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以前来过德国两次,一次是千禧年去杜塞尔多夫开会,顺便去了科隆和波恩;另一次是前几年去卢森堡、比利时和荷兰时路过德国。这次则前后抽出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专门把德国转一圈,想深入了解一下这个欧洲经济引擎的内部结构,也是想探访一下德意志这个民族的奥妙。从波兰坐火车直接来到柏林,己是当地时间下午的四点左右了。</h3> <h3> 在酒店放下行李,就匆忙前往景点的第一站,德国国会大厦。这座于1894年建成的大厦饱经历史沧桑,不论是纳粹在此将德国推向二战的深渊,还是东西德统一之后,再次承担起历史重任的国会大厦都是德国最高权力所在地。这是从西侧看国会大厦的全景,西门上方三角门楣下有一行字"为了德意志人民",和新华门内红墙上的"为人民服务"真有点儿异曲同工之处。</h3> <h3> 功课没做到位,来国会大厦参观虽然免费,但是要网上预约的,而且最起码要提前一两天。和门卫商量未果,没办法,只好耍国人的小聪明,换了个进口跟着一个团队直接混了进去。经过严格的安检,我们坐上了通往顶层的电梯。从小姑娘的眼神里,我们似乎看到了期昑和迫不及待。</h3> <h3> 国会大厦的中央穹顶在战后一直未重建,最终由英国著名建筑师福斯特设计了一个以钢铁为骨架,玻璃为幕墙的绿色穹顶。从其顶端悬下一只漏斗形的柱子,下面就是议会会议大厅。"漏斗"上镶嵌着360块活动镜面,把阳光折射进议会大厅,从而减少照明的能源消耗。同时又为了不让直射的阳光晃眼,在玻璃穹顶的内侧安装了可以移动的铝网,由电脑根据太阳的运动去控制铝网的位置,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另外穹顶使用的抗紫外线与隔热效果的复层玻璃也避免了阳光直射造成的光污染和过分的热量。</h3> <h3> 除了超级自然采光功能外,玻璃穹顶内还有两座交错走向的螺旋式通道,参观者可以通过它蜿蜒而上抵达50米高的瞭望平台。穹顶上面的太阳能电池和没有电梯及自然釆光等措施最大限度地考虑了节省能源,为德国首都柏林设立的一个节能减排的新型地标。</h3> <h3> 知道穹顶上这座倒锥形的东东是干什么的吗?首先它是议会大厅的出风口,也就是浊气的排出口,其次,它还可以收集雨水,贮藏在地下的蓄水池, 真是节能环保,循环利用的设计典范呀!</h3> <h3> 登上遼望平台,脚下的施普雷河穿城而过。在这小憩歇息的同时,不得不感叹:仅仅一个国会大厦的穹顶,就有这么多节能环保的设计集中于此,而且这都是上世纪末的杰作,看来,崇尚绿色很早以前就是发达国家孜孜追求的重要理念,而在德意志的大地上更有力地见证了这一软实力。</h3> <h3> 出国会大厦向南走两百多米就是德国国家的标志勃兰登堡门,这座建成于1791年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砂岩建筑是以雅典卫城的山门为蓝本而设计的。门顶上是张开翅膀的胜利女神驾驶四轮马车铜雕。这座唯一仅存的伯林城门由于坐西向东,傍晚时分正好逆光。</h3> <h3> 穿过城门,来到勃兰登堡门的背面和其所在的巴黎广场,此时顺光,可看到<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女神的背影,其手中的权杖上有橡树花环,铁十字勋章和展翅的雄鹰,一切都象征着战争的胜利。广场上有许多知名建筑,如无数名流下榻过的阿得龙饭店和新落成的美国大使馆以及不远处的英国使馆和加拿大使馆。</span></h3> <h3> 位于勃兰登堡门西侧的特雷普托公园有一座建于1945年的苏维埃战争纪念碑,是前苏联为纪念二战中在柏林战役阵亡的八万多名苏联战士而建。每年5月8日的欧洲胜利日,都会在这里举行敬献花圈的仪式,纪念那些为和平而献身的苏维埃战士。</h3> <h3> 顺着勃兰登堡门往南走1公里左右,就是著名的波茨坦广场。由于二战的摧毁和柏林墙的竖立,这里原是佈满地雷的荒芜之地。随着1990年的两德统一,这里已被高楼林立和车水马龙所取代,重新恢复了其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的地位。</h3> <h3> 但历史的痕迹是不能抹去的,除了我旁边那几面为了警醒世人和纪念作用的柏林墙遗迹,本人脚下踩的这条稍深颜色的线路就是当年柏林墙位置的标识。</h3> <h3> 因计划从柏林租车,用35天时间绕行西欧和南欧之后再回到柏林,所以没在柏林久留,转天早上租好车花了三个多小时,一路沿高速北上直奔著名港口城市汉堡。