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序言</b></h3><h3>这次的东欧之行可以说是临时决定的。本来九月要去德国开会,于是约了老公和朋友会后碰头去布拉格。哪知行程取消,可是去东欧的欲望已经调动,于是朋友开始了寻找机票促销,我开始读攻略定到访之处。读了很多中文的,英文的旅游攻略,决定用两个星期去4个国家:捷克布拉格→奥地利哈尔斯塔→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奥地利的维也纳. </h3><h3>之后又到Bookings.com 订酒店。这次订的全部是公寓,4人合住,带厨房。根据纽西兰的经验我们发现到超市买食品自己做早餐是最经济,营养均衡的办法。如果中午没时间吃饭,我们可以用保温瓶煲粥,带点三明治,炒菜,到加油站打开后备箱当餐桌既省时又省钱。这次一共订了7个住处,都不错。最贵的197欧一天在哈尔斯塔,最便宜的仅54欧在克罗地亚。</h3><h3>租车是在eurocar 网站订的。订车要注意跨境保险及还车规则。赫兹有我公司的优惠价可是它把欧洲分成三个等级:西欧,东欧,希腊。有的车不能进入东欧,可选车型少,希腊是保险不覆盖。国内大家推荐租租车,可是它都是用第三方的车,这样处理事故恐怕有麻烦。Eurocar是大公司,比较安心。为了更安心,我们买了全保险。离开之前最好把要交过境费,高速费弄清楚,备好零钱,否则换多了当地货币用不完就浪费了。如果你没交费被抓就更麻烦了。欧洲是个讲究自觉的地方,公交,道路都没什么检查员,可是一旦被抓罚款额是大大的。布拉格和维也纳城市交通发达,停车贵,所以租车自离开布拉格到进入维也纳为止一共8天。<br></h3> <h3>布拉格共和广场。</h3><h3>那里的著名建筑物有海柏尼剧院,市政大厅,火药塔和一个大购物中心。</h3><h3>我们的住处在附近。购物中心旁的货币兑换店的汇率是最好的,门口总是排大队。</h3><h3><br></h3> <h3>九月是布拉格的演出季的尾声。到的那天下雨,阴冷。不如去剧院观看一场芭蕾舞: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主角是捷克的顶尖演员,我们花39欧就可以坐到贵宾席了。第一次离舞台如此近,演员身上的肌肉线条都看得一清二楚。在维也纳歌剧院买一张同样级别的票则是197欧,我们在弗兰克福转机时还没订上。</h3> <h3>市政厅大厦。这是拥有复杂细节的整体艺术,美丽的自然饰物和精细加工的日常用品的装饰派,所谓的新艺术风格——世纪之交时代的新时尚,曾席卷了整个世界。十四世纪曾是国王的居住地。</h3><h3><br></h3> <h3>火药塔</h3><h3>这座哥特式建筑物建于1475年是老布拉格十三个城门之一。</h3> <h3>布拉格的石砖路,有轨电车在广场上穿行,车速不快,行人可以不紧不慢地过马路。那天尽管下着雨,然而路却不滑,因为雨水都从石头缝里流出去了。</h3> <h3>广场旁的小路上有好几辆豪华老爷车,司机们个个穿着复古制服招徕游客。在布拉格的街道穿行一定有更深刻时代穿越感吧。</h3> <h3>我们的第一餐在购物中心楼上的老布拉格食阁。</h3> <h3>最有特色的捷克“馒头”. 它是用土豆粉做成的。和焖羊肉在一起绝配。<br></h3> <h3>街景随拍:</h3><h3>小餐馆外面的复古照片</h3> <h3>街头艺人。</h3> <h3>入夜广场上的小铺面开始营业。如果要买手信,建议在布拉格买,各种小玩意总有一个适合你,而且价格比较便宜。</h3> <h3>小木偶人。后悔没有买一个回来送给邻居家的小朋友。</h3> <h3>礼品店</h3> <h3>寒冷的清晨一位流浪汉缩卷在长椅上,难以想象他会如何过冬。</h3> <h3>静静的城门小停着一辆从夜生活回来的老爷车。</h3> <h3>查理桥是布拉格必到之处。这不仅由于它的功能:当年,它是跨越伏尔塔瓦河唯一的桥梁,查理大桥是联接老城与布拉格及邻近地区最重要的通道,也使得布拉格成为东西欧之间重要的贸易通道。</h3><h3>大桥于1357年始建,1400年竣工。此桥是遵照捷克国王查理四世之命而建,因此得名查理桥。查理桥以罗马天使桥为样板,是典型的哥特式建桥艺术与巴洛克雕塑艺术的完美结合。桥的一端入口处耸立着查理四世的全身雕像,两侧是带有巴洛克式浮雕。