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8年12月同学一行乐游歙县古城,这是歙县批云山庄<br>歙(Shè)县,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端,北倚黄山,东邻杭州,南接千岛湖,面积2122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人口49万。徽州六县之一,歙县是古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和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发源地。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为歙县,被授予"中国徽墨之都"、"中国歙砚之乡"、"徽剧(徽班)之乡"、"中国徽文化之乡"、"中国牌坊之乡"荣誉称号。歙县于1986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歙县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四川阆中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h3> <h3>下午1:30出发,到了歙县正是晚饭时间</h3> <h3>烤乳鸽,蛋饺,火腿笋</h3> <h3>毛豆腐,木板香,小毛鱼</h3> <h3>吃完饭去逛逛歙县县城,一进城门就看见石坊了。<br>许国石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歙县城内,是全国罕见的典型明代石坊建筑,立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h3> <h3>坊主许国是歙县县城人,嘉靖乙丑(1565)进士,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万历十一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成为内阁成员,后又加封太子太保,授文渊阁大学士。万历十二年九月,因平定云南边境叛乱决策有功,晋升为少保,封武英殿大学士。许国石坊正是在云南边乱平息一月之后开始营建的。</h3> <h3>牌坊的侧面</h3> <h3>县城街景</h3> <h3>斗山街巷子里的叶氏贞洁牌坊</h3> <h3>下面几张照片全是假古董,都是新建的</h3> <h3>歙县夜景</h3> <h3>第二天早上,披云山庄合影<br><br>今天准备去棠樾牌坊;鲍家花园;呈坎;渔梁坝</h3> <h3>棠樾牌坊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景区,棠樾牌坊群由七座牌坊组成,明代三座,清代四座,几乎全部采用石料筑成,是体现明清两代牌坊建筑艺术的精品之作,除此之外,还有两座祠堂分别是清懿堂(为女性而设置的女性祠堂)和敦本堂(鲍氏支祠)。于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认真听讲</h3> <h3>鲍家祠堂</h3> <h3>路边的藕塘</h3> <h3>导游说这是苦丁树</h3> <h3>鲍家花园,原为清乾隆、嘉庆年间著名徽商、盐法道员鲍启运的私家花园。目前是中国最大的私家园林和盆景观赏地。她坐落在举世无双的棠樾牌坊群边,以徽派盆景为主题,同时荟萃国内外各流派盆景精华,与牌坊群景区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一幅完整的徽商故里。<br></h3> <h3>拍照人问:苦瓜甜不甜<br>全 体:甜</h3> <h3>拍照人说:全是大骗子<br>全 体:?</h3> <h3>潇洒走一回</h3> <h3>呈坎合影<br>人说去了呈坎一生无坎</h3> <h3>呈坎古名龙溪,原为徽州首府歙县辖地,现属黄山市徽州区(原歙县西乡)管辖。自易名呈坎以来,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是我国当今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呈坎八面环山“恰似易经八卦图”,村中溪水绕村而过,形成了类似阴阳鱼的图形,易经中阳为“呈”,阴为“坎”,于是得名。街巷曲曲弯弯,分不清东西南北,如迷宫一般。</h3> <h3>这兄弟俩又杠上了</h3> <h3>呈坎罗东舒祠堂里一颗400多年树龄的桂花树</h3> <h3>渔梁坝是歙县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始建于唐宋,重建于明代,全部用清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为我国现存仅有的古代石质滚水坝,被专家誉为“江南都江堰”。渔梁坝所在的渔梁古埠是古徽州的水路码头,交通要津,称雄明清商家三百余年的徽商就从这里起航。该坝可蓄上游之水,缓坝下之流。无论灌溉、行舟、放筏、抗洪,都可兼而利之。坝长138米,底宽27米,顶宽4米。坝中间有开水门,用于排水。它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均用一至两吨重的雪白晶莹的花岗岩石砌成。由于坝的落差较大,加上坝下乱石嶙峋,练水到此,经溢洪道飞流直下,涛声不绝,声震数里,煞是壮观。你走到坝上可以看到坝体上平面是不规则形状,中间凹下一段(开水门),右边高,左边低,现在是枯水期,坝体上都可以行走。</h3> <h3>渔梁坝全部用青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每块石头重达吨余。它们垒砌的建筑方法科学、巧妙:每垒十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之间用坚硬石墩如钉插入,互相衔接,极为牢固;每一层各条石之间,又用石锁连镇,上下左右紧联一体,构筑成了跨江而卧的坚实水坝。</h3> <h3>第三天游览了新安江山水画廊。现在人真聪明,原本就是去浙江的一条水路,沿途景色不错,青山绿水,粉墙黛瓦,起了这么个名字,还真是这么回事。</h3> <h3>游船上</h3> <h3>九里潭上岸去看冰雕,岸边的油菜。</h3> <h3>满山的琵琶树</h3> <h3>琵琶开花了<br>三潭琵琶的三潭是指瀹潭、樟潭、绵潭<br></h3> <h3>320年树龄的香樟</h3> <h3>冰雪九龙谷名字起得大气,牌匾上的字也不错</h3> <h3>这里也有冰雕</h3> <h3>樟潭上岸去看红妆馆和千年古樟这是红妆馆</h3> <h3>婚床及柜子</h3> <h3>这是五进婚床,太奢侈了,简直就是一个房间。</h3> <h3>这真是八抬大轿</h3> <h3>樟潭的千年古樟</h3> <h3>右边的是支撑</h3> <h3>枝杈都比普通树干粗的多</h3> <h3>遮光蔽日的</h3> <h3>这才是树干</h3> <h3>远处拍的,房檐边看到的树干是支撑</h3> <h3>第三次上岸去坑口村看捕鱼表演<br><br>不知不觉的一上午过去了,回到深渡镇吃了中饭就要打道回府了。<br>此次两天半的旅程,吃的好,住的好,玩的好。大家都忘记了自己的年龄(老家伙),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爷爷奶奶),也忘记了自己身上的担子(带孙子),一路欢歌笑语,插科打诨,非常开心。<br><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