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武汉长江大桥随想]</h3><h3> 原创散文/作者/沙誠俊子</h3><h3> 或许,读过我文章的人们也会默念我,就像我对这所大桥的默念!</h3><h3> ……沙誠俊子</h3><h3> </h3><h3> 恕我直言,在我去过的省会中,武汉算不上是一个好玩的去处,气候急冷急热,武汉人脾气又不好,话听起来很凶,哪怕只是普通的问候,不是太容易交往,口风也有点欠佳。但武汉有通畅的风水,这一点与武汉人的格局很不相投。长江、汉水恰如两条"白龙"穿城而过,城市山脉则像一条"青龙"蜿蜒其间,浩淼的东湖又似一颗硕大的"明珠",组成了幅三龙相会,三龙戏珠的山水自然风景。</h3><h3> </h3><h3>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造物主还是很眷顾武汉的,它拥江抱湖,文淀深厚,更有不少去处可圈可点。但我认为,武汉最激动人心的不是这些,而是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的一座大桥,它是我国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造型新颖,气魄宏伟,这就是武汉长江大桥。</h3><h3> </h3><h3> 万里长江上有多少座桥,那一座桥都能让人心仪,只是武汉长江大桥最让人握不住心旌。</h3> <h3> 大桥于1957年建成,那是一个苦难与輝煌的年代,它的建设,凝聚着设计者匠心独运的机智和建设者们精湛的技艺,它比南京长江大桥还早11年建成,是连接长江南北的第一座大桥。打通了被长江隔断的京汉、粤汉两铁路,形成了完整的京广线。</h3><h3> </h3><h3> 大桥建设有苏联专家的帮忙, 采用八个巨型桥墩矗立在大江中,米字形桁架与菱格竖杆使巨大的钢梁透出一派清秀的气象,35米高的桥台耸立在两岸,给大桥增添了不少雄伟气势。特别是引桥的那段复合拱型,非常漂亮。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筑设计,极富中国民族建筑的特征,在桥面两侧,是铸有各种飞禽走兽的齐胸栏杆;大桥的两侧是对称的花板,内容多取材于我国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h3><h3> </h3><h3> 全桥长度1670米,平均每隔六分钟就有一辆列车通过,如此高频率的使用,当轰鸣的火车驶过时,也只是轻微地带动桥身的颤动,可见大桥是多么的坚固。</h3><h3> </h3><h3> 站在桥南,眺望江北,两江风光三镇雄姿收个大概。</h3><h3> </h3><h3> 说来惭愧我那点可怜的地理知识,第一眼看到大桥是在蛇山的黄鹤楼上。虽然武汉人总是吐槽黄鹤楼,但这座楼却是武汉这座城市的象征,春去秋来,黄鹤楼经历了数次毁灭,又多次重建,逐渐变成现在的模样。只是谁能想到,名扬天下的武汉长江大桥下面,曾有一座天下第一楼。</h3><h3> </h3> <h3> 1957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千米的蛇山峰岭上,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比原楼更高大,唯一不足的就是从此黄鹤楼不再依江临水,站在黄鹤楼上,再也找不到古人远眺长江孤帆远影,烟波浩渺,俯瞰翠微深护,骋怀游目的真切感受,更不要说心旷神怡,宠辱皆忘,顿生纵浪大化,归隐林泉之妄念。</h3><h3> </h3><h3> 耸立在蛇山峰顶上的就是黄鹤楼,天气晴好之时, 拾级而上,逐层欣赏,黄鹤楼内有旧楼模型,可以领略历代黄鹤楼风格。书画作品则四壁皆是,进入黄鹤楼,仿佛进入书画铺子,略滥俗像,想想也是可怜。就是这座让大多数武汉人觉得值不回门票的楼,凭什么号称 “天下第一楼 ”,此黄鹤楼并非彼黄鹤楼。倒是那些150 年前非常珍贵的经典相片,黄鹤楼的前世今生,是值得花时间看一看。不管你是否认同,它无疑是武汉的地标。</h3><h3> </h3><h3> 今天所看到的 ' 黄鹤楼 ' 并不是 "故人西辞 " 的黄鹤楼,曾经它还一度被警钟楼替代,在武汉最早的城市影像中已难见其身影。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屡毁屡建的黄鹤楼,作为武汉人,最应该知道这些。</h3><h3> </h3><h3> 1955年,武汉长江大桥开工建设。