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对子钱也叫对书钱,是古钱收藏研究中的一个专题。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钱币,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钱监铸造的钱币,具有各不相同的制作特征'和风格,甚至同一钱监铸造的同一类钱,因为铸期不同,炉次不同,也会出现某些制作上的差异。这便形成了古钱的时代特征,地域特征和制作特征。<br></h3><h3>同一种古钱的面文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书体,其文字结构、笔划、肥瘦、方穿、厚薄、重量及铜色都较一致或相似,称为对子钱。所谓“对子钱”,是指钱文相同而书体不同、可以成双配对的钱币,又称对文钱或对书钱,由日本泉界研究提出,称之为“符合泉”。
对称,是自然界中一种普遍存在的而且又奇妙有趣的现象,对称是种美,它能给人以整齐、沉静、稳重、和谐的感觉。对称美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础。在中国古代的各类器物中对称是无处不在的,古代钱币中有对称现象,对称就具有对称之美。对子钱是中国钱币造型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欣赏它是一种书法美、造型美、艺术美的享受。<br></h3><h3>宋初沿袭唐制,尚无对钱之风,至太宗淳化、至道年间(990—997年),皇帝亲书钱文,始用真、行、草三种书体同时铸钱,史称“三体书”,也可以说是北宋对子钱的先声。但两宋对钱之风的真正形成,是仁宗朝以后的事情。北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到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是两宋对钱的盛行时期,历时一百五十六年。淳熙七年币制改革,钱背开始记年,对钱制度在铜钱中不再采用,只是在部分铁钱铸行地区,继续沿用。
在两宋对钱盛行的时期,我们可以找到其演变的某些轨迹,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一)北宋仁宗天圣年间至神宗熙宁年间(1023—1077年),对钱均为篆书和真书两种书体的配对。其间有一个插曲,即仁宗康定、庆历、皇祐三朝(1040—1054年),就现存实物看,康定年间铸有真书康定元宝小平铁钱,庆历年间则有真书庆历重宝当十大钱和铁钱,皇祐钱则至今未见,查史书记载,此三朝均有铸钱的记录,北宋又盛行小平铜钱,由此推论,这个时期很可能是继续铸行前朝的铜钱。宝元年号(1038—1039年)只延用两年,但传世宝元年间始铸的皇宋通宝篆、真书体的对钱,数量甚多,或许是一个证明。
(二)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至徽宗建中靖国年间(1078—1101年),对钱改为篆书和行书两种书体的配对。元丰通宝钱,除篆、行两种书体外,还有一种所谓“东坡元丰”的隶书小平钱,铸额不多,所见均为广穿者,当非对钱之列。元符、圣宋钱中,也曾有过隶书铁母钱等,或和对钱也是无缘。这个时期是北宋铸钱最多的时候,各地设监铸钱,对钱版别非常丰富,书法变化亦多。
(三)北宋徽宗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年),徽宗御书瘦金体钱文,对钱之风暂时中断。其间亦曾出现隶书、行书等书体的钱文,但均和对钱无缘。这个时候的货币制度有波动,铸行大钱,大概是影响对钱中断的一个因素。
(四)北宋徽宗政和年间至钦宗靖康年间(1111—1127年),恢复对钱的铸行,并由篆书和隶书两种书体配对,成为主流。其间偶然杂有行书、瘦金体等其它书体。靖康钱是北宋最后的铸币,币制比较混乱,尽管铸额不多,却版别错出,这是动乱时期在铸币上的反映。
