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知青岁月

欢欢

<p class="ql-block">今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56周年,我们老三届被上山下乡到农村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p> <h3>五十年前的元月三日,我们在锣鼓喧天热情的市民和亲人们欢送下,依依不舍告别宜昌,告别亲人坐上运货的大敞篷车下乡落户到当阳县干河公社三桥大队,艰苦而繁重和在城里完全不同的生活从此开始接受再教育</h3> <h3>我们是冬天下乡的,那年的冬天格外冷,田里基本没事干,为了来年丰收,冬季要给田里上底肥。下乡的第一次农活就是用手抓牛栏粪,在村民的带领下,我们用双手把牛栅里的牛粪抓到挑篮里,再挑到地里撒向田里当肥料,当时才十七八岁的姑娘们,心里真不愿干,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只能硬着头皮上,农村的冬天那个冷领教了,抓牛粪的手冻的没知觉。</h3> <h3>放牛的我,还有点接受再教育的成果</h3> <h3>十几岁的姑娘们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离开城市,第一次面对繁重的农活,第一次要为生计而操心,N个第一次都要我们承担,没有先例,咬牙前行</h3> <h3>再教育的日子里,经常就为收工回家吃什么菜而范愁,实在没吃的,我们就用红苕切成片,在锅里干炒然后放干辣椒和水同煮,就这样凑合吃饭。</h3> <h3>我们下乡的小队全部都是种水稻,每年初春南方的天气还很冷,早上五点多钟队长敲锣叫醒全队人下地干活,我们闭着眼睛高一脚低一脚下到冰冷水田扯秧苗,只到冷水的刺激才会清醒的知道新的一天开始了</h3> <h3>插秧和割谷两季是我们种水稻最辛苦,最累的季节,插秧季为抢季节每天劳作都是十几个小时,收工回家眼睛全都是肿的。</h3><h3>蚂蝗,水蛇是女孩子最怕的,村民为了搞笑,把水蛇捆在秧苗里,谁火背碰上吓的在水田里乱跑,引得笑声一片,我虽然没碰上,但心里一直悬着,怕碰上肯定会吓的半死。</h3> <h3>下乡第一年春节,“知青”全部不充许回城过年,要和贫下中农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真正原因据说是几万“知青”大军,不能觧决回城运输问题。我们回城和家人过年的决心不变,在队长的支持下,派了一位有觉悟,思想红的贫下中农步行从当阳走回宜昌,那年的雪很大,沿途雪踩成了冰,很是难行,回家过年支配着我们,咬牙硬是回到家,那年我们才十八岁</h3> <h3>我和我的“知青“同学们,本人那时就知道浪漫的指点江山😝😜</h3> <h3>下乡一口锅吃饭的“知青”同学</h3> <h3>一</h3> <h3>正长身体的年代,无油无盐的饭菜,繁重的农活干下来,也品不出饭菜的味道,每人每顿都是几碗饭的往肚里装。</h3><h3>记得知青同学过生日,买来鸡蛋来庆生,本人打破记彔一口气吃下十八个,也够蠢的。</h3> <p class="ql-block">时间过得真快,一晃56年过去了,还没过明白一晃头发都白了,当年的少男少女“知青“们,都慢慢步入了古稀之年,回忆我们这段“知青“岁月,给我们留下了永远的,刻骨铭心的记忆,任何时代无法复制的经历,我们现在活的平淡知足,再苦再累懂得承受,坦然面对一切,这是“知青“留给我们一辈子取之不尽的财富。</p> <h3>命运多舛的一代知青,每位都有最深的体会,也都有忘不掉的故事。</h3><h3>一辈子的不容易,在我们剩下满脸皱纹之际,愿我们的知青同学们活在当下,且行且珍惜</h3><h3>,活它个天长地久!</h3> <h3>回城以后我们也回乡去过,这是下乡去接待安置我们队干部和部分村民</h3> <h3>从右往左第二个就是步行送我们回宜根红苗正的刘哥</h3> <h3>下乡住的土屋门前忆当年</h3> <h3>正中的张哥,对我们知青特别关照</h3> <h3>我的“知青“同学们</h3> <h3>我们下乡在一口锅吃饭的六姐妹</h3> <h3>“知青”同居伙伴</h3> <h3><br></h3><h3>人生有风有雨有挫折,柴米油盐大半辈子,放慢脚步挺起胸膛,争取越走越远,坚定信心,因为我们是独特的“知青”队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