在市中心把车存好,拐过来的这个建筑是汉堡的证券交易所。</h3> <h3> 不远处就是圣彼得里大教堂,其位于中心商业区,始建于11世纪初,是汉堡最古老的教堂。虽在18世纪时期遭受过天灾人祸的毁坏,但大多数艺术品得到拯救,至今保存完好。</h3> <h3> 在一家越南餐馆吃过快餐后,漫步来到美丽的阿尔斯特湖畔。这个湖实际上是人工湖,易北河的支流阿斯特河在市中心被人工拦截二个湖,称为内阿尔斯特湖和外阿尔斯特湖。</h3> <h3> 现在所在应该是外湖,面积较大,环外湖一周大约7.4公里,是慢跑爱好者的首选之地。湖边各式各样的鸭子和小天鹅成群结队,等待着人们的施舍。</h3> <h3> 手头没带面包和零食,只好慢待客人,有机会再补上哈😊。汉堡是德国第二大城市,是德国最重要的海港和对外贸易中心,她也是世界级的大港,被誉为德国通往全球的大门。同时汉堡也是新闻传媒和工业制造的中心,是仅次于美国西雅图的世界第二大飞机制造区,所以她早己成为欧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了。</h3> <h3> 建于1843年的这座白色的阿尔特斯湖拱廊呈现出文艺复兴风格,左面是市政厅,右面一溜儿是售卖各式各样的工艺品和百货小商品店。</h3> <h3> 汉堡市政厅兴建于德国的财富和繁荣时期,当时普鲁士国王在普法战争中击败了法国,从而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而汉堡市政厅的建立正体现了汉堡的独立和汉堡的共和传统。同时,这座市政厅也是汉堡许多历史事件的中心舞台,1945年5月3日,在市政厅的广场上就让世人见证了纳粹军队向英军正式投降的历史瞬间。</h3> <h3> 市政厅广场面积并不大,这里好像在准备着一场音乐会,各种临时搭建的各种设施已经初见雏形。广场上的杂耍艺人已经捷足先登,因为他们的表演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不需要复杂的准备过程。</h3> <h3> 出汉堡朝西南方向行驶100公里左右就来到了不来梅这座建城于公元八世纪的历史悠久的西北重镇。人口近70万,是德国西北部的最大城市和全国第10大城市。不来梅也是座港口城市,穿城而过的威悉河一直向西汇入北海。早在18世纪德国的大部分出口贸易都在不来梅港完成。</h3><h3>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不来梅是德国主要的汽车、造船、电子、钢铁和食品工业中心。超过43000欧元的人均GDP排行德国第三位。按计划,2019年全球首批奔驰EQ电动汽车将在不来梅实现量产。</span></h3> <h3> 二战以后进行了大量的重建修复工作,不来梅老城基本上被保留了下来。得以修缮的代表性建筑主要集中在市政广场周边一带,透过当年的渔民居住区施诺尔(Schnoor),依然可以看到中世纪老城的旧貌。</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踏上老城的石砖地,沿街到处都是小酒吧和小餐馆。复古的感觉扑面而来,你仿佛置身于几百年前的小巷里,去揣摩当年渔民生活的点点滴滴。</h3> <h3> 餐厅门口的这座雕像令人瞬间穿越回中世纪。这里的小巷有的很窄,但却四通八达像迷宫一样。我们就曾在这里走散,大约一个多小时后才又重新碰面。</h3> <h3> 这里不仅有各种风格迥异异的咖啡馆,餐厅还有各式各样的手工作坊,工艺品大排档和店铺。有些童话小镇的味道,是很有情调的街区,到不来梅后不上这里转转,应该是一大遗憾。</h3> <h3> 不来梅这座城市的一个特点是其建筑非常漂亮,外形各异,千姿百态。虽然在二战中有60%的建筑被损毁,但保留下来和经过修复建筑依然会让你眼前一亮。</h3> <h3> 注意街道两侧都给自行车留出了专门的骑行道,欧洲的城市也大都如此,因为这里骑自行车上下班和锻炼的大有人在。有时我们不注意误入自行车道,经常会引起一阵不耐烦的铃声。</h3> <h3> 当然在德国乃至欧洲,人们出行的方式大多采用公共交通,特别是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这种清洁能源方式的交通工具更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且这些电车的历史都很悠久,基本上和城市都是同龄人,只不过车厢和车型随年代自然更替而已。