(五)南宋高宗建炎年间至孝宗淳熙六年(1127—1179年),继续北宋的对钱制度,主流由篆书和真书两种书体配对。淳熙七年以后,铜钱的书体划一为宋体字,对钱之制则在铁钱中断续使用了一个时期。
综上所述,两宋对钱盛行时期,各阶段的钱文书体是有一个演变过程的,且以篆书体作为配对的主线,或篆真,或篆行,或篆隶配对。用篆书钱文作为主线配对,是两宋对钱的一个特点。然而,这决不是绝对,更不是说对钱中必须有一枚篆书体的钱文。<br></h3><h3>从两宋时期对子钱的钱文书法、形制、种类等三大方面分析,共有81大类,其中:小平钱40类,折二钱23类,折三钱5类,折五钱3类,折十钱9类。计有铜钱62类,铁钱19类。在各种宝钱中,元宝约占一半以上,通宝次之,重宝极少。就钱文书法的配对看,有以下四大类对钱:
第一类,真行草三书体配对者有2种,即淳化元宝和至道元宝,均小平旋读。淳化元宝是在淳化元年(990)始铸,至道元宝是在至道元年(995)铸。
第二类,篆书与真书配对者有44种,如天圣、明道、景佑、至和、嘉佑、熙宁等元宝,均小平旋读;至和、嘉佑、治平等通宝小平;熙宁重宝折二、元丰通宝折十、靖康通宝小平、折二旋读和铁小平直读;建炎、绍兴通宝小平、折二、折三;隆兴及乾道元宝折二;淳熙元宝铜铁钱小平、折二旋读等。天圣元宝是在1023年铸的,明道元宝在1032年始铸,景佑元宝在1034年始铸,至和元宝在1054年始铸,嘉佑元宝在1056年始铸,熙宁元宝在1068年始铸,元丰通宝在1078年始铸,靖康通宝在1126年始铸,建炎通宝在1127年始铸,绍兴通宝在1131年铸,隆兴元宝、隆兴通宝在1163年始铸,乾道元宝在1165年始铸。
第三类,篆书与隶书配对者17种,如元丰通宝小平、折二;政和通宝小平折二及铁小平、折五、折十、均旋读;政和重宝折二、圣宋元宝铁折十;重和通宝小平、宣和通宝铜铁钱小平、折二;宣和元宝小平;靖康元宝小平、折二等。元丰通宝在1078年始铸,政和通宝、政和重宝在1111年始铸、重和通宝在1118年始铸,宣和通宝、宣和元宝在1119年始铸,靖康元宝在1126年始铸。
第四类,篆书与行书配对者有16种,如元丰通宝及圣宋元宝小平、折二;元佑通宝小平、折三及铁折五、折十;绍圣元宝小平、折二及铁折十;元符通宝小平、折二及铁折十;圣宋元宝小平、折二及铁折五等。元丰通宝在1078年始铸、元佑通宝在1986年始铸、绍圣元宝在1094年始铸、元符通宝在1098年始铸。
事实上,两宋对钱的类别是复杂多样的。以上只是据钱文书体而归类,难以慨其全貌。宋代对子钱的品类和名目繁多,或以钱体大小厚薄分、或以制作特征分、或以文字书写及位置偏移情况分,如大样、厚肉、广穿、肥郭、四角、抱政、文政、巨头、长尾、寄郭、隔轮等等,版式繁杂,五化八门。即使是同一种年号钱也可以分列出几种、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对钱,其品种之多、质量之精、书法之美都是前所没有,空前绝后的。如:政和通宝和重和通宝对钱可称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因此可以说,北宋时期的对钱制度之发展达到了顶峰,它是中华货币文化的一批艺术珍品。这些对子钱,具有优美的书法、精良的制作、各有个性、各有特色。抚摸玩赏,闲暇品味之余,无不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在两宋对钱发展的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南宋建炎年间,在济南自称齐王的刘豫于阜昌年间(公元1130年-----1137年)曾铸行阜昌元宝、阜昌通宝、阜昌重宝等三种钱币。元宝为小平,通宝为折二、重宝为折三、其钱文均篆楷成对,书法精妙,堪与两宋对钱相媲美。可以说,阜昌对子钱是两宋对钱影响的产物,是同时期对子钱的沿袭与进一步的发展。对子钱的分类是一项学术性比较强的专门课题,前人已经做过大量工作,我们必须首先在学习掌握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新的探索,这样才能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真正做到继承发扬,对对子钱的认识才会不断完善,使之逐步贴近当时的实际。