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支教生活印记——第二章:走进昭苏(第六篇)纸短情长

遇见

<h1>  当援友告知归去的日期时,我们心头都为之一怔,离家已近四个月,一直萦绕心头的那份期盼,变得越发的凝重。站在2018年的岁月末端,行走在小区通往学校的小道上,看着从空中滑落的雪花,往事归零,我心依然。</h1> <h1>  走进办公室,像往常一样匆匆放下身上的背包,准备直奔教室。不经意间,目光落在一堆作业本余留下的空隙。咦!这是什么?只见几样小物件散落在作业本之中,看上去是那样的不显眼。整理了一下,少许苹果干,一个手工折纸,一张写着“黄老师谢谢您”的纸条。虽然只有短短的一行字,一瞬间,我竟然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觉得心中暖暖的。我想此刻这种心情只有你成为老师以后才能体会,什么工作的繁杂,什么生活的纷扰,就在此刻消失得无影无踪。</h1> <h1>  接下来几天里,我的桌上陆陆继续出现了一些小物件,有卡片,有水果,还有民族学生自家做的小点心......由于我的桌子靠近大门,其他老师进出时总会看到我桌子上的变化,每当此时,她们都会流露出一丝的嫉妒。“黄老师你真幸福,这么多孩子喜欢你!”走进教室的时候,我发现孩子看我的眼神也与往日不同,上课时注意力明显集中了,作业的质量也在逐渐提高,我感觉孩子们似乎一下子长大了。后来,我从孩子们只言片语中明白,原来他们以为我这学期结束后就不再支教了,都想将自己最好的一面永远留在我的心目中,想珍惜这最后一段共处的美好时光,孩子们质朴而纯真的情感深深地感动着我。当我告诉孩子们下学期我还会回到昭苏,还会继续给他们上课的时候,孩子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看着他们可爱的脸上漾出的笑容,我也跟在后面傻傻地笑着,有时快乐就是那么简单,幸福就在一瞬间。</h1> <h1>  离家这么长时间,与家人都是通过微信联系,每次通信的时候总觉得时间如此短暂,一下子几十分钟就过去了。前段时间,妻子给我发了张图片,是她在闲暇之余给我写的信。看着那熟悉的字体,简单而真挚的语言,往日一幕幕不由在眼前浮现,此时当下流行的一个词——纸短情长,最是应景。是啊,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h1> <h1>  没事梳理了一下来昭苏这段时间发的朋友圈子,竟然有近一半是关于鼓楼小学教育集团的。既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也有课堂提质增效的,还有各种开放活动的......朋友最多的留言就是“人在新疆,心系鼓楼。”是啊,鼓楼小学教育集团的人文关怀暖在我心,打造高品质、有品味的教育理念深入在心,课后服务举措落到实处感动民心。学校的一举一动让远在他乡的鼓楼小学一员感到无比感动和自豪,让我又怎能不为她点赞,微信上的只言片语同样语短情长。</h1> <h1>  轻柔的雪花,绵延着我的思愁和眷恋;精美的卡片,书写着孩子的不舍和依恋;短小的信笺,叙说着妻子的情意绵绵。指端流淌着曾经的美好,键盘定格在温暖的瞬间,纸短言长,情更长。</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