查理桥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艺术成为14世纪最具艺术价值的大桥。</h3> <h3>查理大桥桥长520米,宽10米,有16座桥墩,大桥两端是布拉格城堡和旧城区,查理大桥Charles Bridge是历代国王加冕游行的必经之路。在桥上可以观赏到艺术家的表演,还有一些手工艺创作表演,已经成为布拉格艺术的展示场所,在桥上还可以买到很多艺术品,像是表现查理大桥的水彩画,以及身着传统捷克服装和宫廷服装的木偶。</h3><h3>遥想600多年前一位年仅27岁的来自比尔森的年轻人曾在伏尔塔瓦河畔长跪不起,他发誓要将查理大桥定建成一座全欧洲最好的大桥。 大桥造了漫长的六十年,年轻人最终没看到他设计的大桥的落成,但是他的“作品”确实是流芳百世的艺术瑰宝。</h3><h3>1874年秋天,被誉为“捷克音乐之父”的作曲家斯美塔那因患耳疾而痛苦万分并一度想结束生命。“那天清晨,我缓缓地走上大桥,没有人知道我想干什么。就在这时我突然听见了伏尔塔瓦河的激流在撞击查理大桥的声音……”斯美塔那在他晚年的回忆录中称伏尔塔瓦河的激流声是捷克人心灵的呼唤,而历经几百年风雨血火的查理大桥,则是他心中的祖国。后来作曲家的这些感情全都被凝聚在了他的著名交响诗《我的祖国》中。</h3><h3>另一位天才名叫卡夫卡,这位出生在查理大桥桥墩边上的犹太人,干脆把查理大桥称之为是他生命的摇篮。1934年5月,静静地躺在维也纳郊外疗养院里的卡夫卡,让守候在他身旁的好朋友雅努斯记下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我的生命和灵感全部来自于伟大的查理大桥。”<br></h3> <h3>查理桥上有30尊圣者雕像,都是出自捷克17~18世纪巴洛克艺术大师的杰作,被欧洲人称为“欧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术馆”。现在原件已经保存在博物馆内,大部分已经换成复制品,据说只要用心触摸石雕像,便会带给你一生的幸福,桥上的一尊铜像的某些部位已被游人摸得发亮。其中桥右侧的第8尊圣约翰雕像,是查理桥的守护者,围栏中间刻着一个金色十字架位置,就是当年圣约翰从桥上被扔下的地点。<br></h3> <h3>圣约翰内波穆克雕像底座左浮雕:王后忏悔图</h3> <h3>内波穆克的圣约翰(Jan Nepomucký,1345-1393)是捷克历史上一位非常知名的人物,他在瓦茨拉夫四世(Václav IV,1361-1419)统治期间任布拉格副主教。当时正值天主教会大分裂时期(1378-1417),国王支持亚维农教廷的克雷芒七世,而时任布拉格大主教Jan z Jenštejna则支持罗马教廷的乌尔巴诺六世,二者水火不容。据文献记载当时大主教要任命约翰为克拉德鲁比修道院院长,这无疑将影响国王的利益,于是国王命人将约翰毒打致死,并从查理大桥上抛入河中毁尸灭迹。然而60多年后此事演化为一段传奇,故事变成国王怀疑王后有情人而要求她的告解神父内波穆克的约翰说出王后的秘密,但遭到拒绝,从而使约翰惹来杀身之祸(据考证是与另一约翰混淆)。《天主教法典》第983条规定“告解圣事的秘密是不可侵犯的;所以听告解者不得以言语,或其它任何方式,和藉任何理由揭发忏悔人。”根据这种说法,内波穆克的约翰被认为是天主教会第一位由于为告解者保密而殉道者,他因此成为反诽谤的主保圣人,又由于其被投入河中身亡,他也成为抵御洪水的主保圣人。</h3> <h3>清晨我们冒着寒风去桥上拍日出。可惜厚厚的云层挡住了太阳。</h3> <h3>天渐渐亮了,红色的朝霞布满天际</h3> <h3>查理桥上的街头画家展现的全都是布拉格的建筑和风景。</h3> <h3>查理大桥也是一个浪漫唯美的地方。一对对情侣在岸边或欣赏美景或不远万里地来拍婚纱照。</h3> <h3>新娘在电影布景中拍摄,难得的场景。</h3> <h3>两对情侣,高调和低调。</h3> <h3>这天正好赶上有古装戏在桥上取景,清场一个小时后允许游人上来。占到一个好位置拍到马车武士沐浴在阳光下的照片。</h3> <h3>白鹅悠闲自在地享受晨光的温暖。</h3> <h3>桥洞里的漫画真实感很强。</h3> <h3>拍完朝霞,回到住处吃早餐。回到旧城广场天又阴了冷了。广场有一人放了一大盆肥皂水吹泡泡,引游客观望。大人小孩纷纷玩起抓泡泡的游戏,给这个沉闷的阴天带来了欢乐。