众所周知,北宋除了产生了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这样著名大书法家外,就连皇帝宋徽宗赵佶也是个独领风骚的金石书画家。因此北宋的书法艺术也在钱文中得到了充分运用。北宋“对钱”上的钱文书法形式多样、精妙绝伦,堪称中国钱文书法的艺术宝典。文学家苏轼为“元丰通宝”对钱书写了篆书体钱文,为“元祐通宝”对钱书写了行书体钱文;史学家司马光为“元祐通宝”对钱书写了篆书体钱文;连皇帝徽宗赵佶也将自己的御书“瘦金体”融入“政和通宝”之中。这些古代名家的亲自执笔不仅给北宋“对钱”增添了艺术特色,更提升了北宋“对钱”钱文书法的品位。<br></h3><h3>两宋对子钱概况</h3><h3>(一)北宋</h3><h3>仁宗赵祯:</h3><h3>1、天圣元宝,小平铜钱楷、篆成对。</h3><h3>2、明道元宝,小平铜钱楷、篆成对</h3><h3>3、景佑元宝,小平铜钱楷、篆成对</h3><h3>4、黄宋通宝,小平铁钱楷、篆成对</h3><h3>5、至和元宝,小平铜钱楷、篆成对</h3><h3>6、至和通宝,小平铜钱楷、篆成对</h3><h3>7、嘉佑元宝,小平铜钱楷、篆成对</h3><h3>8、嘉佑通宝,小平铜钱楷、篆成对</h3><h3>英宗赵曙:</h3><h3>9、治平元宝,小平铜、铁钱,楷、篆成对</h3><h3>10、治平通宝,小平铜、铁钱,楷、篆成对</h3><h3>神宗赵顼:</h3><h3>11、熙宁元宝,小平铜、铁钱,隶、楷、篆成对</h3><h3>12、熙宁重宝,折二型铜钱,楷、隶、篆成对</h3><h3>13、元丰通宝,小平铜钱,篆、隶、行成对</h3><h3>哲宗赵煦:</h3><h3>14、元祐通宝,小平、折二铜、铁钱,篆、行成对</h3><h3>15、绍圣元宝,小平、折二铜、铁钱,篆、行成对</h3><h3>16、元符通宝,小平铜钱篆、行成对,铁钱篆、隶、行成对</h3><h3>徽宗赵佶:</h3><h3>17、圣宋元宝,小平、折二铜、铁钱,篆、行成对</h3><h3>18、建国通宝,小平铜钱,楷、篆成对</h3><h3>19、政和通宝,小平、折二等铜、铁钱,篆、楷、隶成对</h3><h3>20、重和通宝,小平铜钱,篆、隶成对</h3><h3>21、宣和通宝,小平、折二、折三等铜、</h3><h3>铁钱,篆、隶成对</h3><h3>22、宣和元宝,小平铜钱,篆、隶成对</h3><h3>钦宗赵桓:</h3><h3>23、靖康元宝,小平、折二、折三铜、铁钱,篆、隶成对</h3><h3>24、靖康通宝,小平、折二、折三铜、铁钱,篆、楷成对</h3><h3>(二)南宋</h3><h3>高宗赵构:<br></h3><h3>25、建炎通宝,小平、折二、折三铜、铁钱,楷、篆成对</h3><h3>26、建炎元宝,小平铜钱,楷、篆成对</h3><h3>27、绍兴元宝,小平、折二、折三铜钱,篆、楷成对</h3><h3>孝宗赵昚:</h3><h3>28、隆兴元宝,折二铜、铁钱,篆、楷成对</h3><h3>29、乾道元宝,折二铜钱,篆、楷成对</h3><h3><br></h3> <h3>举列图示如下</h3> <h3>1、淳化元宝真、行、草一组</h3> <h3>2、皇宋通宝篆、隶一对</h3> <h3>同上</h3> <h3>3、皇宋通宝真、篆一对</h3> <h3>4、天圣元宝篆、真一对</h3> <h3>5、熙宁元宝篆、真一对</h3> <h3>6、熙宁重宝真、篆一对</h3> <h3>7、熙宁重宝篆、真一对</h3> <h3>8、元佑通宝行、篆一对</h3> <h3>9、元佑通宝行、篆一对</h3> <h3>10、元佑通宝行、篆一对</h3> <h3>11、庆元通宝、庆元元宝一对</h3> <h3>12、绍圣元宝篆、行一对</h3> <h3>13、绍圣元宝行、篆一对</h3> <h3>14、绍圣元宝篆、行一对</h3> <h3>资料来之网络</h3>