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大踏步行走在专业成长的大道上!

刘晓玲

<h3>  2018年12月24、25日,按照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举办朝阳市乡村特岗教师市级培训班的通知》要求,在师校领导的安排下,我带领全区50名小学骨干教师、25名中学骨干教师和15名学科研训员,在朝阳市工程技术学校、疏港路小学和朝阳市一中南校区参加了为期一天半的“朝阳市乡村特岗教师培训班暨大连市专家、名师送培送教活动”。盘点一天半的培训时光,关键词应该归结为“疲惫”、“欣喜”和“感动”。</h3> <h3>  说起疲惫,是因为一天半的培训,没有任何中场休息,高密度的培训内容与自我生成之间迅速地撞击,因此疲惫应该是所有坚持参加完培训的老师共同的感受。</h3> <h3>  说起欣喜,是因为在这一天半的培训时间里,我接收到了来自大连这个“教育强市”传递过来的先进的培训理念,真正深入了解了当下最热门的微课制作方法,同时在三节观摩课中更加清晰明了小数、小语和小英学科教学未来深化课改的方向和目标。</h3><h3> 说起感动,是因为在这一天半的培训中,我区参训教师和研训员都早早地到达培训会场,参训态度特别认真。</h3> <h3>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区中教部的王淑兰老师、肖秀华老师、张兰英老师和小教部的范丽梅老师都已经超过50岁了,可她们从始至终在会场里认真地倾听着、记录着、思考着,看到她们书写时不得已摘掉的眼镜、为看清讲义材料不由自主地伸长胳膊去拉长可视距离,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满了感动。感动她们对研训事业的执着、感动她们对我们师训部工作的大力支持、感动她们用自己的“行为世范”为其他参训老师追加的最为宝贵的“培训素材”!</h3> <h3>  说起参训,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培训中你听到了什么,而是培训之中培训讯息和自身工作对接产生的深度思考,是培训之后能更准确地找到自己未来工作努力的方向。于是,我在思考:此次培训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h3> <h3></h3><h3>   <font color="#ed2308"><b>培训收获一:交互式教师培训模式效果更佳。</b></font></h3><h3><br></h3><h3> 24日上午,有幸听到来自于大连市高新区普罗旺斯学校李秋校长的《学林探路贵涉远 无人迹处偶奇观》班级管理培训,下午聆听了来自大连市教师进修学校程柏漠老师的《微课的设计与开发》的信息技术培训。纵观这两场培训,有一个共性的地方——那就是两场培训都非常重视与现场参训教师互动,培训效果非常好。</h3> <h3><b><font color="#003750">  </font></b>传统的教师培训常采用讲座式,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专家在上面沉浸在自我的讲座里,参训教师在下面酣畅于手机游戏或聊天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参训教师和自己“同频共振”,交互式的培训为此提供了最佳的途径。</h3> <h3>  在培训伊始,李秋校长通过微信的面对面建群的方式,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就将600多人培训教师迅速分为6个“研修共同体”。在培训中,她不时地抛出问题:“在这段视频中你的感悟是什么?”、“你了解过四W吗?”、“面对这种情况你怎么处理?”等等。这种交互式的培训模式一方面让参训教师紧紧跟随着李校长的引领,不断地对班级管理方法进行深度的思考,同时作为培训者也能从群消息中及时了解参训教师的理解程度、已有水平,以此来及时调整自己讲座内容和时间分配,达到培训效果的最大化。</h3> <h3>  下午的程老师更是用幽默诙谐的语言,通过不断回忆、提问、思考等交互方式,让原本深奥的微课设计与开发变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因此,此次培训模式带给我很多触动,我清楚未来我的培训也要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h3> <h3><font color="#ed2308"><b>  培训收获二:教学与培训都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b></font><font color="#ed2308"></font><b></b> </h3><h3> </h3><h3> &nbsp;李秋校长在培训中说:“我最害怕的是我被孩子们落的太远,无法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因而无法去实现真正的教育。”于是,尽管孩子们最喜欢的《沙漠骆驼》她根本听不出唱的是什么,也一遍一遍去聆听,去了解,去模仿。程柏漠老师讲述的给自己的女儿录制“声音式微课”的过程,里面不仅仅包含了浓浓的父爱,更多的是找到一个符合于这个年龄、符合于这个时代最佳的教学方法。</h3> <h3>  大连市甘井子区锦泉小学的石鑫老师的数学课以一张倒立的只露出一个人的TFBOYS的合影导入数学概念课——《平移、旋转》,以学生最感兴趣的人物设疑,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同时把传统数学课的枯燥一扫而光。</h3> <h3>  王平老师在讲解《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中“抽出”这一个词,她号召所有的学生和她一起以手臂为树干,以手指为枝条,共同尝试做出“抽出”的动作,让抽象的词汇更加形象生动,紧紧扣住她所提出的作者此篇文章的写作法宝之一:用词贴切!</h3> <h3>  曾经在素有“南冯北魏”之称的冯恩洪老教授的讲座中,聆听过他的教导:一节好课最重要的是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这一次培训中,无论是培训还是观摩课堂,我都发现了这一至关重要的共性。而这一共性的具体诠释便是我未来工作的方向和目标。</h3> <h3><font color="#ed2308"><b>  培训收获三:培训和学科观摩带给我的新的讯息。</b></font><font color="#ed2308"></font><b></b> </h3><h3> </h3><h3> &nbsp; 王平老师在讲述她的这节《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设计思路的时候说:“明年人教版部编的小学语文将会在全国统一使用,以后不会再有其他版本的部编教材。而这一版本的部编教材在单元首页明确提出本单元的写作特点,同时在课后习题中,不仅要学生理解掌握文本内容,还要明白文章的写作特点,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有练笔跟进。”</h3> <h3>  石鑫老师在分享她的《平移、旋转》的教学设计时说:“形象抽象‘想’为径,直观理性‘玩’建模。”</h3> <h3>  于琦老师在汇报中谈到:“大连市的小学英语考试一、二年级听力与笔试的比值为8:2;三四年级听力与笔试的比值为6:4;五六年级听力与笔试的比值为2:8。”</h3> <h3>  从这些学科观摩中得到的教学方向的讯息,可以在我区未来骨干教师培训、甚至全员培训专业成长中起到很重要的引领作用,让我区的深化义务课程改革朝着更先进的方向迈进。同时,在程柏漠老师的《微课的设计与开发》培训中,我一直在思考:未来我们的师德培训可不可以录制一系列的师德微课,让老师在观看中思考,在反思中提升?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为我对未来的师训工作充满信心!充满力量!</h3> <h3>  培训是短暂的,但是此次培训带给我的收获必将引领我的未来。</h3><h3> </h3><h3> 龙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 刘晓玲</h3><h3> </h3><h3> 2018.12.25</h3><h3><br></h3><h3>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