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城市的有轨电车的轨道都嵌在地面里,从而保证了路面的平整。使汽车等其它交通工具能充分共享这些不太宽的马路,而不是单独辟出不让其它车辆通行的有轨电车道。</h3> <h3> 欧洲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各式各样的中心广场,有的叫共和广场,有的叫皇家广场,而在南美洲则大都叫武器广场。不来梅的中心广场则叫集市广场,也称市政厅广场,也有人直称为不来梅中心广场,整个区域面积超过五万平米,是德国乃至整个欧洲最漂亮的广场之一。</h3> <h3> 位于广场东北角的双塔教堂是整个集市广场最明显的标志。他就是不莱梅大教堂,也称圣彼得大教堂。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这座教堂经过几个世纪的修改扩建,也从初建时候的罗马风格逐渐演变成如今的晚期哥特式建筑特色。教堂高达92米,现为路德教派的新教教堂。</h3> <h3> 广场上始建于1405年的市政厅经过了大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特别是在二战中幸免于难,至今仍保留着原始风貌,成为欧洲唯一未遭战争摧毁的市政厅。不来梅市政厅不仅还是中世纪楼厅夹层式建筑的代表,也是德国北部威悉文艺复兴风格的范例,代表了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整个欧洲发展的缩影。同时市政厅也是神圣罗马帝国发展市民自治权和主权的有力证据。为此,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市政厅和其前面的罗兰雕像共同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3> <h3> 这就是市政厅前的罗兰雕像,在西方有战神之称的罗兰骑士是12圣骑士之首。这座建于1404年的雕像高5.55米,手持出鞘的传奇神剑和双头鹰盾牌的罗兰象征着城市的保护者,也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市政厅的左边的这座的圣母教堂就没有那么好运,这座建于1020年的教堂在二战中被毁,自1958年开始,用了7年时间重建恢复原貌。</h3> <h3> 市政厅对面这座漂亮的建筑叫施廷楼,是不来梅商会的所在地。他和市政厅以及圣彼得大教堂是整个广场的三个最有代表性的建筑。</h3> <h3> 最后,我要隆重推荐的是市政厅左翼有一座2米高的铜雕。虽然雕塑的主人从上到下分别是公鸡、猫、狗和驴,但却被命名为"布来梅的城市音乐家"。原来这个雕塑取材于著名的格林童话:驴辛勤劳动一生,因年龄大,干不了重活儿,最后被主人抛弃。于是,它准备去不来梅谋生当一名音乐家,路上遇到了同病相怜的狗、猫和公鸡。四位好友便结伴而行,历尽艰辛抵达不来梅,最终过上了音乐家的快乐生活。</h3> <h3> 千万别小看这四个小动物,它可是不来梅城中数一数二的雕塑,非常有名,每天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据说摸摸驴的鼻子和前腿会给人们带来幸运,所以这两个部位已经被摸的油光锃亮。这般好运咱也不能错过,摸上一小下,立照为证。如真能好梦成真,好运附身,再去趟不来梅还愿也未偿不可。</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不来梅是革命导师恩格斯曾经工作四年的地方,也是格林童话的故乡之一,更引以为豪的是鲁滨逊被誉为最出名的不来梅人。此时快晚上九点钟了,沿着蜿蜒的铁轨漫步离开集市广场,但似乎心还留在了那里,留在了这座安逸的小城。</h3> <h3> 转天从不来梅朝东南方向行驶一百多公里就来到了另一个著名的城市汉诺威。位于莱纳河畔的这座城市是德国下萨克森州的首府,建城于1241年,面积203平方公里,人口50多万。她地处德国铁路的中心位置,也是水路运输的交通枢纽。汉诺威是工业制造业高度发达的城市,是德国汽车机械电子产品的制造中心。同时她也是会展业和旅游业的中心城市,因为欧洲最大的旅游业公司途易的总部就设在这里,而且每年一度的全球最大信息技术展览CeBIT也在此举行。</h3> <h3> 我们的车开进市中心,停好车后走过马路对面,发现大楼前面有一个雕像群,应该是描写德国历史上的某些事件,或与汉诺威有关的人物。</h3> <h3> 群雕旁边就是汉诺威国王曾经居住过的莱纳宫,现在为下萨克森州州议会的举办地。