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妙玉(2)

王司南

<h3>这样的情节不但曹雪芹不忍心写、不愿意写、不会去写,即便是写了,读者读起来,也只是会觉得画蛇添足,难免会有美食中突然吃出苍蝇的尴尬。</h3><h3><br></h3><h3>这便是《红楼梦》于无声处吟唱,于无字处书写的艺术了,这是留白的美。一个真正厉害的文学家,不但要知道怎么写有字之书,更要知道怎么写无字之书。</h3><h3><br></h3><h3>那么,在妙玉消失二十五回的中间,她在做什么呢?她后来又是以怎样的身份,怎样的情形出现的呢?前后对比我们便可以发现,在这“失去的二十五回”中,妙玉一刻也没有闲着。</h3><h3><br></h3><h3>4</h3><h3><br></h3><h3>看看时隔许久之后四十一回中,看看妙玉的第一句台词是什么呢?</h3><h3><br></h3><h3>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h3><h3>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h3><h3>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h3><h3>妙玉道:“是旧年蠲的雨水。”</h3><h3><br></h3><h3>这段对话的背景是这样的,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贾母带刘姥姥及一干人等畅游大观园。酒足饭饱之后顺路来到大观园中的栊翠庵吃茶,而此时妙玉已然入住大观园,成为了栊翠庵的主人。</h3><h3><br></h3><h3>从这段对话中,起码可以看出两点:第一,妙玉精通茶道;第二,妙玉非常了解贾母。那么,这些功课自然是妙玉入住贾府之后在这“失去的二十五回”中暗暗做好的。</h3><h3><br></h3><h3>在此期间,妙玉同时应该对整个贾府的情况有了充分而全面的了解。不仅如此,或许她更是早已听闻公子哥宝玉的性情和轶事,同时也和大观园中的女孩子们如宝钗、黛玉结下了情谊。</h3><h3><br></h3><h3>因为就在前面伺候贾母等人吃茶的同时,妙玉悄悄拉了宝钗黛玉二人到自己后面的私房中去开小灶——吃“体己茶”。这里写道宝钗坐在妙玉的塌上,黛玉更是一屁股坐到了妙玉的蒲团之上。</h3><h3><br></h3><h3>既然宝钗黛玉都已经来到了后面的私房,那自然是少不了宝玉的身影了。所以后面就出现了四人栊翠庵品茶这经典的一幕。</h3><h3><br></h3><h3>这一幕中,曹雪芹在茶杯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看是在写茶杯,其实是在写人。我们要弄懂曹雪芹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只要弄懂这四只茶杯就好了:</h3><h3><br></h3><h3>第一只和第二只,是妙玉专门取给宝钗和黛玉的杯子。据说,这两个是曹雪芹硬生生造出来的假古董,而且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比如其中一个叫“【分瓜】瓟斝”,但是【分瓜】和瓟是两种瓜,根本不可能合二为一,当然更不可能兼有、瓟、斝三种形状的酒杯。</h3><h3><br></h3><h3>而且,这个器具本身其实是酒器,而妙玉则是出家人。再者,这样的范制葫芦器是明代以后才流行的,怎么可能晋朝的王恺就有了,还在宋元丰五年被苏东坡见过呢?</h3><h3><br></h3><h3>那么,这件“假古董”的事情,是妙玉不知,还是曹雪芹不知?或者更可能是曹雪芹有意为之,从而因着器具的不真实,而让妙玉这个人物也显得虚幻和不真实起来?</h3><h3><br></h3><h3>以上是曹雪芹用这两个杯子给读者留下的问题。</h3><h3><br></h3><h3>第三个杯子的问题就比较明显了,这个是“成窑的茶杯”。这杯子先是给贾母用的,贾母喝了半杯后,将剩下的半杯递给刘姥姥,刘姥姥一饮而尽。</h3><h3><br></h3><h3>这个场景应该是被妙玉看在眼里,所以下人收杯子的时候,她特意嘱托,“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h3><h3><br></h3><h3>这是嫌刘姥姥用过了,嫌腌臜,不要了。后来宝玉想要讨去送给刘姥姥卖了度日,妙玉更是放言,倘若那杯子自己用过,就是砸碎了也断不给刘姥姥的。</h3><h3><br></h3><h3>妙玉这么“干净”,不知和刘姥姥同饮一杯茶水的贾母,又将作何感想呢?当然,贾母是不会知道这些事情的。</h3><h3><br></h3><h3>有了第三个杯子做铺垫,第四个杯子的问题就更加明显了。第四个杯子是给贾宝玉用的:(妙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h3><h3><br></h3><h3>曹雪芹刻意用了“仍将”二字,来暗暗强调妙玉的心理活动:这么一个爱干净的妙玉,自己用过的杯子就算砸碎了也不送人,为什么偏偏就愿意甚至是故意,将自己日常饮茶用的杯子,给宝玉用呢?</h3><h3><br></h3><h3>妙玉这样做,难道仅仅是因为宝玉比刘姥姥更“干净”吗?恐怕并非如此,那么她背后是否又隐藏着其他的动机和情愫呢?</h3><h3><br></h3><h3>当然,情种贾宝玉是不知道自己所用的绿玉斗正是妙玉日常所用的,所以才抱怨说给自己了个“俗器”来用。倘若他知道绿玉斗的来历,那还不得高兴到天上去!</h3><h3>除了给宝玉用自己的杯子之外,妙玉还说了一句比较可疑的话。当宝玉吃完茶,她刻意正色对宝玉说,“你这遭吃茶,是托他两个的福;独你来了,我是不能给你吃的。”</h3><h3>妙玉对“宝玉独自来是吃不到茶的”这件事的强调,不仅多余而牵强,则更显得她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了。</h3><h3>那么,宝玉自己来到栊翠庵果真吃不到茶吗?我看未必。</h3><h3>第五十回,海棠诗社众人就着雪景作诗联句,宝玉联的不好,社长李纨要罚他,怎么罚呢?</h3><h3>“我才看见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我要折一枝插在瓶里,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如今罚你取一枝来,插着玩儿。”</h3><h3>这里,连老好人李纨,都不喜妙玉的为人,甚至连折她一支梅花都不愿意去。或许即便李纨愿意去讨,说不好按照妙玉的性格,她还真有可能讨不到,白白的吃一个闭门羹。</h3><h3>宝玉要去,李纨说雪太大,要跟个人看着。黛玉就忙拦着,说,不要跟,有人跟着反而要不到了。</h3><h3>果真,不多久,只见宝玉笑欣欣擎了一枝红梅进来。</h3><h3>于是众人就着梅花作诗。后来众人联句已毕,过了许久,宝玉又去了趟栊翠庵,妙玉特地再通过宝玉送宝钗、黛玉两人各一支梅花。</h3><h3>如此来看,这次是宝钗、黛玉借了宝玉的光,而得了妙玉的梅。可见宝玉独自去栊翠庵,不仅喝得了茶,而且乞得到梅。</h3><h3>乞梅的这件事,发生在第五十回。</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