</h3> <h3>布拉格老城的圣尼古拉教堂(Kostel svatého Mikuláše)为巴洛克风格,建于1732年至1737年。</h3> <h3>教堂最著名的是古老的管风琴,据说莫扎特曾经用过,以及天花板上描绘圣尼古拉、圣本笃生平和旧约故事的湿壁画,1735年至1736年由巴伐利亚画家Kosmas 达米安阿萨姆创作。人造大理石的主祭坛建于1737年。</h3> <h3>教堂里巨大的吊灯。</h3> <h3>布拉格城堡位于伏尔塔瓦河西岸的小山上,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布拉格城堡长570米,平均宽约130米,是世界最大的古城堡。它不仅是布拉格总教区的主教座堂,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加冕教堂。这座城堡包括波希米亚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王宫,后来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捷克共和国的历届总统也都在此办公。城堡内保存着波希米亚王国的王冠,还收藏有16到18世纪意大利、德国、荷兰等国绘画作品4,000馀幅。。</h3><h3>圣维特主教座堂兴建于14世纪查理四世时代,直到1929年才完全建成,断续续经过500年的建设 查理四世将它建成全城最为显赫的一座建筑, </h3> <h3>有绿顶的那扇门是南门,,门上用马赛克绘制了“最后的审判”,该门从此被称为“金门”,国王就是通过这座门进入教堂举行加冕礼。在阳光的照耀下,金门上的整个图案显得异常夺目,其中中门最上方为耶稣基督被手持其受难物的天使围绕,下面是六位捷克圣人,再下方是查理四世和其第四任王后伊丽莎白;左门上方是圣母玛利亚和耶稣的六位使徒,下方是天使唤醒坟墓中的人进入天堂;右门上方是施洗者圣约翰和另外六位使徒,下方是持剑的天使长米迦勒将罪人赶进地狱之火。</h3> <h3>玫瑰窗。创作于1927年,是用两万七千块花色玻璃片组成的“创世纪”主题的作品。从内外都可以看到。砂石墙的中央弦月窗上饰有亚盖隆的《耶稣受难》、《基督衣旁争论》和《哀悼耶稣》。</h3><h3>主立面玫瑰花窗的右下角 是两位建筑家,Kamil Hilbert (左),Josef Mocker (右)。<br></h3><h3></h3><h3>玫瑰花窗的彩色玻璃由捷克画家Frantisek Kysela于1925-1927年设计制作。他(左)和著名捷克艺术史学家Zdeněk Wirth(右)的形象一起被刻在了玫瑰花窗的左下角。</h3> <h3>砂石墙的中央弦月窗上饰有亚盖隆的《耶稣受难》、《基督衣旁争论》和《哀悼耶稣》</h3> <h3>教堂中殿左侧第二个大玻璃窗是艺术巨匠阿尔封斯·米沙创作于二十世纪初的现代玻璃窗作品。</h3> <h3>圣·让·内波姆斯墓. 纯银制作的墓耗费了二十吨银子,建于十八世纪中期。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灵柩上面手持十字架的圣·让·内波姆斯跪像,他的神情和手势栩栩如生。从教堂彩色大花玻璃窗灑进来的阳光照在雕像上闪耀着粼粼银光,成为圣维特大教堂里异常夺目的地方。这也可以看出圣·让·内波姆斯在捷克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墓的基座是托起灵柩的天使群像。</h3> <h3>从城堡俯瞰布拉格。蓝天,白云,红色屋顶构成美妙的画卷。</h3> <h3>著名的布拉格之春广场,瓦茨拉夫广场 (捷克语:Václavské náměstí)是布拉格的主要广场之一,布拉格新城的商业和文化生活的中心,也是政治活动中心。这也是示威、庆典和其他公共集会的传统地点。这个广场得名于波希米亚的主保圣人圣瓦茨拉夫,他的骑马持矛的塑像屹立在广场的一端。川流不息的游人,学生到这里来参观,导游,老师们讲解着它的历史和发生的历史事件。</h3> <h3>广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广场,而是一条长750米,宽60米的大道。广场的一个尽头是国家博物馆。可惜在维修之中,仅有动物类的展出。从圣瓦茨拉夫雕像望去,大道旁小酒店,商场林立,大道中也有旧巴士改装的酒馆和花园,各式艺术雕像好不热闹!