是布伦库勒湖,山后是恰克拉克湖,湖边水草肥美、水鸟聚集,青色的山体被白沙所覆盖,半遮半掩,起伏延绵,雪山与湖泊相应,美不胜收。每当有劲风吹来,白沙山都会发出响声,故而又被称作“响沙山”。</h3> <h3>白沙湖,又名恰克拉克湖,白沙山和白沙湖位于314国道边上,由于千百年来受高原风沙的侵害,沙湖周边的山体不断风化形成了灰白色的沙子,形成沙山。在帕米尔高原洁净的阳光照射下,闪着金子般的光泽。金属质感的白沙山,造就了恰克拉克独具特质的地貌奇观。这里湖面如镜,白沙如雪。</h3> <h3>来个定位,我们现在来到了慕士塔格峰景区。</h3> <h3>昆仑山脉公格尔雪山。</h3> <h3>  公格尔山(Kongur Tagh)海拔7649米,是世界第37、中国第14高峰,是昆仑山脉的主峰,坐落在新疆阿克陶县境内。山峰呈金字塔形,几乎全由岩石和冰雪构成。<br></h3><h3>公格尔在柯尔克孜语中意为“褐色的山”,据说,征服公格尔之难不亚于珠穆朗玛。直到1981年,英国登山队从南坡首次登上峰顶。其北峰尤为险要,迄今尚无一人从北坡到达过峰顶。</h3> <h3> 公格尔九别峰是西昆仑山脉上的第二高峰,由于山上终年积雪,犹如牧民头上所戴的帽子,所以当地牧民就称它为“公格尔九别”,语意为“白色的帽子”;因它高度略逊于公格尔山,也有人称它为“小公格尔”,但它的山势地形却丝毫不逊于公格尔山。</h3><h3> 2015年5月公格尔九别峰发生冰川跃动和冰崩,造成当地1.5万亩草场消失,70户牧民房屋受损。</h3> <h3>  前方就是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h3><h3> 在帕米尔高原上,有两座山峰遥遥相望,它们分别是海拔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在叶城县境内)和海拔7546米的昆仑山第三高峰慕士塔格峰。</h3> <h3>眺望慕士塔格峰</h3> <h3>喀拉库勒湖,这是海拔最高的湖泊,一年四季因天气变化使湖水的颜色也不断变化,时而碧绿,时而幽蓝,时而如墨,宛如天使的眼泪。湖东面就是著名的慕士塔格峰,周围有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围绕。</h3><h3> 遗憾现在是冬季雪山与湖水相映,形成的一幅绝美的画面我们看不到。</h3> <h3>  慕士塔格峰(Muztag Ata),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陶县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交界处,海拔7546米,为世界第43、中国第17高峰。</h3><h3> “慕士塔格(Muztagh)”,塔吉克语意为“冰山”,“阿塔(Ata)”意为“父亲”,即“冰山之父”。</h3> <h3>  慕士塔格峰是个名副其实的国际登山大本营。 </h3><h3> 早在1670年,英国探险家托罗切尔就对慕士塔格峰作过考察;1894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第一次尝试攀登失败后,1900年、1904年又进行了两次攀登都未能成功;1947年他又邀请现代登山理念的创立者英国登山家希普顿和犹尔曼尝试攀登失败;1956年中国和前苏联联和登山队31名队员首次登顶成功;1959年中国登山队33名队员登顶成功。<br></h3> <h3>  到达阿克陶县与塔县分界线苏巴什大坂,‘’苏巴什‘’意为分水岭,位于慕士塔格峰西侧,海拔约4100米。</h3><h3> 站在苏巴什大坂可仰望雄伟壮丽的慕士塔格峰,俯瞰神秘多彩的喀拉库勒湖和广阔无垠的高山草甸,远眺延绵起伏的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极目四望十几座7000米以上的冰川雪峰尽收眼底,是全球罕见的地理奇观。</h3> <h3>  有幸拍到了马可波罗盘羊。</h3><h3> 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较大篇幅地提到了帕米尔高原上的羊。他告诉后人,那些野生的羊,“羊体硕大,羊角长达三四掌尺,有的羊角甚至长达六掌尺。”至今为止,欧美人士说起“帕米尔盘羊”,对方很可能挠满脸的迷茫。他们称帕米尔高原这种大角大野羊——马可波罗羊。</h3> <h3>  在慕士塔格峰景区拍到了白屁股的羚羊。</h3><h3> 这可不是藏羚羊,它叫藏原羚。(它俩的区别是前者是黑屁股,后者是白屁股)。</h3><h3>藏原羚又称“西藏黄羊”。给人印象深刻的是,这种动物屁股上有一块白色的爱心形标记,因此也被人们称为“白屁股”。</h3> <h3>藏原羚主要分布于中国的甘肃、新疆、西藏、青海、四川,印度的拉达克和锡金地区。</h3> <h3>  途经卡拉苏口岸</h3><h3> 卡拉苏口岸地处西昆仑山和萨雷阔勒岭之间山前阶地平缓区,海拔4368.6米,该地址距中塔边界的阔勒买山口13.875公里。卡拉苏距喀什市219公里,距塔什库尔干县城62公里,距塔方边境城市穆尔加布89.7公里,距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约850公里。