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组读书分享会 <h3><font color="#010101"> 为落实《关于构建“以生为本高效课堂”的实施意见》要求,响应我校生本高效课堂团队竞赛的通知,12月21日下午,我校英语研修组开展了一场以“聚焦生本教育,落实核心素养”为主题的读书沙龙。副校长覃俊莅临指导,英语研修组长覃建平老师主持了此次活动。</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808080"><b><u><i>陈娜老师的分享书目:《窗边的小豆豆》。</i></u></b></font></h3> <h3> 书中写道“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br></h3> <h3> 感悟: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选择,关爱学生的身心,解放学生的手脚。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鼓励,多一些信心给学生,让学生在自由、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由自在的发展,努力去淡化分数、名誉等急功近利的思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u>陈英兰老师的分享书目:《向李镇西学习什么》。</u></i></b></h3> <h3> 《向李镇西学习什么》一书的作者是赖新元。该书是对李镇西教育思想的总结,把李镇西20多年的教育教学精华一一呈现,给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一个研读、思考、借鉴、甚至是批判的机会。该书的最后鼓励老师们要赶超李老师,并告诉老师们该如何轻松走上超越李镇西之路。</h3> <h3> 陈英兰老师感悟说:“教师要有个性的魅力,还要追求幸福的心境,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要有一直思考和记录的习惯,同样也需要智慧。”</h3><h3> 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或许,暂时我们做不了李镇西,也赶不上钱梦龙、魏书生,但我们可以坚守在学习和研究教育的路上,幸福地告诉自己:我今天备课比昨天更认真了!我今天上课比昨天更精彩了!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比昨天更机智了!我今天积累的教育智慧比昨天更丰富了!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比昨天更深刻了!……正如《近距离看李镇西》里说的:我可以学习李老师,但不可以做李老师,教育有时候不是一种超越,而是另起一行,抒写独一无二的自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u>何凰老师的分享书目:《摆渡人》</u></i></b></h3> <h3>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h3> <h3> "有人说这是一部爱情小说,教会我们如何去爱。但在我看来,这更是一部描写思想的力量的作品,它把思想的力量通过描写主人公迪伦以及她在荒原中经历的一切而娓娓道来。刚踏入教育岗位时,懵懂的校园的确是一片荒原,一个个性格迥异的学生就如同在人生旅途中的赶路者,它们生来就具有自我发展的巨大潜能和内在动力,而他们是否能够抵达发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实现自我的彼岸,取决于其潜能是否能在适宜的社会环境中加以发掘和提升。身为教师的我们无异于就是他们的摆渡人,生本教育就是能够推动他们一往无前的船桨,有了船桨的支撑,生命之帆才得以远航。”</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u>田君老师的分享书目:《飘》</u></i></b></h3> <h3> 《飘》是一部有关战争的小说,以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时期为背景,以女主人公斯佳丽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写了美国庄园主女儿斯佳丽的坎坷命运。</h3> <h3> “在我看来,这是一本教科书,关于生存和生活,关于自强和斗争,关于友情和爱情,关于包容和忠贞,很多都能从书中找出答案。斯嘉丽的坚强勇敢、梅兰妮的爱和瑞德的忠于自我都教会我该以何种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u>付元媛老师的分享书目:《小王子》。</u></i></b></h3> <h3> 通过一颗小星球上的一个小王子旅行宇宙的经历,表达了对人类“童年”消逝的无限感叹。作者以小王子的眼光,透视出这些大人们的空虚、盲目和愚妄,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金钱关系的批判,对真善美的讴歌。</h3> <h3> 推荐理由:以儿童的视角寻找生命的“本真”;在对爱与责任的认知中凸显交往的真谛;对成人世界的价值观的抨击。</h3><h3>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似乎都已经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忘记自己还有眼睛和耳朵,可以感知一切天造地设的自然和美好。多少眼睛被五色流光遮蔽了,看不见四时更替,季风的颜色;多少耳朵被万象喧嚣堵塞了,听不到落叶簌簌,沉默的歌唱。”</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u>郑兵老师的分享书目:《教师,做反思的践行者》</u></i></b></h3> <h3> 本书共分五章,列举了中外很多典型的、实在的生活实例,把高深的理论讲解得通俗易懂。指导一线教师如何成为一名有思想的教师。</h3> <h3><ul><li>感悟:“深入探索,自觉反思”是教师自身成长的主要途径。</li><li>挫折教育少不得。</li><li>做一名有效的教师。</li><li>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li><li>赏识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聪明。</li></ul></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u>肖远珍老师的分享书目:《教育走向生本》。</u></i></b></h3> <h3> 作者郭思乐对生本教育体系与师本教育体系作了系统的比较研究,深入阐述了生本教育体系的价值观、伦理观和行为观,探讨了生本教育体系的哲学基础,并对生本教育的课程论、方法论、评价与管理以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是一部哲理性强而又生动活泼的学术专著。</h3> <h3> 经典摘录: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当一种教育为孩子、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快乐与幸福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反对它呢?</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u>覃建平老师的分享书目:《小王子》。</u></i></b></h3> <h3> 书中谈到:一个人只有用心灵才能看的真切,重要的东西用肉眼是看不见的。 实质性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h3> <h3> “ 初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心灵接受了一次洗礼,感受到的不只是一份感动,还有一份纯真,似乎自己又回到了那个曾经快乐过的童年。再看一遍时,却又感到小王子的忧郁、无奈,细细地品味,便才慢慢的领悟到原来自己也是书中的一个角色。”<br></h3> <h3> </h3> <h3> 交流完毕后,副校长覃俊就各位老师的内容分享和ppt制作进行了细致的点评,肯定了英语研修组对本次活动的重视以及各位教师的精心准备,并再次提出“生本教育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模式”,鼓励大家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校园风尚,通过阅读的方式让教师核心素养得到有力的提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