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12月21日下午,云和县特殊教育工作推进会议在教育局召开,来自城区四所小学的校长及十余位老师参加了会议。云和县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黄燕艳老师主持会议,云和县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春伟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陈春伟副局长指出,办好特殊教育,是积德行善的大好事,更是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事关社会的公平正义,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事关社会的文明程度,事关社会的关爱底线,事关家庭的希望,事关社会的良心和良知,无论多么重视特殊教育工作都不为过,而且没有主次之分,是大家都应该扛起来的工作。
陈副局长还强调,特殊教育本就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平等对待每个生命,运用特殊教育的方法使“特殊”人的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更接近正常人。他要求,送教老师要统一思想,努力使普教、特教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要办好特殊教育,还要明确目标和任务,重点从摸清家底,找准问题,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绩效导向三方面抓好落实。要求各校要尽快出台送教计划;优化布局、拓展特教资源;建好、管好、用好送教资源;落实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工作;加强特教教师队伍建设;促进特殊教育工作信息化;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协调各部门形成合力;将特殊教育工作纳入考核体系等做出了具体要求。<br></h3> <h3> 资源教师张忠友老师,谈了送教上门工作体会和一些注意事项以及需要特殊学校配合的工作等。</h3> <h3> 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黄艳燕向大家介绍了送教上门的工作对象:因为较严重肢体残疾,较严重智力残疾,或多重残疾,不能正常到学校就读的孩子。并指出,在接下去的送教工作中,各位老师一是要做好与家长沟通,了解送教对象情况。在这些对象中,多数残疾儿童由于从没有接受过教育,各方面发展相当迟缓,通过一般的交流、观察甚至评估不能全面地了解其情况。大家要通过与家长的多沟通进行了解。所要了解的情况一般包括家庭成员、儿童的病因、发病的情况、治疗情况、作息安排、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儿童经常或喜欢做的事情、儿童的需要、儿童的脾气、性格等。
黄老师还指出,我们要加强思想认识,要把“送教”当做送爱心,送温暖,更把“送教”当做善事来做。到送教对象家中,送教老师要耐心细致地与孩子和家长行沟通,了解他们的身心发育和智能发展情况,对他们进行日常生活常识、自我服务技能等方面的指导以及运动康复训练和心理健康辅导,还要指导家长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br></h3> <h3> 送教上门,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重度残疾孩子的一道桥梁。我们迈出的只是第一步。通过送教,我们能了解到弱势群体的生活、学习状况,更能感受到这些弱势群体家庭对温暖的渴望。送教,不仅仅是送的一种教学方式,要让这些重度孩子不在学校却能享受到学校的教育,使他和他的家庭感到没有处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因此,“送教上门”工作要长久的、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用行动延续爱与责任,一个都不落下,让所有残障少儿都能享受公平与优质的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目标与理想。<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