大桥选址最终确定为龟蛇方案,而方案中,武昌引桥将要占据蛇山西段的黄鹤楼故址,包括警钟楼、奥略楼在内的晚清民国时期修建的一系列建筑,最终都被拆除。黄鹤楼原址的附近,只留有一个小平台,在这里建起了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纪念碑,而旧时的黄鹤楼成了今日的桥头堡。</h3><h3> </h3><h3> 此后直到1983年,武汉再无真正意义上的黄鹤楼,期间警钟楼、奥略楼一度被当做黄鹤楼,1985 年新黄鹤楼建成。</h3><h3> </h3><h3> 还是大度点,有时我们需要敷衍一个温暖而虚幻的结尾,去焐一焐我们毫无传奇的人生!</h3><h3> </h3> <h3> 如今黄鹄矶附近只有桥头堡作为纪念,这就是黄鹤楼的前世今生,黄鹤楼更多是武汉这座城市的意象化的寄托,只要还有就行了,不过还是要感概。</h3><h3> </h3><h3> 一座使天堑变通途,又让武汉一夜间扬眉吐气的大桥下面,竟是如此沧海桑田。</h3><h3> </h3><h3> 试想故朝前人,终日踯躅寺庙道观,和泥胎雕塑相处,僧道不语,泥胎无言,清冷的环境,清苦的日子,只得将诗心画意来展示,这些倒成全了后人的好事。</h3><h3> </h3><h3> 传统那些美好的已经死去,有些丑陋的,正在生成,甘于堕落,乃是这个时代共同的痼疾。让传统文化变得丰富、饱满而深邃,这个民族才能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更值得深究与玩味,我们的日子也许会有趣许多。</h3><h3> </h3><h3> 导游小姐好看的眉眼、苗条的身材,黑黑的长发,原本让人心生可爱,只是她的言行和那身装饰能与佛境诗意完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吗?</h3><h3> </h3> <h3> 登上黄鹤楼环滁,惊愕其烟波浩渺中,一条长龙猝不及防怱焉扑面而来,撩拨心弦。</h3><h3> </h3><h3> 这就是武汉长江大桥,逼真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它西北始于汉阳龟山南坡,东南止于武昌蛇山入江的山头。由于龟蛇锁江,江面狭窄,缩短了大桥的长度。</h3><h3> </h3><h3> 这里是鸟瞰大桥最佳景地,黄鹤楼与长江大桥相临,在城市中心能有山有水还有江上大桥是很不容易的,这种身边的壮阔景色却经常被武汉人自己忽略。这次走进龟山,已经有些破败,蛇山有黄鹤楼撑着,感觉人气还很旺,其实还有一些小众景点很少被提及,可能也跟路线设计不畅通有关系。一栋德式小别墅,造型很有特点,曾经武昌首富的宅子,现在应该还有人在使用。桥的另一端是龟山,龟山上的名胜古迹很多,山顶有禹王宫、月树亭、龙祥寺等;山南有太平兴国寺、桂月亭状元石等;山北有关王庙、山的西面的桃花洞罗汉寺等。另外还有三国鲁肃墓,古琴台位于龟山西麓、月湖东畔,又名伯牙台,是为纪念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而修建的,晴川阁在龟山脚下,与黄鹤楼遥遥相对。 </h3><h3> </h3><h3> 召换历史记忆能让文人沉思,它比美丽的风景更让人深深的向往。</h3><h3> </h3><h3> 一座楼、一座桥,人生的感叹就从墨客的笔下流出。</h3><h3> </h3> <h3> 现在登上黄鹤楼,看到的是满目的高楼与车流,怀古一定是件特遥远特不真实的事情,还好,有几首很美的唐诗可以默诵一下,毛大人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顺便也一起温习了。</h3><h3> </h3><h3> 清晨或傍晚,漫步江边,亦今、亦古,容易思绪万千。我平静地走着,用心一边赏着一边悟着,任思绪飞扬,感受着那壮阔与空旷,平静与喧嚣、輝煌与痛苦,面对江水的缠绵,从容自在,洒脱无限。</h3><h3> </h3><h3> 大桥位于二江交汇之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视野开阔。它虽然没有其它桥的现代气派,也没有雕龙画凤的华丽,只是朴实敦厚,静静地书写着自已的历史,见证着民族工业的发展,今天,这座桥横跨的风华依然美妙绝伦,没有一座桥有武汉长江大桥如此敦厚。经历如此多的光荣与梦想,50年来,历经风雨沧桑的武汉长江大桥,巍然挺立大江之上。漫步桥上,一种莫名的踏实感涌上心头,不经意间放漫脚步,时而轻轻地扶摸着那斑驳的桥身,时而驻足远眺,一叶扁舟,一朵晚霞,一座青山,一缕乡愁。