我们现在看到的也是二战后重修的莱纳宫。</h3> <h3> 再往北走不远就是汉诺威的老城区了,这座门是老城区当时唯一保留下来的城门,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让其历史原貌完整的展现在世人面前。</h3> <h3> 莱纳河城堡就在老城区,依河而建。莱纳河全长280多公里,在流经汉诺威时河道很窄,有多座小石桥和铁桥横跨河上,便于居民来往于莱纳河两边。</h3> <h3> 城堡附近的小河两岸也常常是举办跳蚤市场的地方,今天是7月28日,恰逢周末,来这摆摊儿的人不少,逛市场的人也挺多。照片中相隔不远的三组娃娃形状的雕塑称为娜娜雕像,事实上,这三座呈现荧光色彩的女性雕像己经在这里陪伴跳蚤市场30多年了。</h3> <h3> 汉诺威老城区里有一座该市最古老的民宅,这座建筑非常显眼,其表面的各种建筑纹饰突显其雍容华贵。它始建于15世纪,至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仍在正常使用中。</h3> <h3> 另一座建于1499年文艺复兴时期的民居是以伟大的哲学家莱布尼茨的名字命名的。1983年,汉诺威市政府按原样重修了被毁于二战的莱布尼兹故居。如今这里只作为学术交流会议的场所,不作为商业用途对外开放。</h3> <h3> 位于老城正中心的市场教堂是汉诺威三大主要教堂之一,高达98米。二战期间顶部被炸毁,于1950年重建,现已成为汉诺威的重要地标。</h3> <h3> 这是汉诺威的老市政厅,位于市场教堂旁边。 由于已被新市政厅取代,这里就变成举行各种活动的地方。这座建于1410年的老市政厅是德国北部砖砌哥特式建筑的典型代表。</h3> <h3> 继续南下来到这次德国唯一故地重游的城市法兰克福。记得2000年来德国,是从北京坐飞机直达法兰克福。当时一出机场就看见出租车都是这样一排排的白色大奔,第一印象挺震撼的。十几年过去了,大奔依旧是法兰克福TAXI的主角,只是不知道为什么颜色变成浅黄了?</h3> <h3> 去往市中心的路上,迎面碰上几个为ladies night做广告的女孩,她们是一些餐馆和酒吧雇佣来针对女性消费者做宣传。也就是每周固定有一天为女士提供消费优惠,吸引女士和她们的朋友前来就餐聚会。</h3> <h3> 罗马广场从中世纪以来就是法兰克福的市政厅广场,位于法兰克福老城的中心,美茵河铁桥以北。西侧为市政厅,南侧为老尼可拉教堂,东侧200米外就是法兰克福的主教座堂。1944年这里曾受到英国空军的猛烈空袭,并被夷为平地。</h3> <h3> 从罗马广场出来往南走不远,就来到了美茵河畔。这座新哥特式风格的钢架结构人行桥横跨美茵河,连接了南北两岸。该桥始建于1869年,经过多次改建,直到1993年才定格到现在的样子。</h3> <h3> 桥旁边有个很小的亲水平台,游人大多要在这里以美茵河为背景拍照留念。孩子也在这儿照过,可惜没能一家人在此合影,等有机会在弥补这一缺憾吧。</h3> <h3> 法兰克福的全名是美茵河畔法兰克福,以便与德国东部的奥德河畔法兰克福相区别。不过一提起法兰克福应该指的就是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因为这里是欧洲的金融中心、工商业中心和交通中心。法兰克福的股票交易所是继纽约和伦敦之后的全球第三大交易所,欧洲央行和德国央行均位于附近的街区。每年在此要举办包括车展在内的15次大型国际博览会。法兰克福也是德国的航空交通枢纽,是仅次于伦敦希思罗和巴黎戴高乐的欧洲第三大机场。</h3><h3> 建于公元794年的法兰克福,面积248平方公里,人口70多万,目前是德国第五大城市和黑森州最大的城市。这里还是大文豪歌德的故乡,1914年成立的法兰克福大学就是以歌徳的名字命名的。</h3> <h3> 从法兰克福往南行驶到海德堡也就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海德堡这座文化名城依山傍水,是座狭长的小城,面积109平方公里,人口才十多万。石桥、古堡、白墙红瓦的古城建筑,到处充满着迷人和浪漫的色彩。另外让海德堡人引以自豪的是这里的印刷工业高度发达。</h3> <h3> 海德堡这座小城最主要的景点就是海德堡城堡,他坐落在内卡河畔,树木茂盛的王座山上,原为选帝侯宫邸的遗址。城堡主要由红褐色的内卡河河砂岩筑成,其内部结构复杂,防御工事、居室和宫殿一应具全。