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了年猪好过年

顾孟寒

<h3>今年的春节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腊八粥的余香尚留唇边,眼瞅着这就到了腊月二十八。记得小时候盼过年,那真是盼星星盼月亮一样。自从进入腊月,空气中就到处弥漫着节日的味道:超市里张灯结彩,一天到晚播放着“欢乐中国年” 的乐曲,在这样的氛围里,你不想买东西都不行;马路上的车流日渐稀疏,该走的几乎都走了,都市的凝聚力似乎一下子丧失殆尽。不管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百姓们的幸福感会在这个月里悄无声息而又热热闹闹的蔓延开来,走进腊月,离新年就不远了。俗话说“张王李赵,二十三祭灶。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腊月二十五,糊窗磨豆腐。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腊月二十八,蒸馍炸圪塔。腊月二十九,焚香别旧岁。大年三十儿,守岁迎新年。”这来自千百年的习俗,就是咱中国人灵与肉的强烈基因。腊月的味道,就是欢乐的味道,更是中国年的味道。</h3><h3><br></h3><h3></h3><h3></h3><h3></h3><h3>在这年味浓郁的时候,我很自然的想起两个多月前在大凉山过彝族新年的情形,好像就是昨天才发生的事,一切历历在目。我们这个行程主要就是奔着彝族新年去的。在我的心目中,彝族,特别是大凉山的彝族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神秘,要知道他们和藏族同胞一样,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才在党的领导下废除了农奴制,从奴隶社会一下子迈进社会主义!当然彝族同胞过年和我们汉族过年的意义差不多,带有庆祝当年、祭祀祖先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事如意的意思。只是时间上有非常大的差异,他们选择在农历十月过年。彝族人民在历史上创造了“太阳历”,即以十个月为一年的历算,我认为彝族的历法还是挺科学的。每年十个月,每月三十六天,共三百六十天,另外有五至六天过年日。这样无大小月之分,每月都是三十六天,非常便于人们记忆。十月太阳历选择冬季傍晚观测北斗星(彝语称“沙聂”)的尾巴(斗柄)指下为大寒,此为农历腊月;夏季傍晚观测北斗星的尾巴指上为大暑,此为农历六月。以大寒和大暑为元日,准确地反映了季节变化的规律。这冬夏两个节日即彝族年和彝族火把节。十月为年终岁首正当过年,所以习惯上又称“过十月年”。这个时候地里的庄稼收割完了,五谷丰登农事空闲,正合适过年。</h3><h3><br></h3><h3></h3><h3></h3><h3>来到大凉山才知道今年的彝族年在农历十月十三至十五,放三天假。11月20日(农历十月十三)是彝历大年三十,我们的旅行大巴奔驰在从西昌(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经昭觉前往美姑的旅途中,沿途的彝寨寨寨烟熏火燎,家家喜杀年猪。同行的二姐许多年前曾经在这里工作过,她说过去彝胞贫穷,即使过年,也不像今天这样家家杀猪。彝族过年休假三天,机关学校工厂都放假,所以我看到到处都是学生娃在玩耍过年,我问了一下,有的甚至从广州北京赶回家过年的。彝族新年第一天(年三十)杀年猪;第二天(年初一)做肉肠腊肉,喝酒吃肉。