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新疆农业大学校友会2018/12/22在上海顺利举行了第三届全国各地校友会工作会议。</b></h3><h3><br></h3> <h1><b> 23/12我们带着校友们的心意去苏州看望1953年任八农体育教学的黄连珍老师(黄老爱人己故,是八农农学系教授)</b></h1> <h1><b> 从上海站秉快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b></h1> <h1><b> 苏州校友时蓓已经在等候我们一同前往</b></h1> <h1><b> 11点半黄老师正在吃飯,对我们意外到来,百岁老人一时有点反应不过来。</b></h1> <h1><b> 老人好喜欢时蓓校友送的花篮。</b></h1> <h1><b> 师生合影最为幸福!与百岁老人合影更加珍贵!</b></h1> <h1><b> 去年楊庭坚、阮月娥校友夫妇从四川来时,去苏州看望黄老师的合影。</b></h1> <h1><b> 黄老师通过冯紫云手机录下的校领导李宝城书记的微信语音时,她可能认为是实时通话!她听到后的回应快、准确,简直把我们振憾了!</b></h1> <h1><b> 和黄老一起生活和照顾的大儿子</b></h1> <h1><b> 我们把刚才的情景、原委加以说明,给校友们分享!</b></h1> <h3></h3><h3> 我们在黄老师家,用手机反拍了几张照片立刻发给四川的校友分享我们的激情!</h3><h3> 校友林德佩说:1973年八农派4位教师第一次去南繁,地点是崖城,我和唐老先生住一房间,朝夕相处120多天。他老先生种棉花,我种西瓜。每天晚上睡前听他讲四川老家,讲民国故事,令人难忘!
<br></h3><h3></h3> <h3> 校友董令仪说:你们苏州之行太值了!黄莲珍老师100岁时我专门从南京去苏州看望了她老人家。如今身体还那么好,真为她高兴!<br></h3> <h1><b> 校友钟俊平说:上世纪五十年前期,唐先生看中孔雀河铁门关那个地方的天然短日照条件(棉花是短日照作物),就带了蒋兴涵在那里搞棉花育种。那可是什么都沒有的地方,就住了两家农户在河边有一点地。唐老师在棉花育种上是很有想法的!可惜迁上了那个时代。他去世后他手头的材料农学系无人继承,与冯袒寿先生差不多。(陈仲荣延续了冯老师育成品种的推广栽培,但育种那一摊子无人接下)这些都是十分可惜的!</b></h1> <h1><b> 半个多小时后我们依依不捨告辞,时蓓校友指引到苏州观前街口。</b></h1> <h1><b> 观前街位于苏州市中心,是苏州人气最高的购物聚集地,历来有“苏州第一商圈”的美誉。这里是姑苏城内最老字号的购物街区。</b></h1>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因古寺玄妙观而得名,有150多年的历史,自古便是熙熙攘攘的重要商业街。</h3> <h1><b>来往游客不断,校友冯紫云好不容易才拍下了这张玄妙观的照片。</b></h1> <h1><b> 苏州校友时蓓地主之谊请我们到松鹤楼,这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由徐氏在苏州玄妙观创建,经营面点带卖饭菜。松鹤楼迄今已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由于古人以松鹤寓长寿,故取名松鹤楼。</b></h1><h1><br></h1> <h1><b> 招牌菜:松鼠鳜鱼</b></h1> <h1><b> 招牌菜:银鱼莼菜汤汤</b></h1> <h1><b>招牌菜:响油鳝湖等</b></h1> <h1><b> 相聚总有分别时,江苏校友们再见!</b></h1><h3><br></h3> <h1><b> 匆匆赶到车站只有火车票了!上海校友会会务专为我留下房间,24号返蓉。国际大都会上海再见!</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