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808080">五十岁以上的人<br>才知道的那个时候的浑江</font></h1><h3><font color="#808080"><br></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小时候,市区内的浑江江面上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桥,也没有什么电厂大桥、星泰大桥、彩虹桥、通江桥、向阳桥、修正大桥和立交桥。<br></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在现今的向阳桥与通江桥之间的位置、通江桥与彩虹桥之间的水坝位置,分别有两个渡口和两条木船,由船老大、船老二两兄弟轮流摆渡,送过往的人们来往于浑江两岸。<br> 在水坝的位置,还有一座木桥。所谓的木桥,其实就是由两、三块建筑工地搭施工架子用的跳板拼接而成,桥墩也是用木桩捆绑起来落在河床上的。每年一到汛期,浑江之上洪水滔天、波涛汹涌,那时候的水也特别地大,木桥很快就被冲散了架。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浑江上的木桥散了架、架了散,浑江的江水见证着那些不屈不挠、倔强敦厚的浑江人民。<br> 小时候,频频往返于浑江两岸。坐在木船之上,用手划拨着清澈见底的江水,内心就充满了忐忑、害怕、兴奋,还有一丝丝的小激动。每当船儿不稳或者稍有倾斜时,就不由得发出陈阵的惊叫,这时就会听到船老大或船老二大声善意的呵斥:坐稳了,扶好了!每当迈着欢快的小腿儿走在木桥上,或者推着自行车过桥,两眼就直直地看向江对岸,用眼神的余光瞄准脚下的木板,根本就不敢大眼睛地望着江水。脚下,两米多深的江水奔涌,稍看一会儿就会觉得天晕地转。只有在桥板的结合部小憩暂休的空隙,才敢定睛凝视清澈见底的江水。江水之中,一、两尺长的江鲤鱼欢快游弋,大鱼小鱼,数不胜数。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人们,怎么不像现在这样这么爱吃鱼呢?唯一的解释,也许是那个时候食用油稀缺的缘故吧!没有油,炖出来的鱼怎么会香呢?<br> 浑江之上,偶尔会看见一、两个打鱼人,穿着水裤,拿着旋网,一网下去,大鱼小鱼,活蹦乱跳,总有收获。玩耍之时跟打鱼人搭讪才知道,其实打鱼的人很少吃鱼,多数都是打了以后送人,那时还不大时兴买卖。按打鱼人的话来说,他们打鱼玩得就是一个乐呵儿。<br> 这就是我们小时候的浑江。</font></h3><h3><font color="#808080"><br></font></h3><p style="text-align: right; "><font color="#808080">高成兴</font></h3><p style="text-align: right; "><font color="#808080">2018年12月14日半夜搁笔</font></h3><p style="text-align: right; "><font color="#808080"><br></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