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167efb">民族歌剧《沂蒙山》唱段《沂蒙山,永远的爹娘》《等着我,亲爱的人》(王丽达、王传亮)</font></h3><h3><font color="#39b54a">点击下方网页链接即可欣赏</font></h3><h3><a href="https://music.163.com/#/song?id=1334817574&userid=1713599106"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网页链接</a></h3> <p><b>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在举国欢庆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由山东省推出的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12月19日在省会大剧院震撼首演。这场演出,既是一次重大庆典,也把全省的庆祝活动引向高潮。</b></p> <h3><b><font color="#ed2308"> 《沂蒙山》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战争为背景,以村姑海棠在战火中所遭遇的生死离别、爱恨情仇以及她的心路历程为主线,刻画出抗日战争时期,沂蒙革命根据地广大军民舍生取义、为国为民的英雄形象,深刻诠释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可谓是一曲蒙山沂水共传唱的英雄赞歌、一段齐鲁军民可歌可泣的抗战史。</font></b></h3> <h3><font color="#ed2308"><b> 该剧在崖子村村民林生和海棠的拜堂现场中徐徐展开。气势恢宏的舞台,感动人心的唱词,真情实感的表演,都让现场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b></font></h3> <h3><b><font color="#ed2308"> 沂蒙山这片神圣的土地,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最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沂蒙人民曾用生命和鲜血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 在这片沃土上,有用乳汁救活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祖秀莲;有拥军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有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中国抗日第一村”渊子崖村;有宛转悠扬、风靡大江南北的经典民歌《沂蒙山小调》。一幕幕动人的革命故事,至今让人肃然起敬;一部部优秀的文艺作品,依然令人感动不已。</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 1938年12月,毛主席发出</font></b><b><font color="#ed2308">“派兵去山东”</font></b><b><font color="#ed2308">的号令,八路军115师东进支队迎着风雪开赴鲁南,建立山东抗日根据地。在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山东3800万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在齐鲁大地上奏响了抗击日本侵略的英雄凯歌。</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 《沂蒙山》不但生动展现了沂蒙山区群众参军参战、拥军支前的感人事迹,还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坚毅勇敢、无私奉献的崖子村村民海棠就是其中的代表。</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 剧中的海棠由一心只想过自己幸福生活的普通村民,逐步成长为坚毅勇敢、无私奉献、积极支前、自觉投身抗战洪流的坚定革命者,展示了沂蒙人民舍生取义、为国为民的英雄形象。</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 整部歌剧分为六幕,共有四十个唱段,演唱形式十分丰富,涵盖了男女独唱、对唱、二重唱、四重唱、混声合唱等,并将山东民间音乐《沂蒙山小调》中的音乐元素吸纳到唱段之中。同时,还将竹笛、唢呐、琵琶、坠琴等融入伴奏矩阵,山东特色的音乐韵味非常浓郁。</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 该剧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也是山东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视察临沂重要指示精神的一项重要成果,旨在全景展现沂蒙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历史贡献,形象揭示“沂蒙精神”的深刻内涵。</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 这部歌剧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临沂市委、市政府出品,山东歌舞剧院创作演出,原总政歌舞团著名编剧、词作家王晓岭,原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著名编剧、策划人李文绪担任编剧,原总政歌剧团团长、著名导演黄定山担当总导演,原解放军艺术学院作曲教研室主任、著名作曲家栾凯担纲作曲。</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 原总政歌舞团王丽达、王传亮等歌剧表演艺术家和优秀青年歌唱家倾情出演。创演团队集中了国内最顶尖最优秀的艺术大家,且大都是军队文艺团体的骨干力量。这种合作机制,体现了新时代军民携手共创先进文化产品的团结协作精神,也有利于推出精品力作。</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 为了把该剧打造成体现山东舞台艺术最高水平的歌剧精品,主创人员先后六次来到沂蒙山进行采风,多次走进山东省政府旧址、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旧址、沂蒙革命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等体验生活,与当地学者、专家等多次座谈,反复重温革命先烈英雄事迹,深切感受沂蒙人民对党、对军队的深情厚谊和无限忠诚。</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 中场休息时,我与黄定山导演作了交流,他不无动情地说,是沂蒙老区人民的淳朴和热情,以及自己对那段历史的久久回望,让他激情满怀,也是老区人民对作品的深切期待,给了他和团队满满的创作动力。</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 该剧编剧之一、著名词作家王晓岭介绍,歌剧《沂蒙山》与以往这类题材的作品有所不同,力图全景式地反映沂蒙人民抗战的历史进程,深度开掘老区群众的内心情感,充分展现老乡们的“精气神”。</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 据了解,该剧在山东省会大剧院首演后,将赴福建参加全国民族歌剧展演,还要到临沂进行汇报演出,专场慰问革命老区人民。</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