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h3><h1><b><font color="#1564fa"> 邀一行各抒己见 <br> 醉一场数学教研 <br> ——题记</font></b></h1><h3></h3><h3></h3> <h3> 随着县教研室省级课题《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培养模式研究》在实验小学的开题,该校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各科教师分别把“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培养模式研究”与自己的校本研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同学同教”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近日,数学学科举行了“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教学实践研讨活动”。<br></h3> 活动筹备中 <h3> 为了更好地推进数学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我们成长1+1数学教研组准备举行第六次教研活动,为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研讨会开始之前,谷书记带领曹二利老师、冯春巧老师一行深入各年级组了解了该课题的课堂实践现状。<br></h3> 活动进行时 <h3> 研讨会在曹二利老师简短的开场词中拉开了帷幕。她说:“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于平时教学的点点滴滴,不是一蹴而就的。提升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以此共勉。”<br></h3> <h3> 我们学校最年轻的夏新颖老师担任此次活动的主持人,她首先回顾了一个月前学校举行的“核心素养”的专题培训情况,又介绍了这次活动的目的与主题,引领大家一起进入思想与实践的盛宴。<br></h3> <h3> “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诗意地总结了数形结合思想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突出作用。</h3><h3> 一年级的王海南老师以数形结合思想为切入点,依托教材,结合教学实例,详细讲述了日常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简化了学习的过程和步骤,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枯燥的数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有趣。<br></h3> <h3> 二年级的薛小芳老师认为数感是一个人基本的数学素养,借助例题的讲解,薛老师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围绕如何在数的运算教学中培养学生建立数感,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快速解决数学计算问题,深刻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从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br></h3> <h3> 英国数学家怀特海说过:“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三年级的祝静静老师以她们年级组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为例成功演绎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落实。</h3><h3> 她们大胆重组教材,创设情境感知周长,设置问题冲突,探究周长计算方法,一图多变,一题多解强化周长的理解、运用,道出一个真理:在数学教学中不仅仅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数学方法与思想。<br></h3> <h3> 四年级的薛飞霞老师眼中的数学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形成的数学品格和关键的数学能力,通俗易懂,很接地气。</h3><h3> 她从实践操作与数学思考相结合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用数学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强化推理意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三个方面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核心素养,使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教学,培养仔细观察、理解概念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性得以发挥,素质得以培养。<br></h3> <h3> 五年级的苏红霞老师结合《多边形面积》一课,将学科素养与我校的“同学同教”课堂教学实践完美结合,使大家眼前一亮。</h3><h3> 课堂中充分发挥小老师的带动作用,将面积公式转化讲解视频在班级群展示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与想象力,使数学素养落地生根。<br></h3> <h3> 六年级的白应琴老师从培养数学意识、加强数学思维方法训练、培养估算能力、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数学的情感体验五个方面系统地讲解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又以“同学同教”自主动态课堂中培养小老师的方法与步骤为例,分享了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经验。</h3><h3> 她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评价小老师成为所有老师关注的焦点,她的有效指导,为孩子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不断进步,提供更大的展现舞台。<br></h3> <h3> 教研组长冯春巧老师由马云鹏教授提出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10个“核心词”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含义。她认为“数学核心素养”就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数学特征的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h3><h3> </h3><h3> </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在七巧板中的三角形能拼出几个直角、几个钝角的思考中,引领学生联系乘法和搭配的有关知识进行有序地、简便地解决问题。</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更吸引大家的是她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在学习了《认识时间》之后,孩子们个个成为钟表医生,办起了“数学诊所”,为生病的钟表开出了对症的“药方”,生动有趣。</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鲜活的例子,真实的教学故事,看得见摸得着的核心素养,就这么栩栩如生、可爱灵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h3> <h3> 谷书记最后的总结发言,把此次研讨交流会推向高潮。谷书记对每位老师的真诚交流给予了肯定,同时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努力方向。她很欣喜地看到,“同学同教”自主动态课堂中小老师的培养正有力地推动着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核心素养培养模式的教学研究有效地促进了师生角色适时互换策略的研究,两者相得益彰。<br></h3> 活动在路上 <h3></h3><h3></h3><h3></h3><h3></h3><h3> 亲爱的老师:你唤醒了多少孩子沉睡着的创造力?你拯救了多少只昏厥的知更鸟?你促发了多少堂思与诗交融的课堂?你创造了多少个有意义的课程?孩子对学科的热爱,究竟是天生的,还是人为的?当这一个个问号变成句号,这不就是核心素养的魅力所在吗?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我们实验小学教师借着县教研室的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模式和我校的“同学同教”自主动态课堂的教研之力,妙设情境引知识、精设流程探知识、聚焦难点求突破、核心素养巧辐射,将呈现更专业、更多元、更高效的课堂,真正使学生的发展和谐、健康、健全。<br></h3><h3></h3><h3></h3><h3></h3><h3></h3> <h3> 撰稿:张红云 薛飞霞</h3><h3> 摄影:夏新颖</h3><h3> 审稿:谷静 冯春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