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扶贫不放松

深蓝

<h3>  一一记岚皋林业总场扶贫办主任沙斌</h3><h3><br></h3><h3>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中,这是古代诗人赞颂竹子坚韧不拔精神的著名诗句,而岚皋林业总场扶贫办公室主任沙斌同志数年如一日、呕心沥血为扶贫的事迹同样值得赞扬和学习。</h3><h3><br></h3><h3> 深入山区,扎根扶贫第一线</h3><h3><br></h3><h3> 今年44岁的沙斌是长期工作在林业战线的老党员,从事林业工作20余年来,恪尽职守、踏实认真、任劳任怨,在国有林场工作中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参加林业工作之初,为了能够尽快适应环境,投身到新的工作岗位之中,沙斌同志时常主动的向镇村干部、工作队员学习,学习与群众打交道的语言,学习农村工作经验和方法,他时刻谨记人民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沙斌同志这种深入群众、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深受当地干部群众和本单位领导的好评,并被任命为林业总场办公室副主任。</h3><h3> 2016年,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全国各地掀起了扶贫攻坚热潮。沙斌同志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积极投身扶贫工作。在开展扶贫工作过程中,每到一个村庄,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遍全村所有农户开展调查研究。在到户走访、开展工作时 ,他总是带着一颗真正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心,虚心听取他们对村两委、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好建议,整理归纳,汲取智慧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在经过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会根据该村的自然资源和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方针和具体办法,有区别地开展结对帮扶、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等不同方法的精准扶贫。</h3> <h3> 明确思路,夯实群众脱贫基础</h3><h3><br></h3><h3> 帮助贫困户脱贫,重在精准。岚皋地处秦岭南麓的亚热带气候带,丰富的汉江分支水系资源和富含稀有矿物质土地资源,构成了魔芋和猕猴桃商品化种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沙斌充分认识到,仅靠给贫困户一点物质帮助难以真正脱贫,而“靠山吃山、授人以渔”才是根本出路。根据这一认识,他明确提出了“以魔芋的商品化种植、林下种芋的繁育为主,畜牧养殖为辅”的扶贫发展思路,在其后的扶贫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扶贫攻坚结对帮扶过程中,他前后三次参与了脱贫结对帮扶工作,先后在岚皋铁炉乡兰加坝村、四季镇竹园村、四季镇木竹村等村镇开展帮扶工作。结对帮扶期间,他结合帮扶村实际,重点推广魔芋的商品化种植和畜牧养殖两项卓有成效的扶贫举措。截止2018年10月,通过推进魔芋产业化建设,沙斌先后协助铁炉乡兰加坝村发展商品魔芋规范化、标准化种植500亩;帮助竹园村新增林下种芋繁育100亩、巩固商品魔芋规范化、标准化种植500亩,并扶持魔芋产业大户22户。通过多方奔走联系政府有关部门,争取到8万余元投入帮扶村开展产业发展扶持。特别令贫困村民感动的是,在兰加坝村和竹园村部分群众因灾因病导致生活困难时,他第一个站出来组织捐款捐物达7600元和5000元,并第一时间将救灾物资送往灾区和帮扶户手中。</h3> <h3> 倾力帮扶,铺就脱贫致富路</h3><h3><br></h3><h3> 由于扶贫工作出色、成效显著,经组织慎重考虑,自2016年起将结对帮扶村调整到条件更差、情况更加复杂的四季镇木竹村,沙斌同志同时被任命为林业总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他结合所在村海拔和环境资源优势,进一步完善了自己总结的产业扶贫思路,创造了流转土地发展脱贫致富的扶贫新经验。两年多来,通过“支部引领、产业链接、贫困户参与”的方式,集中流转600余亩林地发展核桃种植园区,流转260亩土地建成岚皋县秦旭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木竹村油用牡丹示范园区。通过联保、村委会担保等多种途径,让有发展思路、发展能力的贫困户贷款融资发展产业。带动全村贫困户新发展养猪205头、养羊84只、养鸡1628尾,养蜂397桶,同时,多方奔走呼吁累计争取县主管局和单位投入产业帮扶资金,三年累计投入达45.5万元。在完成个人结对帮扶任务的同时,他严格落实脱贫攻坚“五个一”,要求全场结对帮扶人员每月人均入户开展帮扶达2次以上,在他的努力下和同志们的齐心合力配合下,如今林场脱贫结对帮扶的木竹村已完成2017年度脱贫38户156人;2018年度脱贫118户、360人的年度计划,其中,林场结对帮扶对象脱贫退出34户、115人。</h3><h3> 群众们富了,他为此感到十分欣慰。但他也深深认识到,脱贫工作任重道远,特别是进入脱贫攻坚深水区后,自己肩上的责任更加沉重。他心中还有一本账,全村还有59户、123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五保对象31户、31人,要完成2019年全部脱贫计划,还需付出更多努力。虽然任务艰巨,但是他知道只要心里面时刻装着群众,真心、真情、想着帮他们干一点小事、实事,贫困群众实现奔小康目标一定可以实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