</h3> <h3>夕阳照射下的慕士塔格峰</h3> <h3>前方到达塔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h3><h3>塔县是中国唯一个与三个国家相邻的县,分别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相连。</h3> <h3>距红其拉甫口岸还有100多公里的路程,因314国道严格限速,首尾相接40迈区间限速,100多公里的路程要走3个小时天黑之前到达不了红其拉普了。提前预订了塔县凯途温泉酒店,塔县即(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明天再向高海拔的红其拉普国门挺进。<br></h3><h3> 塔县这里有一条通往南疆莎车县的古道,(塔莎古道,唐朝玄装法师从印度取经回来就走这条道)。</h3> <h3>有个朋友几年前来过这里,介绍当时塔县食宿条件很差。这次我们来之前特意在喀什备了许多自加热米饭,罐头之类的食品以备应急之需,可到了之后一看食宿条件不是一般的好,是特好!</h3> <h3><h3>  塔吉克族,他们是中国唯一的纯白种人,被称作是“被上帝遗忘的子民”。</h3></h3><h3> 酒店里英俊的塔吉克族安保员</h3> <h3>第二天上午学生上学途中。</h3> <h3>瓦罕走廊</h3><h3> (英语:Wakhan Corridor;波斯语:واخان‎),又称阿富汗走廊、瓦罕帕米尔,是阿富汗巴达赫尚省至中国新疆的呈东西走向的一个山谷。</h3><h3> 瓦罕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也是华夏文明与印度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东晋高僧法显、大唐高僧玄奘和西域佛经汉译创始人安息高都曾经过这里去印度研究佛法。</h3><h3> 向右有个古驿站</h3><h3> 瓦罕走廊是高原野生动物保护区</h3> <p class="ql-block">  在通往瓦罕走廊的岔口有个高仙芝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高仙芝(?—756年),唐朝中期名将。姿容俊美,善于骑射,骁勇果敢。20岁时被授将军,官至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等职,封密云郡公。</p><p class="ql-block"> 唐开元年间,高仙芝受唐玄宗之命率唐军平西域之乱,从安西出发,经阿克苏、喀什、走葱岭(喀喇昆仑山)从慕士塔格峰下走过,20多天到达塔什库尔干,然后沿兴都库什山北麓西行,又经二十余日到达播密水(今阿富汗瓦罕附近)。唐军继续前行,再经二十余日到达特勒满川(今瓦罕河)。至此,唐军经过百余日的跋山涉水,于同年六月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行军。</p><p class="ql-block"> 随后,高仙芝兵分三路,会攻吐蕃在中亚的阵地连云堡(今阿富汗东北部喷赤)唐军围歼了10万吐番军,收复小勃律,大勃律国。唐军再西征700里,挫败阿拉伯帝国军队,曾收复包括碎叶城(李白出生地现属吉尔吉斯斯坦国)在内的大片失地。</p><p class="ql-block"> 这条314国道,看似荒凉的瓦罕走廊,唐朝时可是吹角连营、杀声震天的古战场。</p> <h3>搭顺风车的塔吉克族妇女。</h3> <h3>塔吉克族男人友好的向我打招呼,然后背起他的娃,一家三口回村了。</h3> <h3>瓦罕走廊风景</h3> <h3>前方的路太凄迷。</h3> <h3>来时的路一派阳光。</h3> <h3>  可爱的新疆小毛驴。</h3><h3> 新疆驴主要分布在喀什、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巴音郭愣蒙古自治州等地。新疆驴适应性强,能忍耐吐鲁番盆地夏季的酷暑炎热,也能适应高寒牧区冬季—40℃的严寒。新疆人非常喜欢驴。</h3> <h3>塔什库尔干河</h3> <h3> 前方就是红其拉甫口岸关口。因天气原因,10月中旬就关闭了。</h3><h3> 红其拉甫口岸海拔4733米,同巴基斯坦毗邻,北距塔什库尔干县城125千米,是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1986年5月1日正式向第三国人员开放。红其拉甫风光壮美,但由于环境恶劣素有死亡山谷之称,当地居民主要为塔吉克族。</h3> <h3>  红其拉甫,意谓血谷,是昔日盗贼出没之地,也是战争的蘋发之地。这里是喀什通往巴基斯坦中巴友谊公路国内段的终点,海拔4900多米,是目前新疆海拔最高的国门。</h3><h3> 红其拉甫附近的塔县野生动物保护区,是喀什地区的唯一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在1.5万平方千米保护区内栖息的野生鸟类100余种,哺乳类动物有100余种,其中有雪豹、北山羊、马可波罗盘羊、金雕、鹅喉羚、藏原羚、棕熊,黑鹮等70多种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h3> <h3>这里的海拔接近4900米。</h3> <h3>由红其拉甫口岸向北走314国道返回喀什。</h3> <h3>谢谢观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