城堡始建于13世纪,历时四百多年才完成,其间建筑风格不断变化,形成了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文艺复兴三种风格的奇妙组合,堪称德国建筑史上的杰出代表作。</h3> <h3> 城堡多数房间可供游客参观,保存完好的一些大厅仍可举行宴会和艺术表演。而未修复的部分则仍为残垣断壁。这即是一座美丽的城堡,也是一处满目沧桑的历史遗迹。在许多人眼中海德堡是浪漫德国的缩影,并在19世纪成为德国浪漫主义的象征地和精神圣地。许多伟大的诗人和艺术家曾在此生活,大文豪歌德形容自己把心遗失在了海德堡,马克吐温也赞美海德堡是他到过的最美丽的地方。</h3> <h3> 这座红色的凯旋门虽然规模不大,但她却是在一夜之间建造而成,颇俱浪漫色彩。据说这是当时的国王送给他妻子20岁的生日礼物。</h3> <h3> 我们开车到城堡时,因为道路临时管制,没有从前边上来,而是从后山绕过来的。当时并不知道戒严是什么原因,现在看到有自行车比赛,才明白是怎么回事。看完自行车比赛,我们也要继续前行啦,下一站是距此100公里左右的斯图加特。</h3> <h3> 一个多小时就开到斯图加特了,座落在市中心王宫广场上的国王官邸外表很气派,猛一看跟人民大会堂有点相像,特别是这二十几根柱子。遗憾的是现在这里己变成大型购物中心了。<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斯图加特是德国第六大城市,巴登-符腾堡州的首府所在地,面积207平方公里,人口60万左右。这里不仅是哲学家黑格尔的诞生地,也是奔驰和保时捷等著名车企总部所在地。</span></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王宫广场始建于公元1350年,原为旧皇宫的花园,几经改建后,这里成为集会活动和节日庆典的场所。 作为斯图加特的地标性建筑,广场上聚集了各式喷泉、音乐厅、纪念碑等景观,广场中央的喷泉是不是很漂亮呢?</h3> <h3> 位于广场东部的斯图加特新皇宫古朴典雅,是一座后巴洛克式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结合的建筑,呈凹字形。这里曾经是腓特烈一世和威廉一世的官邸,共有365间厅房,现为州政府办公场所。</h3> <h3> 隔着广场的草坪远眺高大的国王纪念柱,其旁边有几个白色帐篷,看来又要准备在王宫广场举办什么大型的户外活动,比如露天音乐会之类的。</h3> <h3> 穿过王宫广场往南走就来到了席勒广场。著名剧作家席勒的铜雕就立在广场的中央。由于是周末,这里也正在举行各式各样的活动。</h3> <h3> 席勒广场南侧是11世纪始建的修道院教堂,它是斯图加特最老的建筑,其两座式样不同的尖塔,也是斯图加特的城市标志。</h3> <h3> 广场上正在举行空中disco音乐会,席勒的雕像下坐着许多观众。演员似乎也并非专业人士,很多都是即兴表演,主持人不时还邀请台下的观众上台演出献唱,现场的气氛轻松活跃,无拘无束。</h3><h3> </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巴登湖是德语区最大的淡水湖,位于德国与奥地利瑞士接壤的三角地带。湖面长63公里,宽14公里,面积达53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90米,最深处超过250米。整个湖区景色优美,风景迷人,我们驱车来到的是位于德国境内巴登湖畔的康斯坦茨小城。</h3> <h3> 湖面栈桥上的因配利亚雕塑是康斯坦茨的地标,塑像的主人公因配利亚是巴尔扎克小说中的罗马名妓。她当年在康斯坦茨穿梭于各王宫权贵之间,玩弄其于股掌之中的故事被雕塑的设计者所采用。塑像中的因配利亚平展双臂,左手托着教皇,右手托着皇帝,把一副摆平政权与皇权且游刃有余的样子呈现给世人。这座塑像的底盘是活的,能在风的自然吹动下来回旋转。</h3> <h3> 来巴登湖游玩,一开始并不在行程之内。是在旅途中回忆起女儿当年高二利用暑假来德国游学时,就住在巴登湖畔,她多次隆重推荐巴登湖的景色犹如仙境,这才吸引我们临时增加巴登湖的行程。</h3> <h3> 可惜的是,我们到达巴登湖时已经是下午六点左右,而湖内的游船最晚一班在五点半就开走了。如果转天再坐船游览,最早一班又要等到中午,这游船的安排真是不尽如人意,似乎没有考虑到外地游客是否在时间上方便?本来计划在夕阳下荡舟湖面是最惬意的,现在别说小船,连大船都收工了。看来我们的计划又落空了,不过也没有白来,在岸边逛一逛,走一走也是蛮不错的,倒是时不时地还碰上回港的游船靠岸。</h3> <h3> 转天从康斯坦茨出发。