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年终岁末,人们开始梳理一年来的点点滴滴。在即将告别的2018,在我们帮扶的贫困户脱贫之际,我想用“感谢”一词,来总结这一整年来的经历的人、遇到的事,来回顾近三年的驻村扶贫所学、所感、所想。</h3><h3> 2018年,对于市科技局帮扶的灵山寺村贫困户来说是个充满丰收与喜悦的年景。村里17户贫困户高质量地脱贫了,困难群众住上了新房子、娶到了老伴、腰包鼓起来了,欢声笑语也多起来了。村里一位贫困户的老人,对我们说:真的感谢你们这些扶贫的干部,帮我们家里度过难关。现在孙子研究生毕业上班了,我家的日子也越来越好过了。</h3> <h3> 听到老人的话,我想说的是,作为一名扶贫干部要感恩于这近三年所走的扶贫之路。作为党员干部,组织派我们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每个人必须义无反顾地扛起肩上的担子,这个是责任和义务。但我认为,如果把这个工作仅仅当做一项任务来完成,工作的质量和个人的收获将大打折扣。真心感谢三年的扶贫路上经历的一切,有扶贫工作的紧张和疲惫,有远离家人和城市的单调与惆怅,但更多的是成长的收获和心灵净化与沉淀。</h3><h3> 感谢贫困群众,给了让我们帮助你们的机会。记得去年在扶贫工作最艰苦的时候,区上一位领导讲话中鼓励大家:“扶贫工作确实辛苦,但大家一定不要被困难吓倒。若干年后,当我们忆往事,回首这段工作经历时,岁月一定如诗如歌般美丽。”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扶贫工作不是做慈善,是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的面对的困难,作为“给予者”会得到与“接受者”相同的幸福与快乐。百姓发自内心的话语最温暖,也最打动人心,没有什么比帮助别人而得到赞美更能陶冶心灵、净化内心的事情。</h3><h3> 感谢扶贫工作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农村的全貌。让一个长期在城市生活的人,用词汇来概括现在农村面貌和农村人品质,估计大部分人会想到“贫穷”和“朴实”两个词语。其实现在的农村的内涵十分丰富,许多地方虽然距离乡村振兴中描绘的“美丽乡村”还有差距,但是大部分农村都有高高耸立的小洋楼,路边随处可见的高档小轿车。而淹没在繁华之中且数目不小的贫困人口才是我们工作的对象。农村的社会形态是由家族关系、邻里情份,及因地缘关系,几百上千年以来错综复杂但又有条不紊地联结在一起的。在农村,想当好村官要处理好各种矛盾和关系是需要相当的能力和处事方法。驻村以来,日常工作中和村干部及村民在一起,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在单位一辈子也学不到的东西。</h3><h3> 感谢扶贫工作中经历的所有困难与磨砺。有人曾说,我们要感谢经历过的那些和我们“过不去”的人和事,因为这些人和事让我们学会成长。近三年以来,工作中,我时刻告诉自己,一碗水端平,像对家人一样对待百姓。2017年初,村里贫困户海浪(化名)的母亲得了子宫癌,我发动周围亲朋好友帮其捐款1.6万元,这些钱虽然没有救下他母亲命,但对于一个农村的家庭绝对是一大笔钱。知道这个小伙子不善言辞,但觉得无论如何海浪会记住我们的好处。另我没有想到的是,从开始不愿意接听我的电话,到后来他换手机号了也不告诉我,一直到彻底不理我们这些扶贫干部,我倍受打击。默默地思考原因,也许他只是不愿意再背贫困户这个名份吧!作为扶贫干部,只要贫困户的日子过好了,我们又图什么呢? 年轻人外出打工,日子肯定会越过也好的,脱贫不是事儿。慢慢地,我心里释然了,也放下了。另外,有几次,有群众把我堵在村委会门口,要争当贫困户或者低保户。场面是尴尬的,群众态度也十分的不友好。回头想想,其实百姓或许是真的生活困难。经历多了,让我学会了换位思考和设身处地地为百姓考虑,也懂得了复杂场面的沟通交流。自己也得到了锻炼与成长。</h3><h3> 人生中会经历无数个三年,但不是每个三年都如此有意义。最后,我也想对自己说,感谢我们近三年共同的坚守。梦想也许遥远,但至少自己的努力让梦想看到了奋斗的力量。感谢一路走过的所有人!</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