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三)中西合璧形成独特风格</h1><h3> 中华巴洛克式建筑的风格形成,在结构上,这些在西洋建筑立面背后,几乎全部采用中式院落。往往几座建筑构成一个独立的院落,院落有门洞,或一进,或二进,穿越门洞,便进入豁然开朗的大院。大院中,外廊式栏杆、雕刻精美的楣子,这些中国传统装饰给人别有洞天的感觉。多组院落常在一起构成一个街坊。"中华巴洛克"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风格,它已经深深融入哈尔滨的血脉,成为这个城市的一种文化、一种历史与一种记忆。保护中华巴洛克建筑也已经不单单是一项工程,更是哈尔滨人肩头的责任和义务。</h3><h3> 如今,在历经近百年的沧桑后,哈尔滨老城区道外旧时的富商宅邸多已成为数十户百姓共同居住的杂院或是挪作他用。中华巴洛克式建筑虽然基本保持原样,但由于年久失修,砖木结构的外墙墙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破损,有的墙体已经出现断裂和局部塌陷。</h3><h3> 面对这群坐落在城市一隅的历史看客,哈尔滨市政府决定尽可能地保护修整,试图还原它们过去的面貌。2007年后,哈尔滨市将"中华巴洛克街区"保护更新列为重点工程项目,开始对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地区进行修复。在建筑区域腾迁工作结束后,工程将以"修旧如初"为目标,修缮建筑,并对街区环境进行改造。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很严谨,除了必须要有的图纸外,更将几何学完美地运用其中,而中华巴洛克建筑是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由工匠自己进行的一种临摹性创造。这种风格的建筑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更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与智慧,应当永久保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