</h3><h3> </h3><h3> 年少常拿两角纸币描画大桥模样,当真实的走在它上面,腰也弯了,背也驼了。而大桥还是那座大桥,只是多了一些青色的苔藓罢了,想到这里,多少有些失落。有趣的是,时间过了这么久,这方面的宿愿有增无减,就像一个老人,因为它的老,并不是虚度得来的,它所含纳的,比在它面前晃动的每一个人都深厚,使人与它对视,绝对不能轻慢。当然一个不大的宿愿,竟撩拨了我半个世纪的心绪也是不正常的。</h3><h3> </h3><h3> 美妙而复杂,默然思之,感慨良久……</h3><h3> </h3> <h3> 旧时的江边没有现在这么多高大的建筑,所以当时的黄鹤楼是鹤立鸡群的。因而引来许多文人墨客登临此楼都留下不朽的诗篇,其中以崔颢的《黄鹤楼》最为著名。 </h3><h3>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h3><h3>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h3><h3>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h3><h3>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h3><h3> </h3><h3> 崔颢的《黄鹤楼》一词,让无数诗人登楼无语,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诗人在这里得到了黄鹤楼的滋润,但诗的核心语题无非是让生命有常。</h3><h3> </h3><h3> 清人黄昌寿在考察游翠岩寺后曾经叹:"夫华山开创千余年矣,其间兴废隆替,一系乎人之贤否。"这无疑是见地深刻、思虑高远之论,但再细推想,天下事系乎人之贤否者,又岂独一楼一桥。古往今来的许多事物,都借助这一条长江水域悄然隐去,杳然不知所问,读《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h3><h3> </h3><h3> 大桥桥头堡的设计,似乎可以看到一点黄鹤楼的影子,这一设计方案最初并不显眼,最终确定是因为在当时尚不具备复建黄鹤楼的条件下,这座具有民族风格的桥头堡,成了对黄鹤楼的另一种补充诠释。</h3><h3> </h3> <h3> 想起戈理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侯,建筑还在说话"。也许,历史的回音会久久地在这里回荡着。</h3><h3> </h3><h3> 时光流走了,历史走远了。</h3><h3> </h3><h3> 还是去降温,到长江里去游水,亲肤一下江水的温柔,去感受江水携带的时光和尘事向东流去。</h3><h3> </h3><h3> 无论如何,人生是美丽的。再冰冷的世道,也住着无数沸腾的花朵。它值得过,值得爱,值得奋斗。</h3><h3> </h3><h3> 天边的浩淼向我罩来,整个身心饱和在这份温润中,悄然又饱满地舒展开来。此刻很容易想起朱自清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但又不像,秦淮河里的水与灯影透着颓废的胎粉气,美的暖昧,美的伤感,而这里确美的纯粹、甘冽,美得让人心摇神荡,美的让人感叹又不知说些什么,美的已没有了赞叹,只是静静地看着它发呆。</h3><h3> </h3><h3> 不醉的醒着,不醒的醉着!</h3><h3> </h3> <h3><br></h3><h3> 我听腻了世间纷扰的喧嚣,听多了音乐的婉转,听厌了悦耳动听的美喉,也只能此时,才闻岀了另一种音乐的芳香,嗅出了另类歌喉的大美,我想,只有与世无争的人才有此闲情。</h3><h3> </h3><h3> 武汉对于我是新的起点,看惯了海的气势磅礴,山的幽远苍茫,对长江的静静流淌又生出一份迷恋;看着它那样静静的流淌,汇入远方的海洋,就如武汉人的性格一样,总是不紧不慢,看了让人羡慕;也许生活中充满了争斗,但是能在生活中保留这么一份悠闲的心境,也是一种幸运!</h3><h3> </h3><h3> 当你心中烦闷,被琐事烦扰时,到江边去走走,上大桥去看看,登斯楼去远眺,托付于江桥夜风中,望着江水缓缓的流淌,心情也释然了,不愉快的事情渐渐忘落于江水,归于沉淀,伴随着太阳的升起,渐渐的消散了。</h3><h3> </h3><h3> 长江上已经建了无数座桥,一座座气势不亚前作,但这座记意中的老桥,还是与众不同。