而且要在树底下吃肉;第三天走亲戚送年肉(送舅舅家等),继续喝酒吃肉。我们深入彝寨,亲身体验了彝族新年的风土人情。</h3><h3><br></h3><h3></h3><h3></h3><h3>彝语“库斯”,意为新年,主要内容就是祭祖。大年三十天刚破晓,各家各户在简易坑灶内点燃篝火,烧着烫猪水等待杀年猪的小伙们到来。杀猪的人来到时,主人家向他们敬上“杀猪酒”,彝语叫“乌色志”。早晨鸡叫以后,全村就要宰杀年猪,杀年猪要从寨子里年长或德高望重的人家开始,依次序宰杀。据说过去还要用年猪的胆、胰、尿包占卜主人家的吉凶,以猪胆饱满、色泽好,胰平展,无缺陷,尿包丰满为吉祥,预示来年人畜兴旺,粮食丰收。同时分“舍富”、“舍民”两餐进餐,“舍富”主要是祭奠祖先,取猪肾、肝、舌、胰与荞粑一同煮熟,敬奉先祖。“舍民”是全家人集体餐。吃完“舍民”后,男子们要将猪肉切成条块,妇女们则要灌制好香肠,并当天要开始将鲜肉和香肠挂在火塘上烘烤。</h3><h3><br></h3><h3></h3><h3></h3><h3>我们是在旅途中随机的选取两个寨子,对彝胞杀年猪展开采风的,那个场面之火爆真是闻所未闻。当大巴离S208省道边的昭觉县宜姆哈村(事后查询的)还挺远的时候,全车的摄友们就已经看到那边烟雾腾腾,随风还飘来一阵阵直往车厢里钻的火燎毛发的味道。当大巴转过一个弯,眼见一条笔直的公路,以及沿公路布置的寨子,足足有一二里路长。而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家家户户都在堆起篝火烧猪毛,那个阵仗真是见所未见。松枝、茅草以及劈柴烧的噼啪作响,伴随着的是猪皮被火燎的滋滋声。那家刚刚息了火,正在用刀刮残毛,这家已然烈火雄雄,添枝加柴。当然还有大人们的吆喝和孩子们兴奋的尖叫。这是一场“集体屠杀”过后的打扫战场,“牺牲们”被烟熏火燎,刮净清洗,接着开膛破肚,切割分解,人们露出心满意足的微笑,这种笑绝对是天然的,是辛苦一年得到的犒赏。</h3><h3><br></h3> <h3></h3><h3>俗话说扯后腿</h3><h3>看看这就是扯后腿,叫你动弹不得</h3> <h3>下面这几张照片是观看杀猪的老人和孩子</h3> <h3>大巴驶离宜姆哈不久,大家看到距离公路不远的一个小山村,从那里传来一阵阵猪叫声,判断有彝族村民正在杀猪。领队葛老师当即决定下车采风。进得寨子,果然猪嚎鸡跳好不热闹,打听了一下叫哈拉觉拉村。在一个场子里,遇见一只大肥猪从圈里逃了出来。它身强力壮足足有三百多斤重,应该属于“见多识广老奸巨猾”的那种。听到寨子里众师兄惨叫不已,给了它今日凶多吉少的警示。它偷偷跑了出来,一心想逃离这个是非之地。跑着跑着,见后方追兵越来越多,似乎有点慌不择路了。当跑到一座架在壕沟上的石桥前,桥上突然站上一个小伙子,二师兄望着前面一夫当关的绝路,又用那双小眼睛的余光睥睨着追兵,算计着后路。人们气喘吁吁浑身冒汗,眼看着就要手到擒来。不料这狡黠的呆子左顾而言他,它往桥上佯装冲锋,突然一个急转,便跳下壕沟扬尘而去。惹的一干人马大呼小叫,前堵后追,场面愈加的混乱不堪。最后是怎么抓到它的没法弄清楚,但是却在一农户家看到它的下场。这户农家的小院不算大,六人一组的杀猪队往院里一站,基本上就没多少地儿了。一位长着枣红色脸面的大汉双手持一根有茶杯那么粗的的木棍,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慢慢挪步至那呆子跟前,趁其不备就是一记闷棍,可怜它二师兄眼冒金星如坠深渊的倒了下来。众人刚想一拥而上,不料那呆子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它虎视眈眈的站在院子当中,张着獠牙大口,一副不可一世的姿态。枣红脸大汉几次故技重施都未奏效。