驾车先后前往瑞士、法国、葡萄牙、西班牙、摩纳哥、安道尓、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奥地利、斯洛伐克和捷克,绕了一大圈于8月25日再次返回德国境内。回到德国的首站便是著名城市慕尼黑,这里是巴伐利亚洲的首府,面积310平方公里,人口100多万。是德国南部的最大城市,也是全德排在柏林和汉堡之后的第三大城市。慕尼黑是德国生物工程学、软件及服务业的中心城市。</h3><h3> 这是慕尼黑的老彼得教堂,在1158年慕尼黑建城之前,他就已经存在三百多年了。</h3> <h3>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老城市中心建于1158年的玛丽亚广场是游客必到之地,她是慕尼黑最大和最主要的广场,有着城市客厅的美誉。这里既是慕尼黑的交通枢纽,也是举行各种文化活动,休闲娱乐、市民集会和节日庆典的重要场所。身后广场北侧的市政厅是始建于1867年的典型哥特风格建筑,中间85米高的钟楼上有玩偶报时钟。广场西北面不远处有两个洋葱头顶的建筑是圣母教堂,也是慕尼黑的重要地标之一。</span></h3> <h3> 位于广场西北方向的青铜雕像喷泉叫鱼泉许愿池。在这里许愿是否灵验不得而知,关键是事先不知道这里是许愿的地方,也许因此而错失了一次许愿良机。</h3> <h3> 广场中央竖着一根圣母柱,柱顶是圣母玛利亚的金色雕像。她左手紧握权仗,右手怀抱圣婴,圣洁端庄,环顾四周,气场强大,无人能比。</h3> <h3> 王宫花园位于慕尼黑王宫和英国公园之间,是一座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庭院,建成于1617年。花园面积不小,后面的绿顶庭子是以月亮女神戴安娜的名字命名的。</h3> <h3> 从王宫花园再往北走,就是慕尼黑的凯旋门了。这座高21米宽24米的凯旋门原本为了纪念巴伐利亚军队的胜利,如今则是和平的象征。凯旋门两边的建筑则是著名的慕尼黑大学的教学楼,这所建于1472年的综合性大学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h3> <h3> 慕尼黑的主要景点都集中在玛丽亚广场及其周边地区,绕了一大圈儿之后回到老彼得教堂附近。这里聚集了一大片各种风味的餐厅酒吧,中间围出的空地成了露天就歺区。正好赶上中午时分,来此就歺的人像开大会一样黑压压一片,这种人满为患的场景在国外还真是不多见。我们在这儿也点了一些爱吃的,特别是他们生吃的海鲜产品做的非常美味。一个大鱿鱼爪虽要六欧左右,但经过他们的调料一伴,真是爽滑弹嫩,超级无敌霹雳好吃,至今难以忘怀,回味无穷。</h3> <h3> 吃过饭后要向下一站纽伦堡进发了。路上还要在慕尼黑看一眼宝马总部和当年举办奥运会的奥林匹克公园。宝马总部的外形非常新颖奇特,当地人称其为"四缸大楼",从老远就能看见。</h3> <h3> 四缸大楼附近是宝马博物馆和集展示、销售及交付于一体的宝马轿车摩托车的综合性交互式场所。这是宝马博物馆里展出的各种类型和年代的宝马汽车,也向参观者介绍了宝马从一个摩托车和飞机发动机制造商到汽车产业巨头的发展历程。</h3> <h3> 1972年8月26日第20届夏季奥运会在此举行,有来自121个国家的运动员参加了和以往相比规模最大的一次奥运会。但由于恐怖分子的袭击,9月5日凌晨有11名以色列运动员在此遇难。因此,奥运会不得不暂停34个小时之后重新开赛,这也成为奥运史上难以忘怀的一幕。</h3> <h3> 从奥林匹克公园出来之后一直向北开一百多公里就到达了纽伦堡。我们预定的酒店就坐落在路德维希广场附近,停车放下行李后漫步在广场上。除了古城墙门楼外,广场上还有两座教堂。绿色穹顶的是天主教圣伊撒伯尓教堂,其后红砖尖顶的是新教圣雅各教堂,它们都建于13世纪初。</h3> <h3> 广场上还有座著名的婚姻生活喷泉,共配有六组展现婚姻不同场景的雕塑。人物形象各异,雕工栩栩如生。有的雕塑展现了婚姻的幸福美满,也有的揭露了邪恶和丑陋的另一面。</h3><h3><br></h3><h3></h3> <h3> 这一片属于纽伦堡的老城区,大街小巷和其两旁的各式房屋都透露着中世纪那段记忆长河里的各类信息。无论是照片左侧建筑上站立的小金人,还是照片右下角那座有几百年历史的水井都有令人人穿越时空的感觉。</h3> <h3> 丢勒是文艺复兴时期德国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其故居门前有一只硕大的铜兔雕塑。这位画家一生喜好画兔子,这座后人建造的纪念铜雕即出自丢勒一幅著名的素描作品。