</h3><h3> </h3><h3> 它不适合现代审美观,整座桥就是单调的钢铁色,好像一品钢梁贯穿了南北,而且这品钢梁锈迹斑斑。不像现在的大桥,铁索斜拉,坦途凌波,一条彩虹飞跃大桥两端,飘逸又洒脱,美的可以让人落泪,但一经细品发现少了点传统的味道,少了中国元素,漂浮不敦厚。这座桥,就应该出现在这里,应该出现在武汉,也应该出现在武汉人的眼中。不由得想起那些个公交车司机,的士乘客,推着自行车,夹着鱼竿,捧着热干面等船来的武汉人。</h3> 后来与武汉人谈话、问路,我总想起这座大桥,它也是一个武汉人。 <p><br></p><p> 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的伟姿,这里地处江汉平原东缘,鄂东南丘陵余脉起伏于平野湖沼之间,龟蛇两山相夹,江上舟楫如织,黄鹤楼天造地设于斯。一桥飞渡龟蛇,江山无二。</p><p> </p><p> 傍晚下塌武汉晴川假日酒店 。位于旖旎秀丽的长江之滨,毗邻龟山东麓晴川阁,与黄鹤楼隔江相望。酒店周围胜迹如林,大禹神话园、琴台大剧院、琴台音乐厅、长江大桥、汉阳江滩近在咫尺。</p><p> </p><p> 鲜豆皮,清蒸武昌鱼,这里选用的是鲜活樊口鲂鱼,清蒸时辅以火腿、冬菇、冬笋和鸡汤,色白明亮、晶莹似玉,吃起来还有浓浓的香味扑鼻。</p><p> </p><p> 酒足饭饱后点燃一支香烟,在缭绕的烟雾中,大桥的身影渐渐清晰起来,生动起来。</p><p> </p><p> 举头仰望天空,桥上满畴星子,那么邈远又那么亲切,郎郎地照彻。</p><p> </p><p> 或许,读过我文章的人们也会默念我,就像我对这所大桥的默念!</p><p> </p><p> 武汉的夏天炎热得变态,到了午时就无心欣赏它的美景,大脑昏然,不好准确把握这座大桥的脉像。到处都是黏黏的湿热,人们居然还都烤肉般行走着,打着的伞,就是一个个流动的烤箱。</p><p> </p><p> 据说马可.波罗并没有到过中国,但他的游记,都写得煞有介事。虽然热的失魂落魄,但还是亲历了大桥,其实这也没什么可奇怪的,舞文弄墨之人,通常都有这个毛病。灵感的那一刻就像好莱坞科幻片的编剧,完全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沉醉了。</p><p> </p><p> 临别时再入面馆,上来的热干面不知是否送客之面,味道有些怪怪的不是很纯正了,依旧倒些香醋,又一碗面落肚,此时无闲事挂心,也是人间好时节。</p><p> </p><p> 是这座桥让人们重新认识了武汉,还是武汉因这座桥而更具影响力!想到这,便觉岀这座大桥的好处。是啊,人只有过了桥,才能走得远一些。 </p><p> </p><p> 忽然明白,这座桥与我气息相通的竟是岁月,一个人无语。</p><p> </p><p> 久别;相约于大桥,</p><p> 再见;更是浪漫,武汉人有福!</p><p> ( 全文完)</p><p> 2018年6月於银川</p><p> 部份图片摘自网络</p><p> </p><p> 沙誠俊子部份原创散文目录集:</p><p>1.散文/[覌荷] (已发美篇上)</p><p> (该文发表在2015年12月15日宁夏日报)</p><p>2.散文/[情愫贺兰山] (已发美篇上)</p><p> (该文发表在《鸭绿江》文学期刊2016年第0 9期下)</p><p>3.散文/[小屋前的鸟巢]</p><p>4.散文/[多情是那望月的人]</p><p>5.散文/[陌上何时花在开]</p><p> (该文发表在2016.04《散文百家》杂志。)</p><p>6.游记散文/[漫步在静静的樱花树下]</p><p> (已发美篇上)</p><p>7.游记散文/[走近黄昏的苏伊士湾]</p><p> (已发美篇上)</p><p>(该文发表在《牡丹》文学刊物2016.5期)</p><p>8.游记散文/[印象芽庄] (已发美篇上)</p><p>9.游记散文/[登上东极岛] (已发美篇上)</p><p>10.游记散文/[胡杨秋歌] (已发美篇上)</p><p>11.游记散文/[武汉长江大桥随想]</p><p> (已发美篇上)</p><p>12.游记散文/[新安江随筆] (已发美篇上)</p><p>13.游记散文/[消失的黄沙古渡]</p><p>(该文发表在《北方文学》期刊2016NO4期)</p><p>14.散文/[巴浪湖的诱惑]</p><p>15.散文/[作客上海人家]</p><p> 关注更多文章请在网上查询或加本人微信号C_13909594663,欢迎转发,欢迎赐墨留香,谢谢大家!</p>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