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

刘戍梅

<h3>今天冬至。</h3><h3>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人讲: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为“冬节”,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漂泊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古人在看到“阴极之至”的同时,敏锐地感受到“阳气始生”,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即下一个循环开始了,正所谓“冬至一阳生,天时转日长”,为大吉之日,所以冬至时的一句吉祥话,便是“迎福践长”。“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在漫漫冬日里,因阴阳流转,于是有了一份慰藉和期许。</h3> <h3>“夫冬至之节,阳气始萌”,阳气之萌并不如草木之萌那样直观,是偷偷地悄然萌动,所以被描述为“潜萌”。于是有了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的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h3> <h3>古时冬至养生的原则是“不可动泄”,因为“阳气”开始逐渐生长,默默地为万物复苏做着铺垫,“故曰冬至为德”,这个节气是在积“德”,人最好别折腾,“安身静体”,有人更是“以至日闭关”。各种“工程”也都停了,冬至时“土事无作”,别动土,别做“凿地穿井”之类的事,不要“发天地之藏”。万物都在闭藏、休眠,大家相互之间最好能够做到“静而无扰”。“万物闭藏,蛰虫首穴,故曰德在室”。所以冬至时节,人们好好在屋里待着便是一种美德。既是呵护自己,也是爱护“别人”。</h3> <h3>古人看待气候的价值观,简而言之,便是冷暖有常,希望气候持守"平常"的愿望。现在何尝不是这样的道理?守一颗平常心,经一世起伏路,在千变万化中趋利避害,平安而生。</h3><h3>在讲究阴阳的古代中国,冬至的至阴,意味着阳气始生,是一件喜兴事,是一个气运之拐点,以隆重程度而言,是“冬至大如年”。</h3><h3>《清嘉录》中记载:“郡人最重冬至节。先日,亲朋各以食物相馈遗。提筐担盒,充斥道路,俗称 ‘冬至盘’。节前一夕,俗称‘冬至夜’。是夜,人家更迷燕饮,谓之‘节酒’。女嫁归宁在室者,至是必归婿家。家无大小,必市食物以享先,间有悬挂祖先遗容者。诸凡仪文,加于常节,故有‘冬至大如年’之谚。”</h3> <h3>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在现存文字记述中的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最早在汉代。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冬季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如今的农历十一月,所以说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从现存文献上考究,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h3> <h3>冬至也是闰月的参照标准。在我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在黄帝时以冬至为元旦(朔旦),冬至曾是“年”(“岁首”“元旦”),一年是两个冬至之间的日期。为了调整历法年的平均长度,使其与回归年的长度相符合,有时需要调整个别月份的长度或增加一年中的月数。这个被调整的月份或增加的月份就被称为“闰月”。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这样调整,使它的日期既能显示月亮的盈亏变化,又能与公历的四季保持同步。</h3><h3>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h3> <h3>老舍先生在其散文《小病》中的一段话:“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而人生万物便在这种曲折里迎接着每一天的到来。</h3><h3>每逢一个节气,最热烈的话题往往是“这个节气吃什么”,冬至更不例外。小雪卧羊、大雪卧猪之后,冬至的吃,注定是丰盛的。“冬至不吃饺子冻耳朵”,那就好好吃吧!</h3><h3>北方食饺,南方食粑。冬至如年,糯米做圆。冬至饺子,夏至面。冬至萝卜,夏至姜。</h3><h3><br></h3> <h3>从前,冬天可能是最能打磨人们心性的季节。农耕社会,春播、夏管、秋收,繁忙劳碌,人们往往无暇品味。只有冬季,是一段长而闲的时光。苦寒时节,“大寒须守火,无事不出门”,在寂寞的自处中,人们才有着一份气定神闲的状态。熬冬盼春,玩出一番盎然雅兴,也算是一种消闲方式吧。</h3><h3>因为从冬至日起数“九”,便有了冬至民间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寄望以其预卜来年丰歉。从冬至日算起,以九天为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九九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