无独有偶,这座铜雕旁边还有一个小的铜兔,摆出一副唯命是从,俯首帖耳的可爱姿态。</h3> <h3> 主集市广场位于纽伦堡的老城中心,这里既有延续至今的传统集市,也是14世纪的建筑精华所在。照片左侧的圣母教堂是巴伐利亚最古老的哥特式建筑。而照片中间19米高,通体金色的八角形金字塔被称为美泉。尽管它不喷水,空有喷泉的其名,但有40尊精美的雕像分几层装饰,非常抢眼,大气豪华。这些雕像中包括了选帝侯,各位先知和神话人物,仿佛诠释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和世界观。</h3> <h3> 配格尼茨河从老城中静静的流过,许多中世纪留下的房屋都跟河水融为一体,有一点点小威尼斯水城的感觉。但这里最大的特点是很安静,不像真正的威尼斯那样人声鼎沸,摩肩接踵。</h3> <h3> 夜幕降临在纽伦堡这座中世纪特色浓郁的小城,此时接近晚上八点,街道上的人越来越少。发现一个规模不大,但品种很全的超市,买好各种所需食材后,便返回酒店准备晚餐了。</h3> <h3> 饭饱酒足后,我们在所住的假日酒店附近溜达一圈,出门往右一拐就是纽伦堡的红灯街。预定酒店时选择住在这儿,也是为了晚上顺便参观一下这个免费的景点。整条街就在老城的城墙边上,全长不过200米。无论家数还是规模,当然都无法与阿姆斯特丹的相比,但地处相对僻静,别具特色。远远隔窗而望,价格大都在50欧左右,称得上是一个"物美价廉"的人肉夜市。</h3> <h3> 纽伦堡另一个必去之处,就是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即审判二战主要战犯的大楼。这个地方距市区很远,也很不好找,开车转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看到苏美英法四国的国旗,才算找对了地方。</h3> <h3> 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七八月份,苏美英三国领导人聚首柏林的小镇波茨坦,签署了包括设立军事法庭,审判战犯等条款的《波兹坦会议议定书》。后经精心准备,于当年的11月20日在纽伦堡这间600号法庭内开始对纳粹战犯进行审判。经过216次开庭,最终有18个纳粹头目被处以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其中11人被判处绞刑。</h3> <h3> 鲜为人知的是,当时国民政府还派出了一名于法官参与整个审判过程。从照片上看小伙子够帅,一表人才,也让纽伦堡审判凭添了一些耀眼的中国元素。</h3> <h3> 德累斯顿是萨克森州的首府,历史上曾长期是萨克森王国的首都,甚至一度兼任过波兰首都的角色。人口近60万,面积328平方公里,是德国的第四大城市。 易北河将德累斯顿分成南北两个城区,地处北岸新城区的阿尔伯特广场上有两座一样的喷泉雕塑群,名为风浪,是当年东徳时期的代表作。</h3> <h3> 从阿尔伯特广场有九条通往易北河北岸岸边的放射形道路,沿着这条中心大道走十几分钟就可以来到河边。</h3> <h3> 路过这个被誉为德国最美的集市大厅,它虽说是一个大型的购物商场,但实际上里面像自由市场一样有些杂乱无章,真有些对不起这么漂亮的建筑外表。</h3> <h3> 北岸岸边新城广场上竖立着奥古斯特二世骑马的金色雕像,再现了当年他身穿盔甲从德累斯顿出发,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去华沙兼任波兰国王的场景。</h3> <h3> 从易北河的北岸,沿奥古斯特大桥向南岸走去,不仅整个桥面在维修,而且河南岸老城区的大部分建筑也都处于维护修缮之中。经过奥古斯特三代帝侯近百年的精心打造,一个即洋溢着波西米亚热情浪漫,充满巴洛克风格的美丽之城徳累斯顿,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闪耀在易北河两岸。但在二战中,这里被夷为平地,满目疮痍,再加上一直是东徳的地牌儿,所以重建工作至今仍在进行中,也许要再过十年八年才能再现德累斯顿的辉煌过去。</h3> <h3> 回到柏林之前,路过莱比锡短暂停留。 这里原是东德的第二大城市,面积141平方公里,人口60万左右。她是举世闻名的博览会城、书城和音乐城。巴赫、门德尔松、舒曼、瓦格纳、柴科夫斯基和施特劳斯等一批音乐大家都曾在莱比锡生活和工作过,是每一个音乐爱好者顶礼膜拜的地方。