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每个教师的心里总会有诗和远方。虽然这一些很忙碌,要监考,要改卷,还要学习充电,但每个教师接到家访任务时总是毫无怨言的出发,把略带艰难的家访路途看作带有美景的风景线。因为我们总是希望我们的每一次努力能给一个人带来改变,甚至是一个家庭的改变。一个农村家庭,要改变得从思想上改变。我们此次家访目的就是和家长讲国家新的助学政策,期望每个家长能全力支持孩子的学业。每个家庭通过知识改变现状,走出和以往不一样的幸福之路。</h3> <h3>这次家访的座驾是这两辆“越野车”,它们性能优越,能翻山越岭,是崎岖山路的不二选择。😊</h3> <h3>趁着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们出发咯。</h3> <h3>事实证明,这样的路况还是比较适合摩托车。</h3> <h3>这次家访有五户,有些住的比较偏远,还碰上修路,如何找到学生家真是个难题。不断看导航,不停问路,中午12点多我们才到达了第一个家访家庭的村委会。</h3> <h3>学生王长林家住山寮,他和父亲亲自到村委会来接我们。幸亏他们带路,要不光靠导航那是怎么都找不到的。</h3> <h3>这真是开心的家访。😊</h3> <h3>陈邦老师正在和王长林解读国家最新的助学政策。</h3> <h3>王长林认真地把关于助学政策的单页贴到了高处。</h3> <h3>听王长林父亲说,他们家是从农场迁回村里的,所以在农村没有多少土地。在靠地吃饭的农村,土地缺少,让他们贫困。我们真心期望王长林能好好读书,走出去,看更广阔的天地,用知识去改变自己的命运。</h3> <h3>王长林一家一直目送着我们。</h3> <h3>王长林家的阿黄也一直跟着我们,把我们送到路边。</h3> <h3>我们回到村委会等第二户家访的学生王安桐来带路。等待的时候碰见了同行---思源学校的老师们,他们也来家访。大家顶着烈日,忍着饥饿,不顾辛劳的奔波在家访路上全靠的是心中的一份责任,一份爱。</h3> <h3>王安桐和家长赶到了村委会。</h3> <h3>把车挺好后,我们步行到了王安桐家。</h3> <h3>王安桐的父亲在村委会任职,他比较了解扶贫政策,也知道老师的辛苦。在和我们交谈的过程中一直挽留我们吃饭,但都被我们拒绝了。</h3> <h3>王安桐的姐姐也是我们保中学生,去年刚刚毕业。王安桐的父亲也期望王安桐能好好学习,不能像他一样在家务农。同时他期望老师对王安桐大胆管,严格抓,他理解老师,也支持老师。</h3> <h3>怕我们找不到另一位学生所在的村子,王安桐的父亲特意开车给我们带路,送到路口。</h3> <h3>黄程浩的家我们上周去过,这次到了村口我们很容易就找到了他家。快到他家门口的时候好几个小孩子围上来问我们:“你们找谁呀?”小小年纪不怕生,还很礼貌的给我们指路,这也是教育的作用。</h3> <h3>看到大门紧闭,我们都在猜想家长肯定不在家。因为在农村但凡家里有人都不会大门紧闭。正打算打电话的时候黄程浩的母亲打开大门出来了,原来她在房里督促女儿写作业,怕门口玩耍的小孩吵到做作业的女儿,就把大门关了。</h3> <h3>这让我们看到了家长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很是欣慰,仿佛看到的新农村的希望。</h3> <h3>为了不打扰孩子做作业,我们简单介绍国家助学政策后不多加逗留就离开了。</h3> <h3>轻车熟路,我们来到黄小韩家。小韩的家长没有在家,只有他一人。陈邦老师入乡随俗,光着脚和小韩介绍国家助学政策。</h3> <h3>我们期望这个大男孩以后学习更加努力,改变自己,改变家庭境遇。</h3> <h3>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王嘉茹家。</h3> <h3>这周王嘉茹刚好回家,看到我们很主动的问好。</h3> <h3>再次见到我们王嘉茹的母亲很高兴,大家开心的聊着。</h3> <h3>这如姐妹俩的母女,我们期望她们以后关系越来越融洽,她们家生活越来越好。</h3> <h3>临近中午2点,我们的走访已经结束。一路不停的颠簸,又饿又累,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很欣喜。因为我们的每一次付出或多或少总有那么一点意义。收获家长的理解,看到学生的进步,目睹农村的变化,总是有着欣慰。</h3> <h3>后记:在这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的日子,我们期望我们的每一次家访真真切切的走进学生家庭,用我们的教育热情,用我们的责任心去做好教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