直到另外一位后生在院子里随手拿起一根棍子,僵局才被打破。两根木棍的出现让二师兄彻底晕了菜,所以两面为敌是要不得的,有个国家牛皮哄哄的说它可以同时打两场战争,我看只是牛皮哄哄而已。你瞧,后生持棍冲上前去,那呆子也昂头张嘴迎战,可是它万万料不到,真正的杀手在它身后又一次重击,这一下着实凶狠,呆子哄然倒地,口吐白沫,只剩下出气比进气多了。接下来过于血腥,不再累叙。后来我又看了几场“斗猪”,总结一下,基本上是小猪半棍子,大猪一棍子,豪猪起码两棍子,接下来就是顺理成章的按部就班了。所以杀猪光用刀是不行的,得先让二师兄晕过去。据我所知屠宰场也是这样,只不过他们用的是电击。</h3><h3></h3><h3><br></h3> <h3>就是照片里前面那位二师兄</h3><h3>逃出绝命圈,一路奔跑,惹的众村民跟在后面不亦乐乎</h3> <h3>后面有的场面过于血腥,把画面的色彩去掉了</h3> <h3>妇女和儿童远离杀戮</h3><h3>只能远观</h3> <h3>我不敢看</h3> <h3>“朵博”,意为月首(初一),早晨鸡叫女主人就要起床做心肺三鲜汤,先将猪心肺捣烂,放在锅里将油熬出来后,放入水加豆芽、干(鲜)笋等,做成三鲜汤。,供全家人享受这顿美味。我们早上从美姑县城出来奔向农作乡农作村,大巴后来在村路上摇摇晃晃开到村口时辰已晚,当然吃不到彝家三鲜汤,不过坨坨肉和碗碗酒倒真的品尝到了。初一的中午彝家会带孩子来到自家的树下,把带来的肉食切成小片放在树丫上或树皮之中,并让孩子啃猪蹄。接着就是拜年,据说彝家的拜年场面异常热闹,一般数十人一组,从整个寨子挨家挨户拜年,拜年时主人家都以坨坨肉、碗碗酒相待(彝语叫“志依博”),让大家享用。值得一提的是彝胞喝的酒,我看主要是自家酿的米酒,酿好的米酒放置在大酒坛里。酒的的味道和我们这边的米酒差不多,甜甜的凉凉的,不过还有一点烟熏的味道,估计是家中一直燃烧着火塘的缘故。现在家家户户更多的是置办许多啤酒,我看男女老少都非常能喝酒,甚至到了拿啤酒当茶水喝的地步。我在一个叫阿美的小姑娘家采风,就看见她妈妈在火塘边,边熬猪油边拿起啤酒瓶豪饮。据说拜年队伍还要为主人唱贺新年歌,年轻人跳舞、摔跤、跳锅庄,大家不分彼此,不分亲疏,一起快乐到通宵达旦。由于旅程匆匆,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采访,不过在彝族村民的家里,亲身体验到他们过年的喜悦。在年节里,寨里人爱吃“团圆饭”,从这家吃到那家,又从那家耍到这家,来来往往,欢欢乐乐,化解平日的矛盾,加强邻里的友爱,要是外人路过寨子,会被拉住和他们一起酒醉饭饱后才让其上路。</h3><h3><br></h3> <h3>阿美妈边熬猪油边喝啤酒🍺</h3> <h3>猪儿们层出不穷生生不息🐷</h3> <h3>我去过三个彝家,家家待客热情洋溢,让你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拳头大的坨坨肉不容分说的塞将上来,推也推不掉,白水炖的猪肉,刚开始觉得淡而无味,可是越嚼越香,没有佐料的喧宾夺主,有的只是家养黑毛猪的纯粹。不过一块这样的肉坨坨就把我打倒了。反正深深知道农作村的彝族同胞有多淳朴,乃至我们可以自由出入村民的家,可以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和大山深处的彝胞一起过新年,感觉不要太好哦!虽然离开农作村已经两个多月了,可是他们仍然活灵活现的在我脑海里……</h3><h3></h3><h3><br></h3> <h3>最后一节现场直播</h3><h3>不过少儿不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