</h3><h3> 这里是位于市中心东部著名的奥古斯特广场,虽然在二战后重建,但歌剧院、门德喷泉和莱比锡大学等一大批建筑环绕其间,彰显莱比锡这座名城的深厚的文化底蕴。</h3> <h3> 莱比锡最著名的教堂非托马斯教堂莫属,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伟大的西方音乐之父巴赫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最后辉煌的27年。这位欧洲古典音乐的天才作曲家在此创作了《马太受难曲》等一大批极品旋律,并亲自担任教堂唱诗班的乐队指挥,至今巴赫仍长眠于此。</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从莱比锡驱车回到柏林之前,要到位于市区西南方向的郊区小镇波兹坦逛一逛。这是建于1763年的新宫,是波兹坦乃至整个德国最大的巴洛克式宫殿。本来是腓特烈大帝的皇宫,但他并不常住,反到是威廉二世一直居住在此,直到退位。</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新宫的对面就是著名的波茨坦大学,现为校长和管理机构所在地,这里实际上都是新宫的建筑,原为新宫接待宾客和提供食宿的"陪宫"。</h3> <h3> 波兹坦最出名的景点是被称为"普鲁士的凡尔赛宫"的无忧宫,这座洛可可式风格的世界文化遗产是1745年由菲特烈大帝下令建造的皇家夏宫。</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但让波茨坦名扬四海的并不是无忧宫,而是这座外表不那么豪华的塞西琳霍夫宫,它是普鲁士徳皇威廉二世为其儿子和媳妇一家建造的离宫。它出名原因很简单,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之间,美国总统杜鲁门、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维埃最高统帅斯大林在此举行了二战史上最重要的波兹坦会议。</h3> <h3> 这就是当时举行波兹坦会议的会议厅,1945年7月26日苏美英三国元首在此共同发布波茨坦宣言,以及决定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相关文件。</h3> <h3> 格里尼柯铁桥坐落在柏林西部与波兹坦交界的哈佛尓湖上。冷战时期,这里是东德和西德的界桥,美苏双方利用此桥来交换被对方逮捕的特工和间谍。这是一座很普通的铁桥,穿桥而过虽只需2分钟时间,但正是这一百多米,却让东西徳跨越了几十年的历史时光。</h3> <h3> 离开波兹坦驱车半个多小时就回到了柏林,市中心蒂尔加蕂公园是欧洲最大的都市公园,也是柏林人享受自然的最好去处。这里最初是普鲁士统治者的猎场,茂密的森林,通幽的小径都非常适合慢跑、散步、野歺和休闲。园中金色的胜利纪念柱非常耀眼,柱高67米,顶部高8米的胜利女神镀金铜像与勃兰登堡门上的造型如出一辙,她崇尚自由,抒发着德国人的梦想。 胜利纪念柱始建于1865年,是为了纪念18世纪的德丹、德奥和德法战争的三场胜利而建。它不仅是柏林的象征,也成为整个德意志民族的精神象征。</h3> <h3> 位于柏林市区东部的这段柏林墙长约1.3公里,是1990年两德统一,推倒柏林墙后保留下的最长的一段。从那时起这段柏林墙就成为当代艺术家创作的乐园。作品大多以政治主题为主,2009年曾做过一次墙体翻修。</h3><h3> 到此为止环绕德国的旅途就要结束了,我们驾车从柏林出发先后抵达汉堡、不来梅、汉诺威、法兰克福、海德堡、斯图加特、康斯坦茨、慕尼黑、纽伦堡、德累斯顿和莱比锡,加上以前去过的杜塞尔多夫、波恩和科隆,基本上把德国的主要城市都走到了。总体感觉在整个欧洲,徳国是一个最宜居的地方。 首先德意志民族外表上的刻板和机械掩饰不住其内心的热情和自律;他们正视历史,积极向上,努力工作,善于创新,一直担当欧洲的工业和科技引擎角色;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内生动力强大的先进国家。其次生活成本相比欧州其他国家并不太高,特别是在北部地区,一顿快餐也就五、六欧元,而且德国的高速不收费,也基本上不限速,开到160是很正常的。通过观察,德国的社会福利较高,安全感和舒适感接近国内。就是德语难学一些,好在很多人能讲英语,沟通也不是问题。总之如果让我对全球宜居国家打分,德国肯定排在前三;而在欧洲则排第一,那是必须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