</h3> <h3>瓦茨拉夫广场旁的旧式酒店。我喜欢它的装饰。</h3> <h3>广场附近民居墙上的壁画。</h3> <h3>坐在秋千上享用美食是什么样的体验?</h3> <h3>穿过了瓦茨拉夫广场,我们急切想了解曾经的社会主义时期的捷克。问了国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她介绍我们去参观布拉格城市博物馆。</h3> <h3>博物馆自1900年对外开放,展出捷克石器时代到20世纪的历史。可是很遗憾,没有关于共产时期的展品。那是一段刻意回避的年代?</h3> <h3>这是几百年前的大锁。结构很复杂。恐怕如今的小偷都打不开。</h3> <h3>古时的百宝箱做工精细。</h3> <h3>这个不起眼的大门是中欧最古老的大学“布拉格卡尔大学”。是捷克历史上最令人敬仰的卡尔四世国王于1348年所创立的。</h3><h3>卡尔四世在1355年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不但长期待在布拉格,而且将此地选定为帝国首都,他也为捷克的未来做了多项影响深远的施政建设─引进法国和意大利的文化,在捷克原有的普列弥修王朝文化基础上再注入日耳曼民族的活力,因此波希米亚王国得以迅速地蜕变成百花齐放的多元文化汇聚之地!</h3><h3>卡尔大学的章程中写道:“我们这个国度的忠贞国民们,对于知识十分地渴求,因此我们不应该再向外人乞讨知识的果实!” 由于卡尔四世崇拜圣瓦茨拉夫,该校的徽章是卡尔四世在手持长矛的瓦茨拉夫面前长跪不起。</h3><h3>我们所到之处是其中一个校区。仅一栋大楼,大门未锁,我们进入其中。这天是周末,教室的门都锁了。可是可以看出学校窗明几净。</h3> <h3>墙那边的树叶将斑驳的光影撒到大学旁的小街道边停泊的车上。</h3> <h3>跳舞的房子在布拉格的市中心,是一座20世纪的产物。与周围巴洛克和歌德式的旧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它的昵称是fred &ginger,以捷克两位著名舞蹈家命名。</h3> <h3>下午大约四点我们沿着伏尔塔瓦河行走。那桥,那红顶的房子,古老的建筑,尖顶的教堂,蓝色又泛着金光的河水,飞翔的水鸟,让人陶醉。</h3> <h3>傍晚时分我们搭乘游船畅游伏尔塔瓦河。船穿过一条条大桥,观看上面的雕塑,欣赏岸边的著名建筑:布拉格城堡、鲁道夫宫、圣尼古拉斯大教堂、查理大桥、国家剧院和Emauzy教堂。我们上游船的时间是精心策划的观日落时间,可是老天不作美,一片片乌云漂浮在河流域的上空,冷风嗖嗖,船上提供的毯子也不够用,回程我们只好钻进下面的船舱。</h3> <h3>远观查理桥及周围建筑。</h3><h3><br></h3> <h3>其中一座桥的桥头两位少女安琪儿手持花朵向往幸福。</h3> <h3>桥墩上的雕塑在欧洲的老桥上习以为常。每个雕像都有自己的故事。而今的桥线条标新立异,人文艺术却是被忽略了。</h3> <h3>捷克国家剧院</h3> <h3>侯船处附近有几个小摊卖烤肉,旁边用蔬菜布置的图案很可爱。</h3> <h3>布拉格中心的列侬墙,不知道和歌手列侬有何关系。但是整墙的涂鸦吸引游客到访。</h3> <h3>晚霞沐浴下的泰恩教堂(捷克语:Kostel Matky Boží před Týnem、Týnský chrám,或简称 Týn)是捷克首都布拉格老城区的代表建筑,自14世纪起就是该区的主要教堂。教堂的钟楼高达80米,塔顶是四个小尖顶。<br></h3> <h3>下了船不久天边渐现红霞。</h3> <h3>圣若瑟和耶稣。Emanuel Max的哥哥Josef Max(1804-1855)于1854年创作,为布拉格商人Josef Bergmann出资。雕像中耶稣的父亲圣若瑟手持象征纯洁的百合花,脚踩在木工架上,身旁的小耶稣做出祈福的手势。这里最早原本是Jan Brokoff于1706年制作的同名雕像(当时正值约瑟夫一世执政),不幸的是该雕像于1848年毁于战火。</h3><h3></h3><h3><br></h3> <h3>魔鬼蓝将河水与天际相连。</h3> <h3>伏尔塔瓦河的夜景。</h3> <h3>回酒店的路上拍下这幅布拉格旧广场的夜景。金色的布拉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